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 曹达中药炮制技术,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中药炮制在中医理论和运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增强方剂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下面就围绕中药炮制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带领大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中药炮制的目的
使中药饮片达到一定的净度和纯度标准
大多数中药材不是野生采集或动物、矿物的全体,就是自然状态的干燥品,往往夹有其他杂物。所以,在炮制前先得进行分离和洗刷,使其达到一定纯净度,保证临床用药剂量的准确,如黄柏刮净粗皮、鳖甲除去残肉、远志抽心等。
消除或减低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
某些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害。而经过炮制后,可以降低、消除毒性和副作用,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如川乌经过洗漂、蒸煮等加热处理后,其毒性成分乌头碱含量大大降低,从而达到安全服用的标准。
改变和增强中药饮片固有的性能
中药饮片的生品和制品(熟品)是具有不同性能和治疗作用的,经过特殊处理,增加药物防病、治病的功能。如甘草生用起到泻火解毒作用,经秘制后,其性味由甘平转为甘温,起到了补中益气之功。另外,药物经炮制之后,还可以改变药物作用的趋势。如大块的矿物类中药经过炮制后,质地变得酥脆,容易煎煮,还可以增加有效成分的发挥。由此可见,通过中药炮制可以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服务。
减轻或矫正药物的异味
一些药物散发着令人不愉快的臭味或者怪味,经过麸炒、酒炒、醋制等方法处理,如炒九香虫、酒制乌梢蛇、烫鹿筋等,可以矫正气味,让患者更容易服用。
适应于中药制剂的配制和中药的贮备
中医药通常以中药汤剂为主,这些中药汤剂多是临时配方调剂的,通过改变原药材的粉碎度,以便更好地满足中药制剂的配制需求。另外,中药的生产供应都须经一定的贮存期,药物经过炮制后,可达到杀灭虫害和微生物的作用,防止中药饮片因霉变或虫害而影响疗效,更好地保证了中药质量。
中药炮制常用的方法
洗
把药材放入清水中,通过洗涤的方式清除药材表面的各种杂质。一般情况下,洗药材的时间不宜过久。如果药材洗得时间过久,就会导致药材药效出现一定的损伤。
漂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一些具有强烈毒性或者咸味的药材,可以减轻药材自身的毒性或气味,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渍
通过在药材上喷洒一些清水,让水分渗透进去让质地变软,便于切割。
泡
采用药物汁水浸泡需要炮制的药材,可以降低药材的烈性或刺激性。
水飞
指将药物研磨成较粗的粉末,然后研钵将药物和水同研,之后取上方的混悬液;将混悬液与下方的粗末继续研磨,直到将药物放在舌上无渣后,才可停止研磨。通常适用于不溶于水的药物,如矿石、贝壳等。
煅
采用烈火等方式对药物进行煅烧,让药物的质地变松脆,充分发挥其药效。
炒
将药物放入锅中,采用铁铲不断铲动,可以达到缓和药性的目的。
煨
采用草纸将药物包裹2~3层,用清水润湿后把草纸直接放在文火上煨,直到草纸变焦黑将其取出,可以达到减少药物副作用或缓和药性的目的。
炙
指将药物加热拌炒,包括砂炙、蜜炙等。
中药炮制中的注意事项
保证制药场所的卫生洁净
制药场所的卫生环境,对药物的质量与品质有着很大影响。如蜂蜜、饴糖等味甜的药物,容易被蚂蚁、苍蝇等昆虫侵蚀。如果制药场所的卫生环境得不到有效保证,让这些昆虫有了藏匿场所,不仅是药物遭受损失,还会带入病菌,使炮制的药物被灰尘秽物污染,大大降低了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所以一定要重视制药场所的卫生环境,如每天都要打扫室内卫生,定期清除室外杂草,不堆积杂物,保持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洗药、漂药、浸药的地方,要经常冲洗;夏季浸药必须经常换水,并及时排出缸内污水;切制饮片的地方,最好靠近烘房、晒场,便于烘烤、日晒切制好的中药饮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地面晒药,应搭建距离地面3~4尺的架子,避免药物受潮。另外,制药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穿戴工作衣帽,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工作时不吸烟,以免烟灰掉落在药物中。
劳动保护
指防止药物中毒、工伤事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炒制斑螯、没药等药物过程中,会产生具有剧烈毒性或较强刺激性的气体。为避免吸入毒性或刺激性物质,必须佩戴好口罩,并使用风扇吹散有毒物质;制藤黄、硫磺等有毒药物用的辅料,如豆腐等,要处理好,避免误食中毒;制巴豆霜去壳去油,最好佩戴橡皮手套,接触巴豆油的手指,不要到处乱摸,应用肥皂水洗净。
加强对工具的保养
工具的保养对炮制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工具管理不得当,会对药物造成损坏,从而造成浪费,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如切药机、炒药锅等,使用完毕后要洗净、擦干,为了避免生锈,闲置时要涂一点油;竹木制工具如竹筛、工作台等,应经常洗刷,清除积垢。
防火、防霉、防腐、防冻
药物炮制过程中通常都会应用到水与火,为了保证药物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一定要做好防火、防霉、防腐、防冻等事宜。防火:工作完毕后应立即将火熄灭;药物炒炭或火煅后,应放地上摊冷;加强烘房管理,防止药料烤焦燃烧。防霉:潮湿季节润药,应经常检查翻动,以免生霉;阴雨天切制饮片,必须烘干。防腐:漂制与浸制药物,要经常换水,尤其是夏季,每天需换水1~3次。防冻:冬季发芽,要防止冻坏芽苞;水制药物要放在避风温暖的地方;鲜药也要做好防冻措施,以免冻坏而影响药效。
总之,炮制是加工中药材的一种特殊方法,大部分中药在使用之前都需要这道工序。因为炮制是将中药材放在锅中,使用文火将药材慢慢煎黄,所以炮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炙黄”。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合理的炮制工艺及恰当的炮制方法,不仅可以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还可以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疗效,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