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周圆君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透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7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参数检出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Scr、BUN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实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综合护理;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
尿毒症表现为呼吸不畅、贫血、肢体无力、口腔异味等[1]。临床上多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尿毒症,HD简称血透,指使用专业HD仪器,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引出体内血液,过滤多余水分、毒素,确保体内电解质均衡,代替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2]。但HD治疗时间不短,患者于此期间承受异于常人的心理、生理负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日常作息。因此,治疗期间需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综合护理指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将护理程序系统化,提升护理服务质量[3],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次数。基于此,研究以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为对象,分析综合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2年7月收治的7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男27例,女12例;年龄37~68岁,平均(54.11±2.3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38~69岁,平均(55.23±2.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明确本次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已经在《知情同意书》签字。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尿毒症诊断标准;(2)符合HD指征,且HD时间>3个月;(3)患者临床资料齐全;(4)年龄>18周岁;(5)患者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良好。
排除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缺失;(2)合并心脏、肾脏、肝脏等器质性疾病者;(3)合并严重认知障碍、精神障碍者;(4)患者伴有其他急性疾病或恶性疾病;(5)中途退出研究者;(6)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将HD量设置为200 ml/min,透析时间越久,其量越大,转为230~250 ml/min,首次HD时间为2.5 h,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情况及透析特征,调整下次HD时间,若发生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予以解决。
1.2.2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实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自身病情、治疗途径、治疗效果及该疾病的进展,时刻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实时了解患者焦虑点、抑郁处。若患者紧张到全身发抖,指导患者深呼吸,调整呼吸频率,或嘱咐患者家属陪伴在患者一侧,给患者播放日常爱看、爱听的综艺、电视剧、音乐等,让患者主动说出内心真实想法。
(2)饮食干预:以患者实际病情变化为主,制定饮食方案,患者HD情况各异,嘱咐患者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肉、鸡鸭蛋、鱼肉等。患者尿液较少,叮嘱患者少吃钙、磷、钠等微量元素摄入量。HD治疗期间,控制患者水分摄入量,避免心血管、水中毒问题存在。
(3)并发症护理:患者未开始HD时,护理人员需说明HD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有心理准备,不要因为并发症存在而不再配合医生完成治疗;HD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若是存在异常问题,马上采取行动处理。
(4)生活护理:HD期间,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定时进餐、入睡;协助患者体位护理,指导患者行半卧位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协助患者下床运动;居住的病房要多开窗通风,定时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每日擦拭患者身体,保证患者体表清洁。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2)主要参数检出情况:观察两组入院后、出院时6 min步行距离(6MWD)、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UN)等变化情况。(3)生活质量:观察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后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评分变化情况,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I-74)进行评估,每项满分100分,计算各维度评分、总体评分,并将评分转化为百分制分数,分值与治疗效果成正比,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主要参数检出情况比较
入院后,两组相关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出院时,观察组Scr、BUN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尿毒症是急性、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晚期阶段,指慢性肾脏病的4期、5期。在此过程中,患者肾脏功能不能继续正常使用,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丧失,代谢终末产物、体内潴留大量毒素,引发其他症状和体征[4]。该病是因为不同类型肾脏疾病造成肾功能存在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残留的肾单位不能完成清除代谢废物的重任,本该代谢于体外的废物、毒素滞留在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表现为自身中毒的情况[5]。临床上针对尿毒症多采用HD、肾脏移植术治疗,可帮助患者尽快回到初始生活中。但HD治疗时间较久,会加大并发症发生率,给患者心理、生理上带来双重负担,影响患者预后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Scr、BUN低于对照组,观察组6MWD长于对照组。说明对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通过心理干预,可全面掌握患者实际心理状态,如实掌握患者焦虑点、抑郁处,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及时排解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告知患者自身病情、治疗途径、治疗效果及该疾病进展,可提升患者心理及生理适应能力,强化患者对刺激的耐受能力和适应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自信[6]。通过指导患者深呼吸,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可促使患者以一种平常心来接受治疗,减少患者内心不适感,这对于治疗有一定帮助作用,缩减治疗周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通过给患者播放日常爱看、爱听的综艺、电视剧、音乐等,叮嘱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可给患者更多安慰、鼓励、支持等,促使患者保持平稳心态,确保HD顺利实施,治疗效果更高。早治疗,病情可得到快速缓解和恢复,这对于患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有推动作用。整个过程中,可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服务热情,拉近和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避免产生护患矛盾,确保患者对本次护理工作效果更满意。通过饮食干预,以患者实际病情变化为主,可为患者制定符合实际情况饮食干预方案,及时补充患者体内所缺的营养元素,改善自身机体营养情况,满足机体所需的营养需求,控制患者水分摄入量,避免心血管、水中毒问题存在。通过并发症护理,提前说明HD可能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让患者及家属有心理准备,减少患者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出血、甲亢等并发症情况的发生。通过定期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机体状态,针对患者存在不适感予以对症护理,可控制并发症发生。通过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可防止患者过度劳累而加重病情,确保患者睡眠时间更充足,提升患者日间功能。通过体位护理,和提升患者躯体功能,缩短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通过环境护理,可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患者实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肾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鹿慧慧,曹青,李玉梅.管路结合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5):166-167.
[2] 孙文英,刘春爱.综合护理对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科学养生,2021,24(27):118.
[3] 杨珺乔.综合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35):221-223.
[4] 卢秀龙,郭春兰.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3):139-142.
[5] 韩丽.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综合护理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27):108,133.
[6] 黄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