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拍打疗法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睑腺炎15例临床报告
作者: 王文美【摘要】 目的 观察徒手拍打疗法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睑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21年6月- 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脸腺炎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徒手拍打疗法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患者肿块直径及消失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d肿块直径小于治疗前的肿块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时V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徒手拍打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睑腺炎可有效缩小肿块,缓解疼痛,疗效快捷、实用有效。
【关键词】 徒手拍打疗法;睑腺炎;妥布霉素滴眼液
中图分类号 R246.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5)01--04
Clinical report of hordeolum treated with unarmed tapp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 Wang Wenmei. Linyi Disabled Persons Rehabilitation Service Center, Linyi 276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unarmed tapp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tobramycin eye drops on blepha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5 patients with facial adenit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August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unarmed tapp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tobramycin eye drops. The diameter and disappearance time of the masses, the degree of pain (VAS sc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mass diameter in 3d treatment was small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VAS score at 3d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Results The treatment of blepharitis with freehand patting combined with drug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ss, relieve the pain, the effect is fast,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Key words】 Unarmed tapping therapy; Hordeolum; Tobramycin eye drops
睑腺炎,又称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西医认为此为发生在眼睑腺体的急性、痛性、化脓性、结节性炎症病变。发生于睑板腺者,为内睑腺炎;眼睑皮脂腺或汗腺受累者为外睑腺炎[1]。治疗以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为主,考虑单纯应用抗菌药物起效较慢,多有局部炎症进展而需手术治疗者。因而,临床多探索将中医整体思维模式应用于治疗,以发掘更有效、便捷的治疗方式。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探索中,有报道联合耳尖点刺放血治疗效果显著。睑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2],而儿童大多对针刺等有创治疗有排斥、惧怕心理,以及一些基层门诊无菌条件限制等原因,我院将简便易行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对皮肤无开放性损伤的徒手拍打疗法引入睑腺炎治疗。同时因妥布霉素滴眼液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在临床眼局部感染中应用较为广泛[3]。因此,本研究将徒手拍打疗法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应用于睑腺炎患者的治疗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1年6月- 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5例睑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7.20±20.70岁;外睑腺炎9例,内睑腺炎6例;左眼7例,右眼8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同意接受治疗。
(1)诊断标准:西医参照葛坚主编《眼科学》[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证型参照曾庆华主编《中医眼科学》[4]针眼风热客睑证的表现。球结膜水肿:采用球结膜水肿程度分级标准[5],方法如下:无球结膜水肿:没有发生球结膜水肿;轻度球结膜水肿:结膜仅有轻微的水波样光泽和突起,未形成明显水疱;中度球结膜水肿:有更明显的结膜脱垂,水肿呈水疱状,但眼睑正常闭合不受影响;重度球结膜水肿:结膜的脱垂会影响眼睑的正常闭合,人为辅助闭合不能。结膜充血:采用结膜充血程度分级标准,分为4级[6]:1级为结膜无充血;2级为结膜轻度充血,主要位于穹隆部的血管呈鲜红色;3级为结膜充血明显,充血部位到达睑裂部,血管呈深红色且模糊不清;4级为结膜全部出现充血,且呈弥漫性,血管颜色为紫红色,正常睑板的纹理无法看出。
(2)纳入标准:①符合睑腺炎、中医针眼风热客睑证或热毒壅盛证型、结膜水肿及结膜充血诊断标准;②病程≤3 d。
