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应用在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及价值研究

作者: 吴彦霓 冯琼

循证护理应用在肝癌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及价值研究0

摘要:目的 在肝癌介入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其护理有效性及护理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0例肝癌介入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血管壁损伤、肝动脉闭塞)、护理质量评、护理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2、IFN-γ、TNF-α)、护理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护理前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IL-2、IFN-γ、TNF-α、SOD、MDA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循证护理模式干预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肝癌;介入化疗;护理有效性;护理价值

临床对肝癌患者一般会采用介入化疗法治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大量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外加患者因自身身体状况不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介入化疗期间,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保证治疗效果。循证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根据计划,以患者为本,实时护理措施,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具有可信性、科学性,护理价值较高,可以提高介入化疗治疗效果[1~2]。本次研究以我院60例肝癌介入化疗患者为例,分析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60例肝癌介入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2±7.46)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1~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62±7.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本研究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通过在各大网站上查阅关于肝癌介入治疗、不良心理、生活质量等相关性文献,然后进行整理,将各个文献中的方法进行结合,构成具有科学性的护理措施,其中一般包括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心理干预、并发症护理、出院指导。

建立循证干预小组。成立10年工作年资的护士作为小组组长。由小组长组织管理小组成员学习肝癌的基础知识以及护理干预注意事项,提出问题:对小组成员的问题进行记录,列出表格,并对工作重点进行详细记录。

循证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的前提下,对患者做循证护理,重点就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指导其运动、纠正饮食、作心理辅导。观察患者的病情时,需要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进而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并且做好及时反馈,协助医生做好治疗。

健康教育。给患者讲解一些关于肝癌、化疗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化疗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化疗期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所以患者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证营养,多食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果有必要,需要服用止吐药物,缓解恶心、呕吐情况。

治疗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所以,患者应该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保证营养,多食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果有必要,需要服用止吐药物,缓解恶心呕吐情况。

心理干预。高知患者化疗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加强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缓解其心理压力。

出院指导。要求患者保证充分休息,不要做体力劳动,日常饮食以清淡、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为主,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增强抵抗能力,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根据院内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清炎性因子(IL-2、IFN-γ、TNF-α)。

(4)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

(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

(6)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情况

观察组IL-2、IFN-γ、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观察组SOD、MDA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4。

2.5 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5。

2.6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3讨论

肝癌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已经发展到中期,甚至是晚期,患者的耐受性较差,根治性手术的适应性较差[3]。近些年来,放射介入化疗栓塞成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4]。该方法容易引发严重性并发症,且复发率较高,容易损伤患者的肝组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率造成影响。因此,介入化疗期间,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护理保证治疗效果。

循证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和科研结果、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期望相结合,为临床护理提供有利依据。介入化疗治疗的肝癌患者,通过循证护理,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肝癌相关知识和化疗的治疗原理,通过加强沟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面对治疗的信心;通过术前检测,保证化疗可以顺利实施,使术中感染率大大降低。饮食干预以及出院指导,能够保证患者得到良好的营养支持,使患者的抵抗能力大大提升,改善其预后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L-2、IFN-γ、TNF-α、SOD、MDA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肝癌患者在通过介入治疗后,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治疗指标,增强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肝癌患者通过介入化疗治疗,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喆娱.循证护理运用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肝癌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 016(012):234-235.

[2] 王子娟,毕成玉,甘朵.循证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化疗术后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 009(019):167-168.

[3] 杨菊红.循证护理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患者中的有效性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014(024):106-107.

[4] 孙雯.循征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预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界,2020(6):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