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护理对食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蒋丽 刘灵娣
【摘要】 目的 探究标准化护理对食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E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调查简表8个维度(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可降低食管ESD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食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标准化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5--03
食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治疗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首选疗法,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1-2]。但食管ESD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患者术后易发生急性腹痛、穿孔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采取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可进一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3]。标准化护理是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目标,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方案,使患者精神和心理保持舒适满意状态,能有效规避并发症,达到改善预后的效果。本研究针对食管ESD患者开展标准化护理,观察对患者并发症、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1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E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0~72岁,平均62.53±2.35岁;体质量指数(BMI)18~25,平均21.45±2.64;ASA分级:Ⅰ级13例,Ⅱ级12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0~72岁,平均62.41±2.43岁;BMI 18~26,平均21.96±2.59;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11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符合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4];②符合食管ESD指征;③ASA分级Ⅰ、Ⅱ级;④意识清楚,精神状态良好,沟通表达能力正常;⑤资料完整、真实。
(2)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②严重手术禁忌证;③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④伴有其他部位肿瘤;⑤精神病病史;⑥传染性疾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①术前:与患者交谈,告知手术事宜,强调配合要点。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禁食水,完成术前检查。②术后:指导患儿卧床休息,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增加巡视力度,及时处理患者异常症状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就医环境:妥善布置病房环境,选择光线较好的病房。病房定时通风换气,维持病房内空气清新度。病房内设置防滑装置,预防患者滑倒或跌伤。将警示语粘贴在病房、卫生间醒目位置等。
(2)健康教育:了解患者性格、生活习惯等,以患者文化背景为基础,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宣教,解说疾病相关知识点,讲述病因、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认知度和治疗信心。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指导患者以易消化、清淡饮食为主,禁食刺激性强、高脂、高盐类食品,并忌烟酒。
(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情绪、心理状况等,进行情绪疏导。给予患者理解和关心,列举成功病例,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强调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向患者介绍正确的情绪宣泄方法。嘱家属多陪伴、多关心患者,给予患者支持、理解,尽量满足患者需求,以提高患者安全感和被关心度,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4)围术期护理:①术前: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重点关注检查结果,及时与医生沟通异常情况。加强术前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尿训练等。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加强情绪疏导,给予语言、非语言鼓励等。②术中:提前预热手术室,患者进入后,使用升温毯,保持室内温湿度适中,术中所用液体均要充分加热。协助患者调整手术体位,将软垫等垫于局部受压部位,特殊情况下,可适度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神经损伤、压疮等。③术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床头适当抬高,行主动双下肢、屈膝抬臀活动。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4h一次,观察有无动态变化。观察患者有无急性腹痛、感染等表现,及时进行处理。妥善固定各导管,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情况。术后禁食48h,48h后先予少量水,未见不适症状后,予以米汤等温凉流质食物,72~96h过渡至米粥等半流质食物,无不适后过渡至软食,禁食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
(5)出院指导:发放居家手册,进行居家指导。叮嘱患者按时门诊复查,留取联系方式,若有疑问,随时询问。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急性腹痛、发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负面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焦虑、抑郁情绪。HAMA<7分则表明患者不存在焦虑症;7~14分,则表明患者可能存在焦虑症;>14分,则表明患者存在焦虑症,且分数越高,焦虑症越严重。HAMD<7分为正常,7~17分可能抑郁,18~24分肯定抑郁,>24分严重抑郁,且分数越高,抑郁症越严重。
(3)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包含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维度,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观察组为4.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两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ESD属有创性治疗方式,可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阻碍术后恢复,降低生活质量[5]。因此,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标准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王静静[6]研究一致。由于食管ESD操作时间较长,操作难度较大,患者术后易发生相关并发症,对预后恢复不利。标准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综合性,追求以人为本,提供最佳护理,体现规范、精细的护理思维。本研究应用标准化护理,将标准化就医环境、标准化健康教育、标准化心理护理、标准化围术期护理和标准化出院指导用于患者护理中,明确各个环节的护理重点,使临床护理工作更清晰明了,护理措施保质保量地完成,从而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7],良好心理状态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标准化护理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患者因对疾病认知缺乏、担心食管ESD风险、预后等,普遍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标准化护理中,格外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通过了解患者情绪变化,针对性采取疾病宣教、情绪疏导等,提高患者对疾病、手术知晓度,有效减轻了患者对疾病、食管ESD的担忧与恐惧,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信任感[8]。同时,及时为患者解疑释惑,充分解除患者对预后的担忧,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与高玄等[10]研究一致。标准化护理能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改善负面情绪,阻止病情发展。如标准化就医环境能够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标准化健康教育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给予患者连贯、完整的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效果。标准化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轻负面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提高依从性。而标准化围术期护理、标准化出院指导能促进食管ESD手术顺利完成,提高居家康复质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食管ESD患者行标准化护理,效果良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4 参考文献
[1] 赖丽霞,朱勇美,李兴.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复发高危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0):46-49.
[2] 张月晓,李萍,李炳庆,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早癌及食管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前后病理差异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2022,34(4):249-253.
[3] 韩晓娟,曹艳,邱红丽.医护一体化模式联合营养饮食指导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QLQ-C30评分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4,32(3):149-152.
[4]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 (2019年版)[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46(7):385-398.
[5] 马上吉,郑扬,张晓洁,等.食管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顽固性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23,15(2):162-165.
[6] 王静静.标准化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放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标准化,2021,(22):198-200.
[7] 李敏,任艳,卓眉秀,等.围放疗期多元化个体性护理对颈段食管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24):3767-3772.
[8] 李军红,张瑜,苏蔚,等.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前后临床病理观察结果对比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29(2):142-146.
[9] 钱倩,胡莹,孙彦荣.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食管黏膜剥离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17):2626-2630.
[10] 高玄,祖毅,陈艳平,等.标准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24,(2):272-275.
[2024-04-24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