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观察分析

作者: 陈珣

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观察分析0

【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方法:选入样本80例,均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入样本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一般资料对比后分别予以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MMP-9。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高,且指标之间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MMP-9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总结分析患者的NIHSS评分与MMP-9,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低,互相之间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神经功能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CHEN Xu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Fourth Hospital of Changsha, Changsha, Hunan 410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A total of 80 samples, all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they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The samples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by double-blind method,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After the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and craniotomy for hematoma evacuation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NIHSS score and MMP-9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between the indicators was significant(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IHSS scores and MMP-9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 and MMP-9 of the pati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was meaningful (P<0.05).Conclusion: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s effective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which can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Therapeutic effect; Neurological function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之一,这一并发症比较严重,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躁动、嗜睡、剧烈疼痛等,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群体当中。根据临床相关统计表明:大多数患者在发生脑出血之前都没有特别征兆,一半左右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症状,这一疾病早期比较常见基底节出血、内囊出血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患者发生偏瘫,重症患者则会因意识模糊陷入昏迷[1]。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进展引起不良后果,因此临床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去骨瓣减压术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比较常用于外伤性脑水肿等疾病当中,将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也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本文主要分析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去骨瓣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截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80例,样本需接受对比分析,首先经双盲法分组,不同组别需应用不同治疗方法,分别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8.46±3.04)岁;参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8.02±3.42)岁。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医学诊断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疾病;②患者知情研究内容,并与我院签署相关协议书;③经GCS评分评估分值在5~14分之间;④患者均符合相应的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因脑外伤引起的脑出血疾病者;③临床资料不齐全,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具体操作步骤为:患者取平卧位,患侧朝上,将患者的血压水平稳定在180/120mmHg左右,术前患者接受CT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定位病灶,予以马蹄形切口,将颅骨咬除,并将皮层电凝切开,经颞中回前中部入路,进入深度约为5cm左右,进行血肿清除,在操作过程中尽量不要损伤患者的血肿壁,确定清除血肿之后需要再次应用电凝止血,并在血肿腔当中留置引流管,手术完毕之后关颅,常规缝合切口。

1.2.2 实验组患者接受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具体内容为:在上述开颅血肿清除术基础上开展手术,体位与血压维持情况均同参照组一致,切口部位选择颅骨颞窝下部比较薄弱部位,予以骨瓣减压术,咬除部分蝶骨脊,骨瓣大小维持在10cm×8cm,将硬脑膜剪开之后应用显微镜将血肿清除,可通过压迫止血或应用电凝棒进行止血,血肿清除完毕之后适当调整患者的血压水平,将其控制在140/90mmHg之间,观察止血情况,彻底止血之后置入14号引流管,并置入人工硬脑膜,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关颅。

1.3 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MMP-9。治疗效果:经NIHSS评分进行评定,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完全消失,NIHSS评分降低90%及以上则为优;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有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75%及以上则为良;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有所改善,NIHSS评分降低30%及以上则为可;患者经治疗后并未达到上述标准则为差,最终治疗效果为优率+良率+可率。NIHSS评分:可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总分为58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MMP-9:评估患者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可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这一水平的正常值为75~118.5ng/mL。

1.4 统计学方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与MMP-9水平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MMP-9水平,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MMP-9水平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观察分析1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临床相关资料显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也有所上升,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进展。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有较高致残率与致死率,一旦发作就会损伤局部脑神经,引起偏瘫等不良症状,随着脑部血肿体积越来越大,颅内压也会逐渐上升,血液毒性会引起血肿周围水肿,进一步加重脑内组织损伤,为此在治疗中应该要及时将脑内血肿进行清除,预防脑内组织持续被损伤[3]。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高(P<0.05)。究其原因:目前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比较常见的手术措施为开颅血肿清除术,但是这一手术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脑部血肿清除方法,在骨瓣存在情况下,迅速提升颅内压可能会引起颅内再次出血,疾病预后存在较大风险,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相比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来说,去骨瓣减压术能进一步降低颅内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去骨瓣减压术能够切开患者骨瓣,同时利用显微镜的应用充分观察到血肿情况以及周围组织情况,也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除去骨瓣,适当增大患者颅内容量,缓解脑部组织压力。另外,在研究中也表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MMP-9水平均比参照组低(P<0.05)。在骨瓣减压术应用过程中,重点在于减轻患者的颅内压,从而减轻患者脑部损伤情况;手术实施并不单纯将脑内血肿进行清除,还能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5]。这一结果也表明去骨瓣减压术的应用能减少组织继续损伤,应用价值比较高。

将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操作空间,进一步降低颅内血肿残留,但是由于去骨瓣减压术在操作期间需要应用摆锯将颅骨进行切割,容易对患者的脑膜以及大脑功能区产生不良影响,部分患者也会因积液的发生导致双侧脑压不平衡等情况,甚至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连续脑出血情况,风险比较高,影响到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疾病预后情况[6]。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受到颅内血肿影响,常常出现MMP-9水平异常上升情况,经手术之后MMP-9水平有所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较高,说明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减轻血肿对脑室产生的压迫感,预防颅内压过度上升进一步加重脑水肿,对血脑屏障有保护作用,也能防止血管受压,有助于静脉回流,重建脑部血流灌注,减轻脑部组织损伤。另外,在去骨瓣减压术应用期间应该注意的是:其创伤面积相对较大,如果患者的血肿量超过50mL,中线偏倚超过1cm时应该要将手术重心转移为“充分减压”当中,其原因在于血肿量过大时比较容易进入第三脑室当中,从而提升其颅内压,破坏内稳态,也会给重要神经组织造成较大损害,而将手术重心转移到“充分减压”中后,就能有效预防颅内再出血的发生,预防继发性损伤[7]。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能提升患者手术效果,但在手术期间应该要注意提升手术操作技巧,进一步控制患者的颅内压,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29):70-73.

[2] 梁广.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学,2021,45(19): 2066-2067.

[3] 孟天水,朱瑞芳.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的有效性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128-3130.

[4] 周朝阳,仓艳燕.翼点入路经侧裂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实用临床医学,2020, 21(12):21-23,39.

[5] 高长彬.评价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J].系统医学,2020, 5(8):25-27.

[6] 禚明,朱建,颜秀侠,等.颅脑彩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224-228.

[7] 赵中原,夏鸣.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3):33-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