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 缪怡
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TG、TC、LDL和HDL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控制效果,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综合护理干预;血糖血脂;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血糖持续升高,并且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1]。为了改善患者疾病预后,需要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2]。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在执行各项护理时以患者为中心,有利于改善其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1年2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3.51±0.45)岁。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2.48±0.16)岁。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对其进行用药护理、常规护理指导等。
1.2.2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1)健康宣讲: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学习需求等因素,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如讲座、小册子、视频、互动游戏等;重点传授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和技能,如饮食管理、运动治疗、药物使用、血糖监测等;定期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选择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材料,语言简洁,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记忆;根据老年人的视力、听力、注意力等特点控制教育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利用家庭、社区、互联网等资源,拓展健康教育的渠道和范围;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入门教育,为其介绍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危害、治疗原则等;在出院前进行强化教育,重点讲解出院后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方案以及如何处理低血糖、感染等急救情况;在随访期间进行持续教育,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学习进展,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定期参加医院或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引导患者之间进行经验交流。
(2)心理护理:交流时把握患者的情绪状态,针对其当前存在的焦虑、烦躁等情绪进行疏导。理解和尊重患者当前的感受,鼓励其积极倾诉,舒缓内心压力。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有帮助,可以引导患者用阅读、听音乐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时定量服用药物,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家属要做好监督,使其养成服药的习惯。
(4)饮食指导和运动护理:患者的饮食要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保持低脂的饮食原则,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等食物。适当运动可以提升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慢走、散步和太极拳等运动,提升机体免疫力。
(5)饮食管理: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血糖。饮食管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合理安排饮食可以控制其血糖水平,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平衡营养素比例,保证营养需求;调节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6)运动管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适度增加运动,改善代谢。患者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类型,避免过于剧烈或危险的运动;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或损伤身体;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空腹或饱食后运动;保持适当的运动频率,避免间断或过于频繁运动。每天进行至少30 min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跳操、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2次低强度的无氧运动,如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每次运动前,进行5~10 min的热身和放松活动,以防止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每次运动后,测量血糖水平并记录,以便分析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每次运动时,随身携带含糖食物或饮料,如葡萄糖片、果汁、巧克力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使用。
(7)药物管理:正确使用药物,降低风险。药物管理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重要内容,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减轻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状态、血糖水平、并发症、合并症等,为其制定个性化药物治疗方案;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对体重影响中性或有减重作用、对心肾保护有益的降糖药物;权衡获益风险比,避免过度治疗或不足治疗;关注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8)自我监测: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定期检测指标,调整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控制目标和个人需求,制定个体化的自我监测计划;定期进行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的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与医生交流并调整治疗策略;关注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及时处理并预防。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我监测,不要盲目追求理想值或频繁测量;根据自我监测结果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在出现血糖异常或并发症时及时就医或求助;定期参加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自我监测的知识、技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2)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TG、TC、LDL和HDL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在我国,糖尿病已经成为全民性的健康问题[4]。其中,中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远高于其他人群。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5]。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活动量也较少。同时,部分老年人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含糖量较高的食物。此外,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较差,周围存在土壤污染、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等现象,且老年人普遍患有基础疾病,所服用的药物可能会对血糖造成影响等。
老年糖尿病起病缓慢且隐匿,容易漏诊。由于老年人的口渴中枢神经敏感度较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常常不明显,且由于其常伴随肾动脉硬化、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表现,使得老年人的肾糖阈远高于青中年群体。同时,较多老年人的空腹血糖指数正常,只存在餐后血糖指数较高的现象,但常规体检对血糖进行检查时一般仅筛查空腹血糖,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无法及时发现自身疾病[6]。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大部分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并发多种疾病的现象,且多数情况下较为严重,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如心脑血管并发症、白内障等[7]。此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营养不良、饮食不规律和服用多种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无意识低血糖、夜间低血糖等低血糖症状,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8]。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危险性较强,控制不当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为了保证患者康复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和运动指导等,有助于改善其预后,使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9]。由上文各项指标数据比较可知,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TG、TC、LDL和HDL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凌云.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性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9):158-161.
[2] 谷方利.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0(1):112.
[3] 金丽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率和血糖控制的改善[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20):170-171,174.
[4] 程胜娟,朱艳,李学兵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38(11):5231-5237.
[5] 刘珍颖.个体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波动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40-341.
[6] 马文静.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名医,2022(20):126-128.
[7] 单婧媛.护理管理小组在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10):48-50.
[8] 潘气治,刘芸芸,汪碧春.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3):231-233.
[9] 邵凌.营养干预结合双心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