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 刘艺婷乳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有报道表明, 超过21.4%的乳腺癌患者术后会出现上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淋巴水肿带来的痛苦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
什么是淋巴水肿
乳腺癌手术时会对患者腋下淋巴结进行切除,阻断上肢淋巴回流通路,导致上肢淋巴液无法及时有效地循环,组织蛋白质异常过度堆积,造成患者皮肤、皮下组织的增厚、炎症、纤维化,进而引发上肢淋巴水肿。在术后接纳放疗的患者中,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会更高。
怎么判断水肿的程度
“肿”的范围视肢体周径而定。若患侧上肢的周径长小于健侧上肢3 cm,仅限于上臂的近端的肿胀且抬高肢体可以减轻,为轻度水肿;3~5 cm,水肿面积累及整个上肢,属于中度水肿;超过5 cm,出现水肿累及全手臂和肩关节的现象,并存在“象皮腿征”,皮肤厚,可界定为重度水肿。术后早期出现的水肿一般会自行消退,但术后几周到几个月出现的水肿往往会一直存在或持续发展。建议患者多做向心性按摩,以加快淋巴液的循环,降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如果患者胳膊出现了发硬、发红、沉重的情况,或者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肿,应考虑发生了感染,需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与对症处理。
预防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重在预防,且必须长期坚持。应保证皮肤清洁,可以选择一些 pH为中性或者是弱酸性的清洁用品。尽量不要让患肢受到伤害,如烫伤、割伤、日晒、冻伤、跌伤、骨折、蚊虫叮咬、抓伤等。特别要注意,不能在患肢上操作针灸、推拿、采血、注射、测量血压、艾灸、拔罐等。
此外,注意不要受到过冷过热的刺激,如桑拿或长时间热浴时,温度控制在41℃以下;洗澡或清洗碗碟时,要让水处于恒定的温度。患肢不能承受高强度、重复的离心运动,如球类运动、推拉、甩手以及擦洗等,不能承受大于2.5 kg的重量。控制理想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发生淋巴水肿后的自我护理
(1)握拳运动:有助于淋巴液的循环,避免水肿发生;也可手握网球、橡胶压力球,每组重复20次,每天2~3次。(2)推肘运动:患者术后,其患侧手臂可搭在对侧肩膀上,由健侧手帮助和引导向外侧、侧上方推,重复5次。(3)外展运动:伸直双臂,掌心向上、向下,重复5次。(4)前屈后伸运动:身体前倾,双手自然放置身体两侧,将手臂向前然后向后伸牵拉,再缓慢下落回到身体两侧,重复5次。(5)旋臂运动:患肢举到空中顺逆时针各旋转1次,每个动作重复5次。(6)摸耳运动:患侧手臂超过头顶,触碰对侧耳,同时保持脖子直立,重复5次。(7)爬墙运动:患侧手掌扶墙,与肩部同高,手指顺着墙壁慢慢向上移动,直到伤口拉紧或有些许疼痛停止,并在墙壁上做标记,以方便观察运动进度。
此外,对淋巴水肿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法引流,可清除周围组织的淋巴管,加快患侧上肢的淋巴液回流,这需要有专业经验的淋巴水肿治疗师来指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