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早期发现宝宝听力异常

作者: 康雪 王彤

出生后1个月内的宝宝

此时只能通过听力筛查了解宝宝是不是存在听力缺陷,但是如果宝宝对很大的声音比如耳边拍手声、很重的关门声、鞭炮声都没有反应的话需要警惕听力问题。用心的妈妈看到这里也许会问:我怎么知道宝宝对这些声音是不是有反应呢?那我们告诉您:突然听到声音的宝宝会立马屏住呼吸,同时全身停止运动数秒似乎在判断是不是有危险来临,或者在判断会不会“错过”什么。

2个月的宝宝

几乎都可以逗得笑但还不能笑出声音,对外界的声音开始有反应,头可以转向声源,但不是每一次都有反应,或不是对每一种声音都有反应。所以这个月龄的宝宝如果对声音有时有反应有时没反应也不用太着急,需要做的事情是多逗宝宝,跟宝宝互动,但是如果对所有的声音都没有反应的话需要警惕听力问题。

3个月宝宝

有更大的进步了,对外界反应比之前灵活多了,不仅逗得笑,有的宝宝还可以笑出声(有的不能),对外界声音很敏感,比如吃奶的时候有人走过都可能会马上停止吃奶,转过头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进入“爱管闲事”的阶段了!这个月如果听到声音不能转向声源的话需要警惕听力问题了。

4~6个月宝宝

很喜欢跟人交流,没有人在面前时他可能会大喊大叫。如果这个月宝宝很沉默,对外界没有兴趣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听力,可能还有其它发育问题。

7~9个月宝宝

多数宝宝可以坐也可以爬了,开始通过爬行产生位移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对周围的声音很敏感,对熟悉的声音更敏感,叫他的名字多数有反应,可能还会无意识地发出类似“babamama”的声音。如果宝宝发出“babamama”这些声音时经常有相应的人回应,逐渐会知道“baba”就是“爸爸”,“mama”就是“妈妈”。如果这个阶段对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的话,需要警惕。

10~12个月宝宝

这个月的宝宝多数都可以指出您说出的人物和物体名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如果这个时候的宝宝不能完成任何指令,对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任何反应的话,需要注意听力问题,同时反思一下是否缺乏良好语言教育环境,当然,还可能是其它发育行为问题,需要及时就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