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也是一种伤害!

作者: 李蕙君

“包办”也是一种伤害!0

我和丈夫感情不好,如果不是为儿子,早就离婚了。我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儿子身上,这些年我很累、很累。好不容易盼到儿子考上名牌大学,我终于松了口气,可没想到孩子上到大二就得了重度抑郁症退学了。接受不了,二十年全身心的付出,竟是这种结果!青岛:吴程

每一位家长都很爱孩子,为了孩子情愿倾其所有,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然而,过度的“包办”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被“包办”的孩子“不幸福”

家长们总是在操心孩子的安全——身体安全、心理安全、经济安全、学业安全、婚姻安全,一些家长甚至把自我都放弃了,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可家长的过度保护对孩子真的就好吗?

心理专家认为,包办型的家长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管理、同理心、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韧性和耐心的能力。如果家长总是让孩子处在安全、满足的环境中,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焦虑、更厌恶风险和挑战。也有不少研究证据显示,包办型教育不利于提升孩子的幸福感,更不利于心理韧性的培养。研究人员发现,在包办型父母的教育下,孩子的执行力更差,他们更难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也更有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症),抑郁水平也更高。

“为你好”让孩子很烦

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的“包办”家长,他们的“为你好”,让孩子很烦。家长努力保护孩子免受任何形式的失败和伤痛。但是过度保护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它会让孩子们失去塑造自己的人生所需的意志力和个性。

类型一:清扫型的家长

无论什么事情都会亲力亲为,帮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希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永远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比如明明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唯恐孩子会被累到又怕受伤,会时时刻刻守护在身边帮助他们。

类型二:直升机家长

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家长都想知晓,控制着孩子的一切,有的孩子已经上初中甚至高中了,还没有一点点自己的独立空间。想写个日记,家长都会偷偷去看。这种父母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把孩子的一切都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

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能让他成为被动接受者。只有孩子掌握了做事情的主动权,他才有思考、探究的能力。

1.学会旁观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飞速出面解决。不要在第一时间帮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自己先搞清楚状况,并且找到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学会倾听

你需要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并且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而你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提问帮孩子表达清楚自己的看法,而不要武断地进行评判。

3.允许失败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客观地评价失败的原因、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和孩子共同寻找进步和提升的方法。

上一篇: 菊花水热敷消“针眼”
下一篇: 心语茶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