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 孙秀兰 王山斌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0

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所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疾病治疗指征分为常规组与特殊组,每组各67例。常规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特殊组使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胰岛β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HOMA-IR、HOMA-β]及血管内皮功能(FMD)。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特殊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特殊组不良反应产生发生率为4.4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殊组治疗后的HOMA-IR指标低于常规组,FINS、HOMA-β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殊组治疗后的FMD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者血糖,改善胰岛功能,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达格列净;二甲双胍;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升,饮食结构也在出现变化,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2型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还会阻碍患者的正常生活。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年龄、遗传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但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致使机体蛋白、血脂及血糖等指标失去平衡所致[1~2]。临床主要使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但其只能控制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过程,无法达到理想疗效[3]。本研究旨在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所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疾病治疗指征分为常规组与特殊组,每组各67例。常规组男42例,女25例;年龄80~95岁,平均年龄(86.33±3.47)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11.43±3.50)年。特殊组男46例,女21例;年龄81~96岁,平均年龄(89.32±2.10)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 (12.11±1.3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临床信息完整;治疗依从性较高;常规组患者满足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指征标准、特殊组患者满足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指征标准。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不愿意加入医学观察。本次调查研究全部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书,且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从患者病情分析,制定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常规组使用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最初服用剂量是0.25 g/次,口服,2次/d。后续结合患者血糖变化优化用药方案,每日总使用药物剂量应控制在2 g内,实施3个月的治疗。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特殊组加用达格列净治疗,每日晨起口服,5 mg/次,1次/d,血糖控制不达标时可增加药量,每周增加1次,最高可加至10 m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与空腹血糖。

(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比较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生化仪(瑞士Cobas-6000)测量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HOMA-IR=FPG(mmol/L)×FINS

(ng/mL)/22.5[、HOMA-β=20×FINS/(FPG-3.5)]。

(4)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采用FMD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上海涵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特殊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特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殊组治疗后HOMA-IR指标低于常规组,FINS、HOMA-β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殊组治疗后的FMD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有所改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遗传、生活习惯改变等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2型糖尿病使患者出现多尿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者机体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会出现增加趋势,阻碍胰岛素的分泌,继而使患者出现糖脂代谢受阻问题,并面临视网膜病变的威胁。患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本质原因是胰岛细胞功能无法全面发挥作用,因此,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贯彻胰岛素功能的调节原则,促进细胞自身吸收葡萄糖的含量,使机体血糖指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降低[4]。

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其属于胰岛素增敏剂,患者使用该药后,会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提高葡萄糖的转变率。二甲双胍可以加快机体肠壁细胞吸收葡糖糖的速度,控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5]。二甲双胍见效时间长,临床建议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达格列净是一种钠葡萄糖共转运体抑制剂,抑制肾脏的SGLT2降低肾小管的重吸收,将过多葡萄糖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葡萄糖水平。同时,达格列净通过非胰岛功能机制发挥药效,不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且能够加快胰岛β细胞再生,降糖效果稳定、确切[6~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特殊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特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4.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殊组治疗后的HOMA-IR指标低于常规组,FINS、HOMA-β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殊组治疗后的FMD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及胰岛素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T2DM的控糖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韩晓梅,张丽丽.乌梅汤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4):70-72,75.

[2]王爱媛,吕月,卢雅丹,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5):34,41.

[3]蒋海燕,葛锁华,于雪冰,等.参苓白术散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不良反应观察[J].甘肃科学学报,2020,32(6):9-13,77.

[4]孙桂青.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23):

117-119.

[5]刘淑芬,全建东,张路,等.体力活动相对活跃2型糖尿病患者心肺耐力与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12):1471-1474.

[6]刘侠.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2):114-115.

[7]程纤,程莉,易志刚.达格列净与西格列汀治疗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的比较[J].广西医学,2020,42(24):3171-317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