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 马小燕 马哲
【摘要】目的:评价乳房病变予以乳腺包块穿刺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2018年7月—2021年7月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采用乳腺包块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乳腺肿块切除病理活体组织检查(金标准),对于乳腺包块穿刺标本检查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穿刺取材工作,并且在穿刺后尚未出现局部出血、感染等不良症状;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中,经肿块切除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可发现存在24例良性肿块(40.00%)、36例为恶性肿块(60.00%),经乳腺包块穿刺检查后发现,良性肿块检出例数为24例,检出率为100.00%,恶性肿块检出例数为34例,检出率为94.44%,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疾病进行诊断时,选择乳腺包块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作为诊断方式,能够对疾病的性质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并且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诊断准确性,可为患者的治疗给予可靠的信息支持。
【关键词】乳腺包块;病理检查;穿刺标本;诊断结果
In vivo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diagnosis of breast mass puncture specimens
MA Xiaoyan, MA Zhe
Shihezi people’s Hospital,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clinical value of breast mass puncture for breast lesions weree valuated.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0 patients with breast lesion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ly 2021 as the research object,all patients underwent biopsy of breast mass puncture specimens and pathological biopsy of breast mass resection(gold standard),to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breast mass puncture specimen inspection.Results:All patients actively cooperated with the medical staff to complete the puncture collection work,and there were no adverse symptoms such as local bleeding and infection after puncture;Among the 60 patients who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24 cases of benign masses(40.00%)and 36 cases of malignant masses(60.00%)were found by mass resection pathological biopsy.After breast mass puncture examination,it was found that 24 cases of benign masses were detected,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100.00%, and 34 cases of malignant masses were detected,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94.44%,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two inspection methods(P>0.05).Conclusion:When diagnosing breast diseases,the pathological biopsy of breast mass puncture specimens is selected as the diagnostic method,which can more accurately judge the nature of the disease,and has a high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accuracy,which can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suppor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Key Words】Breast mass;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Puncture specimen; Diagnosis result
现今,乳腺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人数不断的增多,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1]。此疾病主要可发生于乳腺乳头、腺体、淋巴等组织,主要疾病可包括乳腺癌、乳腺增生等不同类型。若患者出现乳腺炎症,则可能会伴有寒战、发热、乳腺内存在结节等情况;若属于良性肿物,则肿物会伴有压痛症状,表面较为光滑、活动度好,生长速度缓慢;但是若为恶性肿瘤,则可能存在结节边界不明显、表面粗糙等情况,与四周组织可出现明显的粘连,并且还会影响皮肤及乳头,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2-3]。尽早地对患者乳腺疾病性质进行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数据支持。现目前,临床上主要将MRI、彩超等作为乳腺包块的主要诊断方式,但是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形成严重伤害,因而推广难度较大;所以需要选择更安全的诊断方式。本文就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与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2018年7月—2021年7月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45±1.22)岁,病程1~24个月,平均病程(11.40±0.72)个月。入院后,存在月经周期紊乱13例、乳房疼痛25例、乳头溢乳16例、肿大淋巴结6例。纳入标准:患者对于本研究进行详细的了解,并自愿接受乳房包块穿刺活检。排除标准:①存在乳房穿刺禁忌证、凝血障碍或者机体感染的患者;②由于自身存在认知异常或精神疾病而无法积极配合诊断工作的患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包块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穿刺活检诊断步骤:首先在穿刺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状况、病史等进行关注,确定最合适的穿刺部位并进行标记,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随后运用自动活检枪,对于乳腺包块的各区域展开穿刺取材工作,随后将取得的标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内进行固定(10%),采用石蜡包埋后制成石蜡切片,每片标本厚度控制在4~5μm,随后进行HE染色,并且利用光学显微镜展开观察,若标本诊断为恶性肿瘤,则需要再次实施SP法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肿块切除病理检查:利用手术将患者乳房组织进行切开并获取标本,术后作病理检查工作,标本操作方式与活检相同。
1.3 效果判定
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中,经肿块切除检查可发现存在24例良性肿块(40.00%)、36例为恶性肿块(60.00%),经肿块穿刺检查后发现,良性肿块检出例数为24例,检出率为100.00%,恶性肿块检出例数为34例,检出率为94.44%,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乳房是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同时乳房在受到激素影响作用较大;若出现激素变化情况,则可能会导致乳房发生异常变化。在对于乳腺疾病进行预防时,可通过给予硒元素补充从而达到强化细胞抗氧化能力,对于内分泌及新陈代谢进行调节,从而让机体毒素排出体外。由于乳腺疾病类型较多,在对于不同时期、症状不同的乳腺疾病采取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若在患者患病早期未加以重视而就医治疗,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并出现恶化情况,对于患者的机体健康状况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一般情况下,在予以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后,能够让病情较轻的良性肿瘤患者病情得到恢复。
近年来,由于受到生活及工作双重压力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女性群体生命安全的主要恶性肿瘤疾病。大多数患者在入院治疗时,主要的症状为乳腺肿块,而针对肿块性质进行诊断时,超声作为高效诊断方式,能够更快速地进行辨别,并且能够更加清楚地关注病灶组织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作为有效诊断方式之一。但是就病症表现不明显、病理复杂性较高的患者进行诊断时,若予以单一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诊断,则会导致误诊、漏诊情况出现,并且还可能与其他乳腺疾病所混淆,极可能延误治疗最佳时机。
穿刺标本活检诊断方式在临床上的诊断准确性高,同时其具有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小,效果显著的作用,操作方式较为简便,能够确保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同时还能避免恶性肿瘤出现医源性扩散情况;并且还能对穿刺进针部位进行动态化关注,可有效地避免出现盲穿的弊端,对于提升病例阳性检出率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与研究的60例患者中,经肿块切除检查可发现存在24例良性肿块(40.00%)、36例为恶性肿块(60.00%),经肿块穿刺检查后发现,良性肿块检出例数为24例,检出率为100.00%,恶性肿块检出例数为34例,检出率为94.44%,两种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与金标准进行比对时,肿块穿刺检查检出准确率与其差异小,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方式。
综上,在对于乳腺疾病予以肿块穿刺检查,能够对疾病性质等情况进行分辨,为患者治疗给予可靠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运昌,张周龙,姚俊东,等.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BI-RADS4类肿块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9,35(5):402-404.
[2] 闫虹,李响,程慧芳,等.S-Detect技术应用于超声诊断乳腺包块的影响因素及与超声医师联合诊断的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0,31(1):24-29.
[3] 李静.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病理活体组织检查与诊断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