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血压盯上青年人,千万别不当回事

作者: 章妍

当高血压盯上青年人,千万别不当回事0

现如今,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青年人也不幸中招。正确识病、防病不容忽视。

青年人发病率逐年增加

青年人高血压主要指的是患者未满35岁,出现长期血压异常状态的情况。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血压高于正常范围(通常是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多次测量确认后,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近年来,我国青年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主要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率上升等有一定关系,比如,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而患上了高血压。

控制不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不控制高血压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动脉硬化加剧,增加心脏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此外,若青年时期的高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便会增加其在未来中老年时期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影响长期生活质量。

不良生活方式是主要发病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饮食、运动、压力)是青年人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三餐蔬菜水果过少;缺乏运动或久坐不动;长期面对高压力的生活工作环境等,都会导致青年群体患上高血压。除此之外,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青年人,其患病风险也会显著升高,从现代临床医学角度解释,就是遗传因素会影响血压调节系统的功能,继而使得一些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

积极预防至关重要

1.转变生活模式

对于青年人高血压,应健康饮食,减少盐分和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消费;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控制好自己的体重,是预防、管理高血压的必要举措。尤其是超重、肥胖的青少年,减轻体重对降低高血压风险尤为重要。

2.健康教育

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青年人群体的健康意识,也是降低青年高血压发病率的基础手段。

3.医疗干预

已经确诊高血压的青年人,要按照医嘱正确用药,以控制血压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药物治疗过程更要密切监测治疗效果,一旦出现副作用,第一时间告知医生,尽快处理,不可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这些措施可帮助青年人有效预防和管理高血压,改善其健康水平,同时提高生活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