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 张艳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0

【摘要】目的:观察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2019年10月—2023年1月)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疼痛护理)和观察组(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病情恢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踝部骨折;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management based on active pain nursing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s after surgery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aic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Taicang, Jiangsu 215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ain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active pain nursing assessment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after ankle fracture surgery.Methods:80 patients with ankle fracture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October2019to January202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pain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pain management based on active pain nursing assessment),with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nursing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pain scor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comfort score,ankle joint function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pain management measures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active pain care in the care of patients after ankle fracture surgery can help relieve patients’ pain,promote ankle joint function recovery,and have a significant recovery effecton disease.

【Key Words】Ankle fracture; Assessment of active pain care; Pain scor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klejoint function score

踝部骨折属于骨折疾病中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症型,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高空坠落、跌倒所致,患者最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为疼痛,在临床中给予患者有效的疼痛管理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活动性疼痛作为踝部骨折患者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疼痛主要表现在深呼吸、下床行走、关节功能锻炼及有效咳嗽等方面,若是在术后能够参与到相关的功能活动中来,将有助于预防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患者病情康复效果突出[2]。在以往患者疼痛护理中主要是采用静息性疼痛数字疼痛评价量表评估方法,但难以反映出患者活动时的疼痛程度,从而不能为疼痛护理工作的实施及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3]。有相关的医学专家学者提出,在踝部骨折患者术后实施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措施能够直观地反映和评估出患者活动时的疼痛程度,将能够为止痛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止痛效果显著[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3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4.02±2.44)岁;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3.45±2.5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护理,静息性疼痛数字疼痛评价量表评估方法,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评估时,以静息性NRS评分标准为依据,在评估时要求患者应保持静卧状态,每4h评估1次,以NRS评分结果为镇痛处理依据。在对骨折手术患者的活动性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时主要是采用FAS评分法进行评估,每日2次。

1.2.2 观察组实施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疼痛评估依据为静息性NRS评分及活动时FAS评分为疼痛评估依据,并做好以下几方面措施:(1)培训:所有的护理人员均需要参与到静息性疼痛及活动性疼痛评估中来,并详细介绍上述两种疼痛措施的概念、生理机制、疼痛产生的原因等,以此来增强患者对活动性疼痛评估方法的进一步认知和了解。(2)评估干预:评估指标包括静息性疼痛及活动性疼痛两种,分别使用FAS及NRS评分法进行评估,每日的评估次数控制在2次,要求患者在评估期间需要保持静息状态。疼痛控制目标为:FAS≤B级,NRS评分≤4分。若评估结果显示FAS为A级,并且NRS为>4分时,护理人员需要将此结果立即向医生进行告知,以便能够对患者实施镇痛处理,确保能够满足疼痛控制目标要求。当NRS评分为0~3分时,建议给予患者非甾体类止痛药;当NRS评分为4~7分,建议给予患者弱阿片类止痛药物;当NRS评分为8~10分,建议给予患者强阿片类止痛药。与此同时,在对患者实施镇痛处理期间,护理人员可抚摸患者的肩膀,对患者进行肢体抚触,并运用语言来给予患者鼓励,为了能够舒缓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可以为患者播放一些喜欢的音乐,以此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加强对患者实施心理上的干预及支持,关心患者,有助于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以使患者的疼痛感得以明显缓解。

1.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使用VAS(视觉模拟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感越强。生存质量评分,使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简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舒适度评分用GCQ(舒适状况)量表进行评估,分值范围为0~100分,其中,低度舒适≤60分,中度舒适61~80分,高度舒适81~100分[5]。(2)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是运用Kofoed量表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越好。(3)并发症发生率。(4)护理满意度,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非常满意(70~100分)、一般满意(40~69分)、不满意(<4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

2.2 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评分 护理后,观察组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3

2.4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踝部骨折患者的共性就是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在接受疾病治疗期间所实施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法,但是由于患者在患病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经过对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可以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而能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加快进行功能性活动,促进其早日康复[6]。以往临床上多采用NRS来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感受,这种评估方式只能评估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疼痛程度,导致患者的真实疼痛感无法展现出来,因此,该种疼痛评估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与此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疼痛效果及疼痛管理质量造成比较大的影响[7]。当踝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为了确保患者的身体状态得以尽快恢复,应给予患者翻身、下床活动、环节锻炼等指导,这些都是患者必须在术后需要经历的。当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在参与活动时,机体会出现极大的疼痛感,因此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舒适性,导致患者出现极大的不适感[8]。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是一种主客观评估疼痛方式,可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患者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疼痛性质,明显缩短下床时间,有助于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出院。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及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可知,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措施具有可行性,疼痛护理工作效果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护理工作在实施及开展期间通过对患者的功能活动受疼痛影响情况进行评估的方式来观察患者的疼痛症状,弥补了静息性疼痛数字疼痛评价量表评估方法的弊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下床时间,可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参与到早期功能锻炼中去,疾病康复效果突出,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病情恢复效果显著。

以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在踝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4

参考文献

[1] 黄春梅,白杨,管凤珍.活动性疼痛评估及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8,8(30):265-266.

[2] 张富云.术后疼痛护理评分与患者静息及活动性疼痛自评结果的比较[J].饮食保健,2021(39):226-227.

[3] 张莉,罗晓云,宋俊利,等.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掌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8,17(4):57-59.

[4] 张贵萍.疼痛管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2,8(36):252-256.

[5] 张云芳,黄志望,罗菲菲.疼痛管理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中的疗效[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0,25(1):89-90.

[6] 王淑芳.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掌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中的护理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22,30(5):62-64.

[7] 许倩,藏磊,张巧红,等.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4):490-493.

[8] 周立健,高晓伟,李春江,等.术后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在掌骨粉碎性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指导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20(25):24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