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尿剂的同时最好补点钾
作者: 于荷
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中改善症状的非常重要的药物,所以它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服利尿剂后可能有这些影响
●本刊记者:利尿剂有什么副作用吗?
○孙宏涛:像大部分药物一样,利尿剂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
电解质紊乱。在患者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通常称“速尿”)时较常见,如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
糖耐量减低。其原因可能与抑制胰岛素释放有关,可引起血糖升高、尿糖阳性,一般患者停药后可恢复,但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使原有糖尿病加重。
直立性低血压或血压下降。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时可见直立性低血压或休克,常见于老年人、血容量不足、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或大剂量静脉应用袢利尿剂的情况下。
高尿酸血症。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常称“双克尿”)能引起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发作,高钙血症时用该药,可引起肾结石。由于通常无关节疼痛,高尿酸血症易被忽视。因此,应定期测定血尿酸水平。
脂质代谢紊乱。噻嗪类利尿剂可使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促进动脉硬化的可能。
消化系统。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胰腺炎等较少见。长期应用还可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要严格限制摄入水量
●本刊记者:利尿剂在很多老百姓眼中会是增加尿量的,多喝水是不是也一样?
○孙宏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应维持尿量在2000毫升/日,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维持在3000毫升/日。不能靠多喝水来增加尿量,因为出入量是心力衰竭治疗关注的焦点,同样是负平衡,一天入4000毫升、尿4500毫升,与一天入1000毫升,尿1500毫升,是有区别的。喝进去的水都需要经过心脏,入太多,即使全部又出来了,一样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而且单纯一次性多喝水,反倒使更多的水迅速进入血液而升高血压,严重时或可引发“水中毒”。所以,利尿治疗不光要会用利尿剂,更要严格限水,入量控制好了,比利尿更管用。
饮食多吃富含钾的食物
●本刊记者:很多患者发现,服用利尿药的同时医生还让补钾,这是为什么?
○孙宏涛:大部分心衰患者在服用利尿剂利尿的同时,也会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果利尿剂应用过度还可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等情况的发生。而且低钾血症容易导致心律不齐,严重者甚至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医生一般会给患者直接开具保钾利尿剂或增加钾补充剂。除外,饮食上也应多加注意,平时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橙子、菌类、紫菜、银耳、黄豆和桂圆等,以保持电解质平衡。
专家支持/孙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