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压要注意这几件事

作者: 罗金亮

控制高血压要注意这几件事 0

高血压是常见的病症,如果控制不好会产生许多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脏病等。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格外注意相关防护措施,避免加重病情。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范围。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在同一天内的3次诊室血压值均高于正常,即诊室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目前,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并不全面,导致其治疗率、控制率都非常低。而且,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因长期承受着高于正常的压力,往往会对脑、心、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原因是长期血压升高,形成动脉硬化、血管狭窄,导致脑出血、脑卒中等。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轻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头晕、呕吐等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残疾或死亡。

肾病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引起高血压肾病。若高血压和肾损害同时存在,两者将互为因果,加重病情。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眼睑浮肿、腹胀、胃口不佳以及皮肤瘙痒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诱发尿毒症。

猝死

猝死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患者忽然出现呼吸停止、心跳停滞、意识丧失等现象,并通常在1 h内死亡。高血压会增加左心室负荷,导致其肥厚,进而容易使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冠心病等,这往往是引发猝死的高危因素。

眼底病变

高血压有可能导致眼底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高血压眼底病变,主要临床症状是视力障碍。血压急速升高还有可能引起视网膜出血,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性别、年龄

研究表明,更年期之前的女性患高血压的概率与男性相比较低,但更年期后两者差别不大。

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的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均可引发高血压。比如经常熬夜,大量饮酒,吃含盐量高、油腻食物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工作压力大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随之而来。过重的压力会导致人体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引起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导致高血压发作。

体重

体重与血压有着密切联系。长期医学观察发现,体重超过正常标准20%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较轻的人2~3倍。这与过于肥胖的人营养过剩,摄取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过多有关。

遗传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若父母等长辈患有高血压,其子女的患病风险将高于普通人。因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血压。

吸烟饮酒

吸烟有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大量饮酒,会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逐渐升高。此外,过度饮酒还有可能诱发中风。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均衡膳食

在日常饮食中,高血压患者应以谷类为主,吃低钠、高钙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适量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茄子以及豆制品等;减少并限制钠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 g,同时尽量不吃咸菜、火腿等腌制食品;避免进食过多油炸、烧烤等高热量食物,控制糕点、糖果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以免引起血糖、血脂升高。

适量运动

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维持正常体重。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运动项目,比如慢跑、游泳等。运动要量力而行,长期坚持,每次活动时间保持在30~60 min。

杜绝吸烟

根据资料显示,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重动脉硬化,增加动脉硬化血管张力,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会刺激机体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增加心肌收缩力。此外,吸烟还能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可能形成血栓。

远离酒精

过量饮酒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比普通人增加70%~90%,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减少饮酒量。此外,咖啡、浓茶含有提高神经兴奋度的物质,对血压会造成影响,高血压患者最好控制饮用。

保持情绪稳定

血压与情绪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兴奋过度、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精神紧张等都会使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激素分泌,使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患者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整心态。

学会自我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通常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另一方面是做好自我监测。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除了定期到医院检查外,还应每天定时自我测量血压,并将血压值记录下来,以便到医院就诊时,以便医生根据记录充分了解这段时间内血压的变化,进而制定合理、有效的降压方案。

药物治疗

如果在经3~6个月的非药物治疗后,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则可继续维持非药物治疗。若对控制血压没有效果,仍超出正常标准,则应进行药物治疗。但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能因没有明显不适而不用药或盲目用药。

总之,早期高血压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头晕、头痛、心悸、耳鸣等症状,容易被忽略。殊不知,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有可能并发脑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上述几个方面,这对控制病情有着积极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