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防护对策
作者: 马梦君 孟爱爱 赵恩良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危害,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8月~2022年4月静脉配置中心100份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确定其危害性并制定系统防范措施。结果 100份样本中出现了药物剂量使用不当、溶剂用法不当、给药速度不当等情况。医院需要强化人员培训,加大医生、药师以及医院静脉配置中心之间的有效沟通。结论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因素比较多,医院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改善各部门人员的沟通方式,最大程度降低危害。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危害;防范措施;用药安全
静脉中心肿瘤药物的配置过程中做好科学合理分配、危险因素识别、及时止损,对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减少药物对患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但静脉配置中心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在进行药物配置过程中会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控制其发生率[1~2]。本研究重点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危害,并探讨相应防范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2年4月期间静脉配置中心100份抗肿瘤药物不合理情况,患者年龄为29~69岁、平均年龄(48.6±3.6)岁,男59例、女41例。
1.2 方法
组织相关人员查阅法定说明书以及专业书籍和文献。根据文献信息,要求人员按照既定合理的要求使用抗肿瘤药物,对于本次研究收集的样本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科学指导意见。
1.3 方法
将收集的数据纳入办公软件EXCEL中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 抗肿瘤药物危害原因
本次抗肿瘤药物危害因素中,存在药剂使用不当、溶剂用法不合理以及用药速度不当等较多情况。见表1。
2.2 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剂量及科学剂量分析
17例患者错误使用了吉西他滨(1.6g),不合理剂量为250 ml或500 ml;19例患者错误使用了紫杉醇(3 g),不合理剂量为250 ml;1例患者错误使用了依托泊苷(0.1 g),不合理剂量为100 ml或250 ml。
2.3 抗肿瘤药物溶剂错误使用以及正确溶剂
卡铂:错误使用溶剂0.9%氯化钠注射液,但其正确溶剂应该为5%葡萄糖注射液;依托泊苷:错误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但其正确溶剂应该为0.9%氯化钠注射液;紫杉醇:正确溶剂应该为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吉西他滨:错误使用溶剂5%葡萄糖注射液,正确溶剂应该为灭菌注射用水;奥沙利铂:错误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正确溶剂应该为5%葡萄糖注射液。
3讨论
3.1 抗肿瘤药物溶剂错误的危害
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过程中出现溶剂错误,会引起药物出现不同程度药理性病变,药物反应中会导致自身的结构出现变化,这种情况会降低抗肿瘤药物的溶解度。患者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抗肿瘤药物配置溶剂不当,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会出现明显增加[3~4]。例如:奥沙利铂在溶剂选择的过程中会与氧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出现水合反应之后生成一些杂质和不良物质。出现以上化学反应会影响抗肿瘤药物中存在的草酸铂发挥实际作用,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配置过程中为了避免药物溶剂出现的不良反应,需合理选择相应的溶剂,这就要求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对药物的性质非常熟悉,掌握药物正确溶剂,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率。
3.2 药物给药速度以及给药顺序不合理的危害
配置抗肿瘤药物过程中会涉及药理作用机制、化学领域以及药物动力学领域等多个方向,在给药治疗过程中不同给药速度,其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给药速度与实际不符合,则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为了降低或者避免给药速度不当所造成的危害,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比如使用顺铂注射液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主要控制在250~500 ml,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控制好给药速度,在30 min之内输注完毕。
据相关的研究报道[5],在药物输注的过程中如果明显延长了药物滴注的时间或者增加药物使用频率,会增加药物的毒性。因此,临床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浓度以及滴注速度,使得患者的用药获得保障。此外,给药顺序不当也会引起较大的不良反应,比如在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联合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先使用环磷酰胺后,使用长春新碱的情况,但正确顺序应该为先使用长春新碱后,再使用环磷酰胺。因长春新碱能够显著增强肿瘤患者细胞的通透性,从而提升细胞内的环磷酰胺含量,有效提升药效。如果使用顺序不对,则就会降低环磷酰胺的效果。在应用抗肿瘤药物的过程中,药物使用方法、顺序、间隔时间等不同均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控制好用药顺序,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并保证患者安全。
3.3 其他情况因素的不合理情况
在本次的研究资料中,100份样本中出现了6份由于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合理情况。主要为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出现了液体渗漏的情况。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药物剂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
4小结
