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患者预防尿毒症,需要做好这些事
作者: 史珂欣慢性肾炎是一种隐匿性较强的疾病,如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那么,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又该如何避免尿毒症的发生?
得了慢性肾炎该怎么办
1.尽早治疗
慢性肾炎不能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有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所以在发现慢性肾炎后需要尽早治疗和干预,以降低这一疾病的危害。
2.预防并发症
发生慢性肾炎后,患者的免疫力可能会降低,容易出现诸多不良现象,包括感冒、感染等,所以为减轻或者降低感染,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和身体调理,以提高免疫力。同时慢性肾炎的产生与高血压、高血糖管理效果不佳有关,所以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管理血糖和血压,以降低对肾功能的影响。同时慢性肾炎患者还会出现水肿等现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理。
3.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很多慢性肾炎患者会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血压和血脂高等现象,这些现象不能尽早干预和管理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发现这些症状后要及时管理,以降低发展为尿毒症的风险。
远离尿毒症,牢记五件事
慢性肾炎患者如何保养才能避免发展成尿毒症?具体措施如下:
1.改变饮食
饮食管理在慢性肾炎患者的疾病管理中非常重要,需要特别重视。要注意低盐、低蛋白质饮食,并注意减少高盐食物和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限制饮食中的磷和钾含量。对部分轻、中度氮质血症患者要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防止尿素氮升高。
2.保持水分摄入
喝足够的水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对控制病情很有助益。但是对于一些有明显水肿的患者要注意水摄入量的控制,避免加剧水肿现象。
3.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炎进展的常见原因,高血压和高血糖状态会持续加剧肾脏的损伤,所以在疾病管理和保养中要注意控制血糖和血压,以降低对肾脏的损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结合监测能够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支持。
4.定期检查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包括检测尿液、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肾脏问题并干预,可避免发展为尿毒症。
5.积极处理压力
在疾病管理中,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期压力,以减轻肾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