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肥胖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作者: 周俊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肥胖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研究0

摘要: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在肥胖T2DM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213例,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10例。对照组患者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骨钙素(OC)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P2BG、HbA1c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T2DM在控制血糖方面效果更优,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同时可改善骨代谢,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肥胖;2型糖尿病;骨钙素

在糖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中,脂肪代谢、骨代谢的正常循环也会受到影响,且多种代谢紊乱相互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联。糖尿病患者骨骼肌质量下降幅度较非糖尿病患者更高,增加骨折发生风险,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同时糖尿病患者中还常见超重、肥胖情况,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会显著增高,且随着体质量指数(BMI)的增高,T2DM的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肥胖人群中可达30%[2];且T2DM伴腹型肥胖患者占发病数的5%左右[3]。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肥胖T2DM患者,虽效果良好,可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但在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需给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治疗。聚乙二醇洛塞那肽为新型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可发挥较长时间的药物作用,提升治疗有效率。本研究旨在探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肥胖T2DM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2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3)与对照组(n=110),本研究已获得我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应的审核批准。观察组男53例,女50例;年龄37~62岁,平均(54.71±2.43)岁;病程1~3年,平均(2.21±0.34)年。对照组男56例,女54例;年龄38~66岁,平均(55.12±2.27)岁;病程1~3年,平均(2.45±0.38)年。

纳入标准:T2DM的诊断标准参考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诊断标准[4],全部受试对象均为新诊断的T2DM患者;患者同时满足肥胖标准,即BMI水平超过28 kg/m2;受试对象病历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非初诊病例;入组前使用了影响血糖或骨代谢状态的药物或已开始降糖治疗;不配合研究收集资料,或无法随访。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5 ml,200 μg/支,国药准字H20190025);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500 mg/片,国药准字H20023370)。两组均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骨钙素(OC)水平。于治疗前后留取空腹静脉血样本,检测FBG、P2BG以及HbA1c%水平,评估血糖控制效果;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为MODULAR P8O,购自罗氏公司)测定血糖水平;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HbA1c。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s)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P2BG及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OC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OC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O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3讨论

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糖尿病相关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5]。其中,糖尿病伴肥胖患者如何选择降糖药一直是当前临床工作的难点。磺脲类、胰岛素类、噻唑烷二酮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均有很好的降糖效果,但因为对体重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在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中的使用存在较多限制。2型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除了异常胰岛素分泌外,肠促胰岛素的异常分泌也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单独应用不会引发低血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2型糖尿病病理发展中格外重要,除了具有较强的降糖作用外,还能改善机体体脂、体重[6]。艾塞那肽是全球市场上第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能够增加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该药可延缓胃排空,减慢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减轻体重,还具有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等优点[7]。聚乙二醇洛塞那肽的具体作用机制和艾塞那肽类似,但在化学结构上,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对氨基酸进行改造,通过修饰聚乙二醇化使药物降解速度下降,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患者给药次数,治疗更为方便[8],患者治疗依从性高[9]。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FBG、P2BG、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降糖效果更好,安全性更优。

糖代谢、脂代谢以及骨代谢相互关联,为治疗带来重大挑战。骨钙素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为骨形成的一项标志物,在骨组织中含量十分丰富,主要由非增殖期的成骨细胞产生[10~11]。骨钙素过去被认为和人体的骨代谢关系密切,和脂肪因子类似,可参与人体的糖脂代谢,调节脂肪代谢,增加胰岛素分泌;骨钙素和腹部脂肪的沉积、脂肪肝的出现密切相关,可通过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影响糖代谢,抑制脂肪细胞的蓄积,从而影响脂代谢[12] 。骨钙素不仅参与糖脂代谢、骨代谢,还可对肌肉的性能产生调节作用,维持肌肉的重要功能。肌肉骨骼系统的正常代谢与血脂、尿酸、肥胖等危险因素关系密切,以内脏脂肪为主的肥胖会造成肌肉质量、力量下降,为少肌性肥胖[13]。还有研究指出,内脏组织的脂质沉积与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异常及全身慢性炎症密切相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O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乙二醇洛塞那肽可改善骨代谢,一定程度上纠正骨代谢紊乱。

综上所述,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T2DM比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更优,治疗安全性更高,且可改善骨代谢,纠正骨代谢紊乱。

参考文献

[1] 李勇飞,汪洋畅,罗彩霞,等.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脂质参数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3):161-163,169.

[2] 王中群.重视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评估与防治研究[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2,50(1):1-6.

[3] 王楠楠,时艺珊,王晓蕾.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36水平变化[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1):58-61.

[4] 涂珺,许文华.糖尿病临床分型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2,33(4):557-564.

[5] 林秀凤,宋强,赵琳菡.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应用及合理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9):63-64,67.

[6] 孔昊存.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D].无锡:江南大学,2021.

[7] 戴士杰.长效化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设计、合成及降糖活性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1.

[8] 田雄涛,刘立栋,刘晓宇.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22(3):197-200.

[9] 王曦龄,李军,李思源,等.新疆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LRP5基因rs3736228、rs378158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突变与糖、脂、骨代谢关系的研究[J].广州医药,2021,52(1):6-11,38.

[10] 周高晋,邓力军,王莲朋,等.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骨代谢与脂代谢间的差异性[J].中国临床研究,2020,33(11):1463-1467.

[11] 王红,梁丽芳,关雅心,等.骨钙素在不同糖耐量人群的水平变化及对糖脂和骨代谢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9,59(4):1-5.

[12] 廖婧,冯正平.骨钙素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1,27(3):426-430.

[13] 王广宇,杨昕,张立娟,等.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浆总睾酮水平与骨钙素的相关性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1,20(6):573-57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