医院静脉配置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当前治疗的科室提供相应的药物配置[7~8]。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临床用药标准和药物配伍禁忌为相关科室提供药物配置服务。通过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配置,可以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从而保证患者安全[9]。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溶媒选择以及溶媒剂量对于配置效果以及药物疗效影响重大,药物剂量使用错误以及滴速不准确会影响患者健康。针对以上情况,在药物配置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严格把控,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研究发现,我院静脉配置中心肿瘤用药不合理的因素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当、溶媒用量不当、药物用量不当、给药速度不合理等。从以上因素来看,主要是由于肿瘤的治疗是每个医院的核心专业,对用药的要求非常高,并且抗肿瘤药物种类非常多,还有不断新药出现,因此部分工作人员对于药性以及配伍知识如果理解不到位,就会引起配置不合理等情况。
出现溶媒选择不当的主要原因为临床治疗中,医师在开具处方的过程中通常只关注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药物本身情况了解不到位,从而出现药物发生率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托泊苷注射液使用说明书中规定其应该选择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如果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媒会出现沉淀。因此在溶媒的选择过程中,应充分结合肿瘤药物的主要特征及说明书,防止因为溶媒选择不当引起的不良情况。药物配置过程中溶媒选择错误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配置工作人员对于抗肿瘤药物的不了解。即使选择合适的溶媒,也需要掌握使用剂量。当溶媒用量过大的情况下,会影响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浓度,从而延长药物输注时间,降低药物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如吉西他滨输注试验延长不仅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还会导致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等情况,因此在药物的配置过程中需格外注意。
为了防止静脉配置中心肿瘤药物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例如:提高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度,使每位配置人员均能够了解配置的重要性、熟悉药物的药性和配伍禁忌等。同时也要让患者全面知晓护理药物的选择,提升用药认识度。对于药物的配置,详细了解药物之间配伍禁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剂量;并且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严格控制滴速。对已经出现误差的药物,应该及时和相关科室人员核对,最大限度降低其危害性。药师在进行处方审核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药物使用问题,应该电话联系值班医生,并告知需要修改的内容,给出合理建议,经过改正后方可通过,否则不予配置。工作人员发生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应该定期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与临床科室开展有效沟通。定期将专业期刊中的药物信息以及配伍禁忌、安全性、不良反应进行公告。
分析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对用药最大剂量明确规定,对药物使用间隔时间、途径、滴注速度等做好规定,细化用药原则,并将该项管理纳入配置人员的工作范围内,工作成效与绩效挂钩。最后,还需要实行处方配比责任制,每个医生、药师都需要对经手的处方签名盖章,将工作中的失误与日常工作绩效直接挂钩,提升其责任心。成立相应的审查小组,对医嘱开展首次审查,发现剂量以及配伍不当等情况需要提出意见;对药师审核之后的医嘱,摆药药师需进行第二次审查,无误后进行调配;一核药师对药物进行第三次审查,检查其是否有沉淀、变色等异常反应,无误后进仓。还需要对药师以及医师开展定期培训,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并列举一些严重的案例,提升其责任感和认知度。
综上所述,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危害因素比较多,医院需加强工作人员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改善各部门人员的沟通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参考文献
[1] 段丽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不合理医嘱及药剂师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8):103-105.
[2] 谢显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审核中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的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8):197-200.
[3] 刘芳丽.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常见危害及防护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3,20(21):65-66.
[4] 谢瑞杰,曹利娟,莫李立,等.临床药师对静脉配置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的分析及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8,20(10):93-96.
[5] 高婕,王岩岩,齐雷,等.2012—2016年淄博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 配中心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用药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 (12):2500-2504.
[6] 唐燕芳,袁婷.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研究[J].中国处方药,20(7):15-17.
[7] 吕元庆,杨志叶,邢李斌,等.2016—2018年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456-3460.
[8] 李灵琦,邵志宇,黄艳.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30):147-149.
[9] 朱桂荣,孔露,李丽,等.肿瘤专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 瘤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