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手术后如何预防便秘
作者: 田蕾
骨外科手术后,病人通常得在床上躺一阵子,慢慢恢复身体,很多人会遇到便秘这个麻烦。便秘不仅让人肚子胀、肚子疼,还可能拖慢康复进度。所以,知道手术后怎么预防便秘特别重要。
为啥会便秘
1.手术后,病人得躺很久,活动量少了,肠道蠕动就慢了。粪便在肠子里待太久,水分被吸干,变得干硬,排便就困难了。
2.手术后,饮食也会变。有的病人因为不舒服或者医生建议,吃得少了,特别是膳食纤维不够。膳食纤维能让粪便体积增大,帮助肠道蠕动。少了它,肠道蠕动就弱了,便秘就容易找上门。
3.手术时用的麻醉药,还有手术后为了止痛、预防感染用的药,都可能让肠道功能受影响。比如,某些止痛药会让肠道蠕动变慢,影响消化和排便。
4.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个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打击,术后可能会焦虑、紧张、害怕。这些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对肠道的控制,让肠道功能乱套,便秘就来了。
吃对了,便秘不找你
多吃点含纤维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芹菜、西兰花等)、水果(香蕉、苹果、梨等)、全谷物(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豆类(黑豆、红豆、绿豆等)。膳食纤维能吸水,让便便软软的,好排出来。建议每天吃25到30克膳食纤维。比如,早餐来碗燕麦粥,再加根香蕉;午餐和晚餐多吃点蔬菜,保证每顿饭一半是蔬菜。
喝水也很重要,能保持便便湿润,排起来轻松。病人术后每天要喝1500到2000毫升水,可以分几次喝,别一次喝太多,免得给肾脏添负担。除了白开水,淡茶水也可以,但咖啡和酒精饮料就别喝了,它们会让你身体缺水,便秘更严重。
要少吃多餐,定时吃饭,别吃太撑。这样能让肠道规律工作,帮助消化吸收。还要注意饮食搭配,粗粮细粮都吃,比如玉米、大米,丰富饮食,让肠道动起来。
动一动,肠子也开心
身体允许的话,术后要尽早开始床上活动。比如翻身、抬腿、屈膝这些简单动作,每个动作做5到10次,一天做3到4组。这些活动能让全身血液循环,包括肠道,刺激肠道蠕动。
身体恢复了,活动量可以慢慢增加,比如坐起来、站床边、走几步。开始时别太久,先5到10分钟,一天2到3次,然后根据身体情况慢慢增加时间和频率。走路时要稳,别摔了。适当的活动不仅防便秘,还能增强抵抗力,帮助术后恢复。
家属可以每天帮病人按摩肚子,帮助肠道蠕动。按摩时,病人躺平,放松肚子,操作者搓热双手,放在病人肚子上,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每次10到15分钟,一天2到3次。按摩能刺激肠道,让肠道蠕动得更好,帮助排便。
让定时排便成为日常好习惯
手术后的小伙伴们,得努力养成每天定时蹲坑的好习惯!比如,早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时肠道最活跃,容易想上厕所。就算没感觉,也得坐马桶上待会儿,慢慢培养出排便的感觉。坚持下去,肠道就会在固定时间里蠕动起来,排便自然就顺畅啦!
还有,一旦有想上厕所的感觉,千万别憋着,赶紧去解决。憋着憋着,大便就会变得干硬,便秘就找上门了。而且,老憋着还可能打乱肠道的正常节奏,让肠道功能乱七八糟,便秘就更严重了。
厕所环境也得弄得舒舒服服的,保持干净、通风,给咱们一个放松的排便空间。厕所里可以放防滑垫、扶手,方便起身坐下!对于那些不习惯坐便器的朋友们,便盆加软垫子,舒服又贴心。
心理调节和药物帮忙
手术后可能会焦虑、抑郁,这些情绪对肠道可不好。家人和医护人员要和病人多聊聊天,打打气,鼓励病人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病人自己也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看看电视,放松放松,保持好心情,这样有助于预防便秘。
如果病人已经努力调整饮食、多运动、培养好排便习惯,但便秘还是不请自来,那可能得在医生指导下用点药物帮忙了。比如,开塞露能润滑肠道,刺激肠壁,帮助排便,适合临时解决问题。如果便秘比较严重,医生可能会开一些缓泻剂,比如乳果糖口服溶液,但记得不能长期依赖药物,以免影响肠道的正常工作。
手术后预防便秘,需要病人、家人和医护人员一起努力,从饮食、运动、排便习惯、心理调节等多方面下手,采取全面措施。早点预防,早点干预,便秘就能少来烦咱们,术后生活品质也能提高,身体恢复得更快。在恢复期间,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便秘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好让医生帮忙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是预防便秘的关键。手术后,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来帮助恢复,同时,水分可以帮助软化大便,使其更容易通过肠道。因此,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脱水,反而加重便秘。定时排便也是培养良好排便习惯的一部分。可以尝试每天在固定时间去厕所,比如饭后,因为进食会刺激肠道活动。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厕所里坐几分钟,让身体习惯这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逐渐适应这个新的排便时间。
如果便秘问题持续存在,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如腹部按摩或使用生物反馈疗法来帮助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记住,预防和治疗便秘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