(3)排除标准:①对妥布霉素过敏者;②合并血液病及出血倾向、凝血机制不健全或障碍、严重心肾疾病者;③病灶已成脓者;④已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或激素者;⑤拍打部位皮肤有创伤或感染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⑦依从性差,未按照要求完成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患者每日湿热敷患眼1次,每次10分钟,3天为1个疗程,持续热敷2个疗程。
(2)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生产企业:s.a. Alcon-Couvreur n.v.,规格型号:5ml)点患眼,3天为1个疗程,第1疗程6次/d,第2疗程4次/d,在此期间,如患者显效即可终止治疗。
(3)徒手拍打疗法治疗:暴露患者双肘窝后,医生手掌微微弯曲,微扣,先拍患侧肘窝,后拍对侧肘窝,手法柔和,用力沉稳渗透,轻重参考患者耐受度,拍打力度缓慢增加,以患者能接受为宜,依靠掌心的气流达到行气活血效果,每部位拍打10分钟,共20分钟,频率为4次/秒左右,拍后肘窝局部表现为潮红、肿胀灼热、胀紫、瘀点、淤斑,拍后4小时不宜接触冷水,不宜受风。3天为1个疗程,3天后观察肘窝皮肤表现,待拍打部位皮肤如常,如眼睑腺炎肿块仍存在,可依前法再次拍打。
(4)肿块直径>10mm/中度球结膜水肿/球结膜充血3级以上程度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膏(生产企业:SIEGFRIED EL MASNOU s.a.,规格型号:3.5g)点患眼,每日1次。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即患者眼睑红肿热痛症状消失,结膜充血、肿胀等症状消失,局部硬结消失;有效即患者眼睑、结膜局部充血及红肿热痛症状改善,虽有硬结,但无触痛感;无效即患者眼睑部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7]。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记录治疗3d、6d临床疗效。
(2)肿块直径及消失时间:于治疗前、治疗3d、6d采用尺规测量患者肿块直径,治疗2个疗程肿块未消失者,继续跟踪随访消失时间并记录。
(3)疼痛程度:于治疗前、治疗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8]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1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
(4)拍打后局部皮肤表现:包括皮肤潮红、肿胀、淤点等情况。
(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眼睛刺痛、过敏、眼睛瘙痒等情况。
1.5 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中位数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3d显效率为13.33%,有效率为86.67%;治疗6d显效率为66.67%,有效率为33.3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
2.2 肿块直径及疼痛变化
治疗前同治疗3d肿块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VAS评分同治疗3d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肿块消失时间
15例中2例治疗3d后肿块消失,8例治疗6d后肿块消失,5例肿块消失时间超过6d。
2.4 拍打后局部皮肤表现
15例患者拍打双肘窝后,其中7例局部皮肤潮红、肿胀,5例局部皮肤出现紫黑色淤点,3例局部皮肤出现针尖样红色淤点。
2.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未出现眼睛刺痛、瘙痒、过敏及双肘窝处拍打部位皮肤溃烂等局部及全身异常改变。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睑腺炎为胞睑疾病,属于“针眼”“土疳”“土疡”范畴,因胞睑在五轮辨证中属脾,因而胞睑疾病和脾胃关系密切,在病因病机方面多由风热毒邪侵犯胞睑,或内嗜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而致脾胃积热,致使热毒壅阻于胞睑而发为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肌腐而化脓改变,治宜祛风清热、解毒散结为主,可选用中药或中医局部针刺等多种治疗手段。而西医的临床治疗手段相对较单一,以采用局部应用抗生素为主,部分患者疾病进展最终需要手术切开,存在治疗的局限性,尤其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来说,手术的可能概率增大也给患者及家庭造成痛苦和经济负担。而睑腺炎的易患人群中年龄越小,睑腺炎发病率越高[2],儿童对针刺等有创伤治疗抱有恐惧心理且依从性差,限制了临床最常用的耳尖放血疗法[9]的应用;此外,一些基层门诊的无菌条件有限及医生操作手法掌握不当等,这些因素都限制了耳尖放血疗法的临床推广应用。鉴于此,本研究将对皮肤无开放性损伤的徒手拍打疗法应用于睑腺炎治疗。
《黄帝内经太素·刺法》[10]提到:“两肘为八虚之一”。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认为关节处营卫之气运行易受阻滞,曰“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八虚”的特点导致经气在此运行不畅。《类经》[11]有记载:“故肺心有邪,乘虚而聚,其气必留于二肘”。心肺与气血相关,“心主血脉”“肺为气之主”,《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故而气血畅通,则疾病不生。此外,拍打疗法作为一种独立的中医外治法在临床中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在道家和民间就有拍打“八虚”排除潜藏病邪的传统做法,通过有节奏的拍打震动进行局部物理刺激,加速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扩张和通透性,促进致病邪气及代谢产物等排除,将病邪拍出体表,形成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瘀点、瘀斑或瘀肿等,以起到去菀陈莝、排除瘀滞,最终达到“血脉和调”。胞睑按照五轮辨证属脾,脾为太阴湿土,睑腺炎时脾胃积热,热毒壅阻于胞睑,脾运障碍,气血淤堵,故选用刺激八虚之一的肘窝,通过经脉血络与五脏气血的密切联系以达到调节气血循环,推动脾运化、生清功能,气血通,则致病邪气随经流注消散,有效疏散淤堵,促进肿块消散,减轻疼痛。考虑西医学对睑腺炎的病因较明确,认为睑腺炎多由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感染引起,因而,选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链球菌等均有较高敏感性的妥布霉素滴眼液[3]进行局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