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作者: 郑扬

手术室作为医院开展手术治疗、高危护理操作集中、抢救危重患者的一个重要部门,因其环境密闭,护理工作繁重,以及是挥发性麻醉剂和化学制剂污染、病毒污染的高危区,使得手术室护士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已知明确的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涉及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理及心理危害等方面,为尽可能降低这些危险因素对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要求手术室护士必须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

(一)物理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面临的物理危害因素主要体现于仪器设备噪音危害、射线危害等方面,其中,长期受噪音影响,会让手术室护士感到焦虑、烦躁,影响其工作开展;射线危害体现于在手术室中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射线,使得护士面临致癌或致畸的风险。

(二)化学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面临的化学危害因素主要体现于麻醉气体吸入危害、化学消毒剂使用危害等方面,其中,麻醉气体吸入会对护士身体脏器构成一定危害,致使其淋巴肿瘤发病率升高;化学消毒剂会对护士呼吸道、皮肤构成一定危害,甚至会令接触者出现慢性呼吸道疾病、肺水肿、肺癌等病症。

(三)生理及心理危害因素

手术室护士工作任务繁重、节奏紧凑,一系列手术工作具有高强度性、无规律性、高危性等特征,长期处于该种工作环境下,会让护士出现各种生理、心理健康问题。

手术室护士应如何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一)对物理危害的自身防护

一方面,应合理控制手术室仪器设备音量,对仪器设备开展专门管理,并适时对仪器设备予以检修,以及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另一方面,为减少射线危害,手术室护士应当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如在拍片过程中应当穿戴好护目镜、铅衣、含铅围脖等。

(二)对化学危害的自身防护

手术室护士应当保证手术室空气新鲜、流通,有效掌握各类药物的性能,佩戴好防护手套后方可解除消毒剂。同时,借助排气管对麻醉气体予以排除,尽可能减少手术室内的麻醉气体浓度。

(三)对生理及心理危害的自身防护

营造良好的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室护士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同时,提高对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严格落实手术室相关管理制度。另外,还要注重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确保自身能够很好地适应手术室工作。

总之,鉴于手术室的特殊工作环境,使得手术室护士面临一系列职业危害因素,对此,手术室护士必须要予以足够重视,充分了解各种危害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职业危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