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

作者: 李明阳

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0

【摘要】目的:重点讨论下肢静脉曲张在治疗时选择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6月,选择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另选同期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参照组,采取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VCSS评分、CIVIQ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以联合治疗为主,能提高整体的效果,也能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腔内激光;点式剥脱法;下肢静脉曲张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tracavitary laser combined with point stripping method on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LI Mingyang

Hez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ze, Shandong 27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focus on discussing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cavitary laser combined with point stripping method on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Methods:From January2022 to June2023,100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reated by intracavitary laser combined with point stripping method;Another 100 patients with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reated with great saphenous vein stripping.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VCSS scores,CIVIQ score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therapy i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which can improve overall effectiveness,optimize surgical indexes,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Key Words】Intracavity laser;Point stripping method;Varicose veins of lower limbs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中发病率高,且症状复杂多样。以往研究中指出,下肢静脉曲张主要由于股静脉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手术也是此病治疗的最有效方案[1]。目前,常规手术创伤大,且术后恢复慢,所以疗效有待进一步提升。腔内激光作为目前静脉曲张治疗的微创技术,相较于传统手术,腔内激光治疗使手术的成功率得到进一步提升[2]。不过激光手术使用期间仍然有着一定局限性,例如灼伤,还有部分细小的迂曲静脉无法采取腔内激光治疗。基于此,在本研究中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选择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术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3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参照组。实验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8.36±2.61)岁;参照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8.17±2.5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首先予以腔内激光治疗,用穿刺针对患者的患肢内踝进行穿刺,通过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在大隐静脉中利用穿刺针放置导丝,将导丝固定完成后,再将穿刺针退出,然后引导导管鞘导入患者的大隐静脉以及隐股静脉的交界处,并选择激光准确定位。对治疗仪器设备参数调整完成后,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术进行治疗,可以进行多点位的穿刺,然后选择血管前对于患者病变处进行剥脱处理,操作结束后用弹力绷带予以加压包扎。

参照组采用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体位,选择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予以消毒铺巾,在患肢的腹股沟处,可以打开缺口寻找患者大隐静脉主干,然后进行结扎剥脱。对于小腿处的大隐静脉主干,如果发现曲张过大的血管,同样也需要选择点状剥脱。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指标为显效、有效、一般、无效。

对比两组患者的VCSS和CIVIQ评分。其中VCSS(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区间为0~30分,评分越高,表明下肢静脉曲张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越严重。采用CIVIQ(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评价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的标准则划分为肢体疼痛、心理状态、社会活动、体能活动等,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比较两组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出血、静脉炎、感染、动脉栓塞。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1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VCSS及CIVIQ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CSS及CIVI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CSS评分低于参照组,CIVIQ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评价2

3 讨论

人体静脉壁由于极其薄弱,在静脉压上升后,会使静脉出现迂曲。在以往临床研究中发现,人体静脉壁薄弱或瓣膜缺陷通常与遗传有关。除此之外,后天长时间站立、重体力劳作以及便秘等因素同样会增加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3]。当血流动力学改变,浅静脉发生扩张,后续会影响皮肤微循环,从而诱发静脉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瓣膜产生持续性的压力,最终会脱垂、松弛,致使闭合不全。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症状分析来看,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凸起,但是无其他不良症状[4]。若随病情进一步加剧,会致使小腿水肿、酸胀,更严重时会出现静脉性溃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手术是最为常用的措施。随着医学发展,在此病治疗中可选择的手术方案相对较多,例如激光闭合、点状剥脱术、旋切术等均是可选方案[5]。不过不同手术的疗效实际上存在差异性,如何选择一种更具优势的手术方案也是目前重点探索的一个问题。从以往临床实践来看,手术的选择更加趋于微创化,同时也强调施术时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是目前诸多学者的一致共识[6]。

在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根据患者症状的差异性,疗法有所不同。一般症状较轻,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例如可选择医用弹力袜加压治疗,或引导患者合理休养;然而症状严重,则必须选择手术治疗,其中点式剥脱法在临床中应用极其广泛,其优势也得到诸多医师认可[7]。不过随着目前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中,微创手术由于创伤小,不利于诱发并发症,所以患者更容易接受。例如本次研究中纳入的腔内激光手术早在2011年时便将该技术列入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指南中,也成为此病治疗的首选措施。

冰峰[8]等人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相较于常规治疗,选择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法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与本文的研究基本一致。这是由于联合治疗的方案其原理因光纤附近血红蛋白可吸收能量,因此经组织汽化后会进一步形成蒸汽气泡,并根据热损伤原理可以作用于静脉壁,使蛋白质变性失活,破坏静脉壁结构。损伤后的静脉壁之后形成纤维化修复,同时会发生收缩闭合,最终引发血管闭锁。对于浅静脉重度团块状曲张,通过激光灼烧后虽无法有效凝闭血管腔,但是在此基础上配合点式剥脱法,则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还发现,相较于参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从研究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剥脱术术后并发症主要局限于静脉炎、感染、动脉栓塞、出血等方面,因此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患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恢复,联合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9]。不过仍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联合治疗形式有出现皮肤灼伤的可能性,虽然本次研究中未出现,但是在以往临床病例中皮肤灼伤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并发症,在具体干预时可以通过调整激光功率以及后撤速度来减轻对患者皮肤的灼伤。此外,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则主要来自激光对血管壁的刺激,所以治疗时尽可能对主干静脉选择激光闭合,然后对小腿部位应用微小切口点式剥脱,从而能够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有学者在研究中进一步指出,VCSS及CIVIQ评分能够客观反应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10]。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CSS及CIVI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VCSS及CIVIQ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VCSS评分在静脉曲张患者中与CIVIQ评分呈线性相关。本次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后VC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后CIVIQ评分则有显著上升,提示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以联合治疗为主,能提高整体的效果,也能优化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郭洁,姚志勇.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2):118-120.

[2] 卢慧敏,柳国斌,樊炜静,等.针刺放血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J].世界中医药,2022,17(6):853-857.

[3] 孙振阳,周芙增,范坤坤,等.射频感应温热疗法消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22,30(1):86-88.

[4] 何志国,张建生,王伟伟,等.血流动力学校正术与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2,28(1):89-92.

[5] 李祥祥,胡俊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不同浓度聚多卡醇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47(3):368-372.

[6] 张明星,周祖邦,杜自忠,等.超声及DSA引导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7):3272-3275,3367.

[7] 陈旭航,梁兰天,吕子山,等.火针刺血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的Meta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9):53-59.

[8] 冰峰,冯银玲,任补元,等. 超声下腔内激光消融联合点式剥脱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3):4511-4515.

[9] 杨广鑫,栾景源,贾子昌.静脉造影和超声联合引导射频闭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1,53(2):332-336.

[10] 黄仁燕,柳国斌.复原通络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临床疗效[J].山东中医杂志,2021,40(6):567-57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