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 朱梦婷 曹敏 王玥 马明霞

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0

【摘要】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ACD)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90例老年ACD介入治疗患者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老年ACD介入治疗患者不良情绪。

【关键词】心理护理;放松训练;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负性情绪;睡眠质量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

ZHU Mengting, CAO Min, WANG Yue, MA MingXia

No.901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Joint Logistics Support Force, Hefei, Anhui 23003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on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CD) undergoing interventional therapy.Methods: 90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D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April 2021 were selected as an example.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45 c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On this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care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and sleep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laxation training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ad mood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D intervention.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Relax training;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senil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egative emotion; Sleep quality

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冠心病(ACD)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渐上升,主要由于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进而出现胸痛症状,对其生命质量存在一定影响[1]。ACD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逐渐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如乏力、心前不适等,若不及时治疗,加重病情发展,引起心脏病[2]。目前临床多采取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由于老年人群机体器官功能逐渐减退,适应能力较差,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降低术后效果[3]。因此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缓解术前带来的不良情绪,促进介入治疗的有序完成。心理干预能显著稳定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放松训练在治疗患者不良情绪方面得到广泛开展,利于提高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4]。本研究分析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ACD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90例老年ACD介入治疗患者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5岁~79岁,平均年龄(67.52±2.14)岁,病情时间1年~10年,平均时间(5.24±0.84)年;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55岁~80岁,平均年龄(69.24±2.03)岁,病情时间1年~11年,平均时间(5.47±0.93)年。两组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条件

入选标准:(1)患者意识清晰,知晓此次研究内容;(2)依从性较好者,并自愿接受该研究;(3)生命体征平稳;(4)无精神类疾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吞咽功能障碍者;(2)存在认知障碍者;(3)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4)临床资料缺失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相关内容,密切监测患者情绪变化,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给予缓解,同时给予用药、饮食等干预措施。观察组另采取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护理。①认知疗法。告知患者ACD疾病相关知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讲解行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引导患者家属做好治疗后分散患者注意力等问题,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②支持性心理干预。采用热情的态度接待和交流,以消除其陌生感,结合患者心理状况,告知患者疾病常规知识及其必要性和相关护理细则,帮其做好心理建设,告知产生不良情绪的危害,给予鼓励、关心,对于存在异常情况者,注意诱发因素,避免诱因再次出现时,影响患者情绪,必要时对患者采用讲故事、短视频等方法缓解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对于紧张、恐慌情绪者,采用鼓励和温柔的态度安抚其情绪,提高治愈的信心;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讲解,对其一对一的详细说明,极大程度上获取家属和患者的理解和认同,提高家属配合度。③行为矫正疗法。结合患者宣教护理保健与健康教育相关知识,降低患者不良行为和习惯,为患者创造较高的标准生活质量。(2)放松训练。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采用聆听音乐法、深呼吸训练和渐进松弛法,通过反复学习和训练,掌握放松要领。首次治疗由治疗师指导,对患者讲解放松训练的内容,在操作时,治疗师可依据患者喜好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以唤起患者美好回忆,并反复训练,2次/d~3次/d,15min/次~30min/次,同时帮助患者调节自身情绪及生活活动,以改善其身心状态。

1.4 观察指标

(1)负性情绪。选取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焦虑程度,采用5级评分法,评分标准:正常<7分,可能存在焦虑7分~14分,存在焦虑15分~21分,明显焦虑>21分。选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评分标准:正常<7分,可能存在抑郁7分~16分,17分~23分为存在抑郁症,≥24分严重抑郁症。(2)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有18个条目组成7个因子,按0分 ~3分表示由无困难到非常困难,累计得分为总分,得分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1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老年ACD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较差,用药情况较为复杂,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5]。研究显示,焦虑、抑郁等情绪易引起患者出现应激反应,这些不良情绪易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出现一系列生理病理性等改变,进而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事件发生[6]。因此需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情绪稳定。本研究选取90例老年ACD介入治疗患者,对比分析两种干预方法,旨在为临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主要关注治疗效果,忽略患者心理、生理等问题,进而降低护理效果。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护理方式,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入院后和住院期间进行分阶段干预,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稳定其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放松训练通过一种对身体的主动放松提高患者对体内控制能力,进而使身心得到进一步放松。本研究观察组采用这一干预方法,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ACD介入治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艳林,李毅,马瑞,等.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2020, 15(2):178-182.

[2] 杨鲲,朱佳佳,刘文娴.嗜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8):865-869.

[3] 马元良,徐娜,尹春琳,等.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同期和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对 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2,45(1):6-13

[4] 胡艳,张川莉,卢丹.放松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极期疼痛和焦虑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3):315-319.

[5] 雷群芳.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自护技能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202-1204.

[6] 屈莫,薛嵛丹.心理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2):318-31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