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的科学处置方法

作者: 王铭伦

脚踝扭伤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会给患者的行动带来诸多不便。在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脚踝扭伤的科学处置方法。

脚踝扭伤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脚踝扭伤主要和运动不当有关,比如准备运动不充分、穿的运动鞋不合适、土地不平整、运动过程中精神不集中等。患者会表现出脚踝皮下瘀斑、肿胀、疼痛等症状,在做足内翻动作时会疼痛更加明显。

脚踝扭伤的检查及诊断

脚踝扭伤的检查

(1)接诊脚踝扭伤患者后,需注意查看其脚踝压痛点以及疼痛的具体位置,观察肿胀水平,踝关节是否畸形。

(2)开展外翻和内翻试验。需要把患者的踝关节进行内翻处理,查看外侧韧带损伤水平,即在开展足内翻检查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存在松动或变大的情况。之后,把踝关节进行外翻处理,查看内侧韧带受损水平。

(3)开展前抽屉试验。单手握住患者的踝关节,向上、向后推;同时,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向前方拉,查看活动范围是否变大。

(4)检查后,如果发现患者仅仅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实施压迫性包扎,上抬患肢;如果扭伤比较严重,则需要马上送医接受专业治疗。

脚踝扭伤的相关诊断

患者发生脚踝扭伤后,会有肿胀、疼痛、皮下瘀斑以及活动踝关节疼痛加重的情况,受伤位置具有局限性压痛点;对踝关节开展跖屈位加压,患者足内翻或足外翻时疼痛严重,可诊断为踝部韧带损伤。对韧带部分损伤、松弛或完全断裂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在加压情况下的极度内翻位行踝关节正位X线片,可发现外侧关节间隙显著增宽,或在侧位片上发现距骨向前半脱位,多为外侧副韧带完全损伤。踝关节正、侧位拍片,可发现撕脱骨折。

发生脚踝扭伤怎么办

在就诊前,需尽量按照RICE原则开展处理,包括冰敷、合理休息、加压包扎以及上抬患肢。对于轻微脚踝扭伤,建议采取科学的方式自行处理。

(1)立即停止活动。踝关节受损后如继续活动,受伤位置非常容易出现内出血,且组织液渗出量也会明显增加,使得踝关节肿胀变得非常明显。

(2)如果疑似为软组织挫伤或韧带扭伤,可应用冰袋冷敷,以镇痛、止血,减缓组织液渗出,能有效预防内出血的发生。如果现场无冰袋,可利用冷水进行冲洗。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冰袋冷敷3~5次,每次时间为20~30 min。但不要直接应用冰袋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再敷,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局部血管过度收缩引发冻伤。受伤48 h后,不要再进行冷敷。

(3)加压包扎。如果发现扭伤位置存在出血,可在伤口位置垫上无污染布料,并用拇指进行按压,除了能起到止血的作用外,还可减缓疼痛感。

(4)上抬患肢踝关节。当脚踝扭伤后,伤者需要上抬患肢,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缓局部组织血管压力水平,降低出血量以及组织液渗出量,起到镇痛、止血的效果。

(5)不能马上揉搓患处或者热敷。很多人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喜欢马上用红花油揉搓患处或者进行热敷,认为这样做能够尽快让淤血消散。殊不知,上述操作必须在脚踝扭伤后48 h后实施,否则反而会增加局部组织出血、渗液,令肿胀变得更为严重。此外,如果脚踝扭伤并不严重,可暂时不考虑使用药物;如果脚踝扭伤相对严重,可以使用活血止痛散、云南白药等药物加以处理。等到患者伤情得以恢复后,可适当加大足踝运动,以帮助恢复踝关节功能。

脚踝扭伤后如何判断是否有骨折和韧带断裂

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当脚踝受伤后,按压踝关节。如果仅仅是按压位置疼痛,其他地方不疼痛,则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不高。如果按压外环位置,疼痛朝向小腿放射,或者上面某个位置出现新的痛点,则很有可能出现了骨折。

判断是否发生韧带断裂

当脚踝受伤时,如果听到了比较清脆的响声,代表韧带可能断了;如果未听到响声,而在活动踝关节时关节松动明显,也说明韧带发生断裂。

不管是韧带断裂还是骨折,都需要及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在医院接受专业诊治,以免耽误病情引发永久性运动障碍。

脚踝扭伤的正规处理

(1)急性损伤。马上冷敷,目的在于降低局部出血量,缓解肿胀程度。48 h后,进行局部理疗,用全面促进组织愈合。具体操作是,使用毛巾在冷水中浸透敷于患处,当毛巾温度有所上升时,需要进行更换;或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外敷,每次敷约30 min;或将扭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但浸泡时间不能过长。还可采用蒸发冷冻法,即用容易蒸发的物质接触患者体表,促使扭伤处吸收热能,使得局部温度降低。目前常用的是烷类冷冻喷雾剂,采取喷射方式喷出,细流与皮肤呈垂直状,距离皮肤30~40 cm处,喷射时间需要依据准确病情而定,一般设定在5~10 s,或皮肤呈现一层白霜便可。需较长时间治疗时,可用间歇喷射法,即喷射5 s后,停止20~30 s再进行,但重复不宜超过3次。同时要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避免冻伤。

(2)韧带松弛或者部分损伤者,踝关节背屈90°位,极度内翻位或者外翻位,利用靴形石膏,或绷带、宽的胶布等进行固定,时间为2~3周。

(3)韧带断裂合并踝关节不稳定者,受伤位置往往存在小型撕脱骨折片,可应用靴形石膏进行固定,时间为4~6周。如果骨折片进入到关节,那么需要开展切开复位处理,并对骨折片进行有效固定,或直接对已经发生断裂的韧带进行修复。完成手术操作后,利用石膏靴进行固定,时间为3~4周。

(4)针对反复性受损副韧带松弛以及踝关节不稳定者,建议长期穿高帮鞋,目的在于保护踝部关节。在疾病后期,因关节慢性不稳定,有可能出现踝关节脱位以及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引发骨关节炎。对于这类患者可采取关节内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等,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关节成形术。

脚踝扭伤的预防

脚踝扭伤康复所需时间,取决于扭伤的严重程度。绝大部分脚踝扭伤数周就能痊愈,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恢复。此外,既往受过伤的脚踝在康复后,可能没有健康脚踝那般稳定,所以患者一定要做好脚踝肌肉强化训练。如果患者反复扭脚以及长期疼痛,则要及时就诊,考虑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后期形成严重的骨关节病。

平日里要采取措施有效预防脚踝扭伤。

(1)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局部准备活动。

(2)强化足部肌肉和小腿肌肉的锻炼,有效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

(3)在运动时注意加固踝关节,如在踝关节内缠绕弹力绷带或佩戴护踝关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