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骨科护理要点

作者: 吉锦彪

老年患者的骨科护理要点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老年患者的健康护理成为了研究重点。意外受伤导致的骨折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杀手”,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往往存在多种基础病;另一方面是由于骨质流失引发骨质疏松。患有骨科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不起,很容易诱发并发症。为使骨科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更好地进行治疗,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制订并落实具体的护理计划非常必要。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如何对这类老人进行科学护理。

老年骨科患者的特点

老年人骨折后,因年龄大、卧床时间长,容易引起危及生命的合并症,如肺炎、肺不张、血管栓塞、褥疮、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等。尤其是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由于股骨头血运不佳,不但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响骨折的愈合,而且股骨头位置很深,骨折后由于局部剪力作用活动度大,使骨折不易固定。

老年患者大多知道骨折需要较长时间康复,同时担心手术预后不良,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常表现出焦虑、抑郁情绪,可能会要求放弃治疗。此外,老年患者对别人的言语、表情及周围环境敏感多疑,会一再追问医生病情严不严重,能不能治愈,今后生活能不能自理,以至于长期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

老年患者的骨科护理方式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针对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和老人进行大量的沟通,收集他们相关资料以及心理需求。特别是有些老年患者,由于病情影响难以自理或行动能力完全丧失,很容易出现烦躁、焦急、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开导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情况,改善其多疑心理。在和老年人相处的时候,需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在生活多关心和帮助,鼓励老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戒骄戒躁,充分考虑老人的听力状况,保持语速语气的平缓,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则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了解治疗相关的方案,摆脱对住院治疗的恐惧,排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营养护理

由于肠胃功能减弱,再加上长时间卧床,所以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营养护理的时候,应尽量做到营养且容易消化,少食多餐,可适当多选择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虾、贝类、牛奶等。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钙类制剂进行辅助治疗。对于3 d以上大便不通的患者,要及时帮助通便。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有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愿给别人添麻烦,总是人为地控制饮食,以减少大小便次数。对这类患者,要向其讲明饮食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均衡膳食,以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日常护理

造成老人跌倒引起骨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年龄、精神状态、服用药物、退行性疾病及环境等。虽然其中一些因素很难改变,但也有一些通过日常护理是可以得到改善,最大限度减少意外的发生。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选择防滑耐磨的地垫与拖鞋、移开杂物、固定好家具等。老年人一般喜欢安静,护理时要考虑这个特点,尽量把老年患者安排在单间内。对于无法进行下地活动的患者,则需要耐心讲解床上运动的可操作性和重要性,然后再融入一部分基础日常护理,同时要保持老年患者身体的清洁,提升其舒适度。在基础生活护理中,经常帮助患者翻身是最简单、常用的预防褥疮的方法,还可使用滑石粉或50%酒精给患者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环形按摩,以保护皮肤清洁,改善血液循环。衣物、床单等不要有皱褶,床上不要有污物存留。指导患者在咳嗽前,先做深呼吸,在用力咳嗽使痰咳出,每天晨晚间护理时,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坐起进行深呼吸,同时拍打其背部,可防止分泌物在肺内堆积。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便秘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因长期卧床休息,活动量降低,导致肠胃功能减退而引发便秘。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进行引导,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的疾病观,并通过饮食调节,必要时使用通便药物,帮助老人排便。

呼吸道并发症

老年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往往无法顺利自行排出分泌物,引发呼吸道并发症。因此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就需要指导患者练习呼吸运动,以便术后通过呼吁运动能咳出痰液;劝诫患者戒烟戒酒,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如果痰液实在难以咳出,需要使用雾化剂等辅助措施。对于那些咳痰无力的患者,则需要使用一些刺激性药物来诱发咳嗽。

泌尿系统并发症

医护人员要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会阴的干燥与清洁。如果患者能够自行小便,在医生允许下,可以尽早拔除尿管。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大多数会因伤口疼痛以及不习惯在床上排尿等而引发尿潴留,此时需要鼓励其自主排尿。对那些还需要使用导尿管进行排尿的患者,则需要保证整个排尿过程的无菌化。在对患者插管时,要尽量选择适合患者的导管,动作应轻柔,以减少对尿道黏膜的损伤。患者进行尿管留置时,必须做好防护措施以及尿道口护理,避免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压疮

骨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往往要一段时间卧床休养,一些部位长期受到压迫,会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压疮的发生,尤其是在术后6 h,更容易出现。所以,术后需要对患者的足根部、骶尾部等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进行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每2~4 h对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对于那些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需要对溃烂处进行清洁与消毒。要为患者选择软硬适中且透气性良好的床褥,经常用温水擦拭皮肤,以保持皮肤的洁净与干燥。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则需要定期清洁肛周的皮肤,防止肛周和会阴的糜烂等。

深静脉血栓

罹患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术后由于长期卧床,活动量降低,很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

康复性锻炼对骨科患者意义重大

康复锻炼必须具备针对性、计划性,并要融合老年患者的生活状况、生理特点等,循序渐进地进行康复练习,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

出院的护理指导

在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的时候,需要讲解注意事项、用药、饮食等。此外,还要对家属进行家庭护理方面的指导,以保证患者出院后依然能够获得较好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

结语

老年患者骨科术后护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治疗和康复依从性,从而尽可能早日重返社会。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