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糖酵解总量的影响
作者: 石昌梅 杨光 李祖月 陆滢雪
【摘要】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糖酵解的总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组织蛋白酶-D(Cath-D)以及糖酵解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24h的疼痛评分、治疗后的VEGF与Cath-D水平、葡萄糖消耗量以及乳酸产生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糖酵解总量,减少细胞侵袭及血管生长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帕瑞昔布钠;糖酵解
基金项目: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灵菌红素通过调控KDM3A/HDAC5/HIF-信号轴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糖酵解水平》(gzwkj2023-137);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基金项目《CircHOMER1/miR-942-5p/DLC1在结直肠癌光动力疗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gzwkj2021-118)
Effect of oxaliplatin and parecoxib sodium combination on totalAmount of glycoly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SHI Changmei, YANG Guang, LI Zuyue, LU Yingxue
Guizhou Danzha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Qiandongnan, Guizhou 557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parecoxib sodium on the total amount of glycolysi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11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l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oxaliplatin combined with parecoxib sodium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pain scores,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cathepsin D (Cath D) and glycolysis 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pain score after 24 hours of surgery,VEGF and Cath-D levels after treatment,glucose consumption and lactate produ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oxaliplatin and parecoxib sodium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total amount of glycoly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nd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reducing cell invasion and vascular growth.
【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 Oxaliplatin; Parecoxib sodium; Glycolysis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疾病,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不存在手术治疗的最佳阶段,为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必须进行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化疗药物,它是一种比较现代化的铂类抗癌药物,其抗肿瘤活性强,体外细胞毒性较广[2]。帕瑞昔布钠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作用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可提高疼痛阈值并产生镇痛效果[1]。本研究选取110例结直肠癌患者,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糖酵解的总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药品、试剂与仪器
注射用亚叶酸钙(Calcium Folinate for Injection)(规格:25mg,国药准字H20044159;生产批号:20201010)由悦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注射用氟尿嘧啶(Fluorouracil for Injection)(规格:0.25g,国药准字H20050511;生产批号:20180719)由西安海欣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注射帕瑞昔布钠(Parecoxib Sodium for Injection)(规格:20mg,国药准字H20193422;生产批号:20191230)由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注射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 for Injection)(规格:50mg,国药准字H20133094;生产批号:20180309)由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VEGF试剂盒由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ath-D试剂盒由温州科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乳酸检测试剂盒由北京普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葡萄糖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凯诗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期间入院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女性20例,男性35例;年龄35~83岁,均龄(55.25±10.24)岁;病理分期:II期32例,Ⅲ期23例。观察组:女性22例,男性33例;年龄33~84岁,均龄(55.51±10.17)岁;病理分期:II期29例,Ⅲ期2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纳入标准:确诊为结直肠癌,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3]中相关诊断:确诊的依据是内窥镜、CT、核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大便习惯改变、腹痛和乏力等临床症状,以及贫血、嗜睡、乏力和地热等全身症状;病理分期为II~Ⅲ期;临床数据完整,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以头低足高截石位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为患者建立气腹,在脐下做一个观察孔,沿左、右麦氏点和左右锁骨中线各做一个手术孔。通过观察孔插入腹腔镜观察患者腹部,以发现器官转移和腹腔内肿瘤组织潴留,并确定肿瘤位置。用棉胶带结扎肿瘤近端肠管和肠系膜。用超声刀剖开腹膜和肠系膜,用钛夹分离并剪断肠系膜下血管,用4号和7号线结扎肿瘤近端血管。释放肠系膜血管,向下牵引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在肿瘤远端约10cm处解剖肠管。在患者下腹部做一个长约3~5cm的切口,抬高切除的肠管,在腹膜外切除距离肿瘤近端10cm的受影响肠管,将腹部的远端肠管回缩并与近端肠管吻合。常规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注射用亚叶酸钙静脉滴注150mg/m2,注射用氟尿嘧啶静脉滴注2h,500mg/ m2,持续滴注6h。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40mg帕瑞昔布钠;术后给予奥沙利铂辅助治疗。在250mL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30mg/m2注射用奥沙利铂,在3h内静脉滴注完毕。
两组均连续治疗45d。
1.4 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术后2h和24h,采用视觉模拟量表[4]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进行评估,总分0~10分,0分:无痛;10分:剧烈疼痛。
组织蛋白酶-D(Cath-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治疗前和治疗7d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mL,离心后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进行测定。
糖酵解相关指标:治疗7d后收集细胞培养基,使用乳酸和葡萄糖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离心后获得上清液,在每个细胞组中测量乳酸的产生量和葡萄糖的消耗量。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术后24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2两组VEGF和Cath-D对比
治疗后,两组VEGF及Cath-D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VEGF及Cat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糖酵解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产生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结论
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产生的刺激会影响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帕瑞昔布钠的镇痛作用在临床被认可,奥沙利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术后化疗药物,是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它通过抑制DNA复制和转录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结直肠癌术后经常复发和转移,大多数患者术后需要辅助化疗,以消除微小转移灶或微小残留灶,提高疗效,改善预后[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术后24h的疼痛、治疗后的VEGF和Cat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时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诱导、术后辅助使用奥沙利铂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有效抑制细胞侵袭、血管生长,降低疼痛评分。原因在于帕瑞昔布钠具有镇痛和抗炎的药理作用,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病理损害[6]。

糖酵解异常活跃是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糖酵解途径被开启,糖酵解过程产生少量能量[7-8]。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产生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帕瑞昔布钠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能够降低糖酵解的总量,抑制其途径,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奥沙利铂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稳定细胞毒副作用,且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诱导麻醉,缩短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奥沙利铂联合帕瑞昔布钠治疗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糖酵解总量,且减少细胞侵袭和血管生长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 李英杰,武云龙,崔健,等.cT4N+期结肠癌新辅助化疗后外科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J].中华肿瘤杂志, 2019, 41(6): 454-459.
[2] 方兴国,杨芳,李红平,等.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疗效及血清VEGF,IL-6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8):4543-454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6):601-625.
[4] 杨彦,谭昌静,杨效东,等.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对VAS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3):222-224.
[5] 高源,池畔,林惠铭,等.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目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9,18(8):773-779.
[6] 杨楠木,周一,李庆军,等.帕瑞昔布钠联合罗哌卡因切口浸润对腹式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8,38(8):953-955.
[7] 李吉平,岳丽玲,张微.糖酵解关键酶及其靶向药物在癌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22, 51(8):18-21,10.
[8] 孙金龙,赵宏波,刘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术前新辅助化疗在结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2):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