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操沁芸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因生殖系统所致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干预12个月后的妊娠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都较为严重;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12个月内有64例患者实现妊娠,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有41名患者妊娠,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细节服务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患者普遍伴有严重不良心理,在其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负面心理,提升其妊娠信心与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不孕症;焦虑;抑郁;满意度

结婚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没有任何避孕措施无法怀孕的在临床上被称为不孕。不孕症与区域、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关。据统计,我国6%~10%已婚育龄夫妻受到不孕症的影响。临床上常见不孕症是由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引起[1]。育龄妇女通过积极了解不孕症的病因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不孕症[2]。本文对收治的部分由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其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80例因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患者病程1~12 年,年龄20~36岁,平均(28.47±5.19)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伴有认知、精神障碍等疾病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既往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指导、用药护理、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健康宣教:因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与多种因素相关,护理人员以短视频、图片、文字多种等途径向患者和患者家庭提供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宣教,主要内容包括注意局部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确保健康饮食、保持充足睡眠、拥有良好心态,使其积极接受治疗;对特殊行业的从业人员,如辐射水平较高、化工品较多的工作环境,指导其更换工作环境;环境污染及空气污染、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新装修的房间甲醛超标等也会影响女性生殖健康,指导其备孕期间注意规避这些危险因素。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认真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诉求,及时回答患者的问题,纠正患者的误解,使其认识到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情感支持:由于涉及隐私,大部分不孕症患者不愿意向医护人员诉说。由于医护人员不知道详细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诊断结果,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如人意。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之沟通,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寻找患者的压力源,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不孕症对患者造成的心理伤害[3];同时与患者家属交谈,积极引导家属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叮嘱患者丈夫多陪伴,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消除患者的家庭压力。对还可以邀请其他受孕成功的患者分享受孕经验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增强患者对受孕成功的信心。对于受孕失败的患者,则帮助其不断总结,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其他护理:针对引起不孕的生殖系统疾病,护理人员应实施对症护理,与患者就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达成共识。做到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术后的变化;伤口及时消毒,保持清洁,防止感染;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制定低盐低脂、高热量、高蛋白的合理饮食计划;引导患者适度运动,促进身体康复。

1.3 评价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心理状态评分。焦虑程度:≥70分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为轻度焦虑。抑郁程度:≥72分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为轻度抑郁。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内妊娠情况。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估内容包括科室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细节服务满意度等指标,提供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不了解5个选项,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态评分均较高,对照组SAS评分为(56.08±5.17)分、SDS评分为(57.39±4.25)分,观察组SAS评分为(56.85±4.54)分、SDS评分为(57.11±5.07)分,说明患者焦虑、抑郁较为严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明显,SAS评分为(44.87±5.26)分,SDS评分为(46.42±5.18)分,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33±5.86)分、(52.96±3.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妊娠率情况比较

护理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妊娠64例,对照组患者妊娠41例,观察组患者妊娠率71.11%(64/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6%(4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细节服务等评分为(4.67±0.53)分、(4.86±0.66)分、(4.43±0.57)分、(4.59±0.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8±0.47)分、(3.35±0.52)分、(3.17±0.95)分、(3.05±0.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中国传统家谱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家庭、亲戚、朋友、配偶的压力下,大部分不孕妇女经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依然无法妊娠,导致其内心更加脆弱,容易诱发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不孕症的治疗周期较长,会给不少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加剧患者无形的心理负担,使情绪变化频繁激烈。一些研究指

出[4~5],不孕患者的长期或近期负面心理状态会对卵泡发育、卵子受精、妊娠、优质胚胎、分娩等均产生一定影响。由于负面情绪影响,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以及下丘脑促性腺激素分泌,诱发宫颈粘液变化,出现输卵管痉挛、排卵障碍、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导致患者受孕更加困难。此外,心理压力还会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接受治疗的不孕症患者需要消除心理压力,缓解焦虑[6~7]。

以前在不孕症治疗的临床护理中,往往只关注辅助生殖治疗护理,忽视了有效心理干预的重要性。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发展,心理因素对临床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广泛探讨不孕症治疗与心理因素的关系[8~10]。在这项研究中,为不孕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通过让患者了解不孕症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后续治疗的配合度;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到社会、亲属,特别是丈夫的关怀,减轻了焦虑、抑郁情绪,从而以积极的心态为怀孕做准备;通过引导患者生理放松、心理暗示等方式,使其进入潜意识状态,起到短时间镇静的作用[11~12]。此外,纠正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了营养供应,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素质,并通过转移注意力减轻了焦虑心态[13~16]。

本次研究中,护理干预前,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6.08±5.17)分、(57.39±4.25)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6.85±4.54)分、(57.11±5.07)分,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都较为严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4.87±5.26)分、(46.42±5.18)分,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0.33±5.86)分、(52.96±3.77)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12个月内有64例患者妊娠,对照组患者12个月内有41例患者妊娠,观察组妊娠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中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细节服务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所致的不孕症患者普遍伴有严重不良心理,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其负面心理,提升其妊娠信心与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超.围术期特殊护理在不孕症手术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31):95,108.

[2]龚丽雯.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妇科不孕症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0):4435-4436.

[3]张鑫,刘丽英,赵彬,等.女性不孕症患者生育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7):147-150.

[4]张金英,刘晓兰,罗晓青.对不孕症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4):369,365.

[5]孟丽萍.社会支持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1984-1986.

[6]刘峰峰,李双芳.细节护理对不孕症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39,159.

[7]董璐.综合心理护理对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不孕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1,16(6):94-95.

[8]邓燕妮,乐燕,李菊.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抑郁影响因素与临床护理干预[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238-239.

[9]刘素芳,宋国芳.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女性不孕患者家庭亲密度 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29-2430.

[10]毛新敏,张海霞,高婷婷,等.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285-286.

[11]洪新哲.女性不孕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妊娠结局调查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21.

[12]董玮,李艳宏,路晓冰,等.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高龄妇女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04-3305.

[13]董京彦,常琼,高云,等.激励式延续性护理对不孕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6):6884-6887.

[14]程露瑶,梁玉玲.整合护理与阶段式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1):1547-1548.

[15]胥慧慧,常琼,张耀,等.临床护理路径对不孕症实施人工授精患者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20):2206-2207.

[16]孙金金,孙林,陶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4):262-26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