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一种药,能帮我们变聪明吗?

作者: 罗大伦 香薷

真有一种药,能帮我们变聪明吗?0

很多人都喜欢在家中养绿植,我也喜欢。

它长长的藤蔓,翠绿的枝叶所散发出的旺盛生机,总能给沉闷的家居环境增添一抹清爽,似乎也能够抚平很多烦闷的坏情绪。

古代文人也养植物,书房内也会有翠绿点缀,就像那遇石而生沾水而活的“石菖蒲”,它就是书架案台上的常客,无泥也可生,洒脱又随性。《本草纲目》中甚至还有每日取石菖蒲叶片上凝结的露珠滴眼护眼的记载,这也堪称古代眼药水的“简约版”了。

而本期我们就来聊聊这位悦目养心、宁神益智,文人墨客、本草典籍都青睐有加的上品中药“石菖蒲”。

●“带刺玫瑰”

天南星科是观赏性植物大科,我们熟悉的绿萝、马蹄莲,红掌、龟背竹、万年青等都属此科,但很多人不太清楚的是天南星科也是一个药用植物大科,里面藏有很多可以入药的植物,比如药食同源的芋头、蒟蒻(魔芋),燥湿化痰的半夏、天南星、禹白附,开窍醒神的石菖蒲也属此科。

但此科植物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带刺玫瑰”,它们颜值高,入药能力强,但却有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天南星科植物普遍有毒”,即使是我们熟悉的绿萝、马蹄莲、芋头、魔芋也是有毒的,这种有毒的成分大多是指一种叫做“草酸钙针晶”的刺激物质,它普遍存在天南星科之中,误接触(或服食)后,容易出现皮肤刺激,或呕吐、腹痛、头痛等不适表现,就像芋头的皮,蒟蒻的“妖芋”之称,大都与此有关。像半夏、南星、菖蒲等药用植物,它们经过“炮制”“熟制”等过程处理后,刺激性成分也在合理范围内,只要不是贪恋其“能力”,偶尔少量服用是不会有影响的。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智之效。《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言其:“主风寒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因其具有独特的“开窍醒神”之力,历代医家多用其治疗健忘、不寐、痰厥、失语、胃痛腹胀、风寒湿痹等疑难病症,现如今石菖蒲也是治疗“抑郁”、“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癫痫”等病症的热门研究方向。

●芳香“开窍”

我们常把恍然大悟、如梦初醒的感觉形容为“开窍了”,称赞一个人聪慧时,会说“七窍玲珑心”,那么,这里的“窍”究竟是什么呢?

中医学中的“窍”包含多种层面上的意义,它是体内外物质交换的门户,包含了耳目鼻口前后二阴;它也是精气出入,汇聚之所,能够反映脏腑的运行状态。

官窍沟通内外也易被病邪所扰,轻者汗下之法,祛邪外出,重者则需用到“芳香开窍”之物,才能让这些官窍重新运行起来,比如麝香、冰片、苏合香散,安宫牛黄丸都属此列,鼻烟壶里一般都是装有麝香等名贵的芳香药物,通过鼻窍来达到“醒神”之效;痰蒙心窍引起的中风、高热,急当以安宫牛黄丸豁痰开窍,日常的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也同是此理。

●解郁安神

“芳香开窍”之药不可或缺,但它却不是一个可以日常保健的常用药,石菖蒲也是如此。《神农本草经》中言石菖蒲可以让我们“不忘、不迷糊、开心快乐”,似乎它就是那味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能够让我们摆脱“抑郁”,增强“脑力”的妙物,但它同时还是“天南星科”,是“芳香类药”,是不宜久服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似乎人们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长期的紧绷,积累的负面情绪或者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释放,会导致情绪调节不畅,继而出现焦虑、抑郁、失眠、暴躁等情况。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非常不开心的阶段,觉得生活都没有了意义,觉得脑子混乱到什么都记不住,甚至是老年人轻度的认知障碍,这时我们是可以选择石菖蒲的,它可以开心窍,解郁,能让我们摆脱抑郁情绪的掌控。

心情纠结,脑海中易胡思乱想,时常精力不能集中时,可用石菖蒲和人参安神定魄。譬如以石菖蒲、茯苓、远志、人参组成的“开心散”就有宁心安神、健脾益智之效,它也是治疗“抑郁”的基础方。

而后在此基础上才演化出许多“安神助眠”、“开心益智”的方剂,如《千金方》中的令人不忘方、补心汤、定志小丸和孔圣枕中丹,《古今录验》的定志丸和苓神丸,《医门方》的开心丸及《医学心悟》的安神定志丸等等。而这其中,孔圣枕中丹、安神定志丸都已有中成药可供选择。日常的石菖蒲配茯苓,石菖蒲配远志也是安神解郁的常见配伍。

如若忧思化火,痰浊蒙窍,心烦失眠,则可选择石菖蒲配郁金,一寒一热,一宣一清,共奏清热利湿,祛浊开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之功。现代研究发现石菖蒲中含有的挥发油,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可抗抑郁,同时可以营养神经以及心肌细胞。这和中医所说的石菖蒲入心经,具有安神解郁之功是契合的。

●化湿除痹

石菖蒲,性温而气辛,故能主风寒湿痹。正如《本草汇言》“辛能开泄,温胜湿寒,凡停痰积饮,湿浊蒙蔽,胸痹气滞,舌苔白腻垢秽或黄厚者,非此芬芳利窍,不能疏通。”《圣济总录》中的菖蒲散就专以治风冷痹,身体俱痛。除此之外,遵“久病入络”之意,痹症日久,定有痰湿浊气痹阻脉络,石菖蒲为化痰开窍之要药,辛温化阳,如日出则阴霾自散。

石菖蒲入心、胃经,善化湿浊醒脾胃、除气滞胀满,可治湿阻中焦,脘腹胀满以及浊毒蕴结肠道所致的不食水谷、里急后重的噤口痢等。名医杨士瀛就喜用参苓白术散加一味石菖蒲治噤口痢。并谓“下痢噤口,虽是脾虚,亦热气闭隔心胸所致”。菖蒲乃开胸结通心脾之药,胸次一开,自然思食。《名医别录》则说:“石菖蒲,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给小儿提供了一种外用洗浴的便利方案。

罗大伦本草堂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曾出版《 古代的中医 》、《 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 》、《 阴阳一调百病消 》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