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困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 张敏 沈和德 叶霞 张芸

【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 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阶段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评分、SAS评分和5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评分和S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功能幸福感、社会/家庭幸福感、身体幸福感、情感幸福感和附加相关项目等5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癌症;乳房切除术;心理困扰;护理干预;焦虑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7--04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高达11.4%,死亡率为6.7%[1-3]。乳房切除术是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常规治疗方法,术后辅助化疗是控制疾病进展、防止术后复发的重要策略[4-5]。有研究显示,癌症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倾向[6]。作为女性的性别特征,手术引起的乳房形状变化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7]。术后化疗期间的脱发和不良反应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8-9]。据报道,乳腺癌乳房切除术患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比乳腺癌患者要高得多[10]。分阶段护理干预是一种以系统的心理治疗为主的护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患者痛苦、调节情绪、使患者适应临床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1]。本研究主要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困忧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纳入标准: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癌症乳腺癌指南》进行癌症和TNM分期的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行癌症乳腺癌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患者;术后接受化疗的患者。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或随访不能配合者;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脑血管疾病且不能配合治疗者;患有其他癌症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①患者在乳房切除术后接受常规化疗,期间每天检查3次生命体征[12];②病房舒适整洁;③个体化饮食方案;④化疗药物的治疗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护理干预,主要包括观察期、指导期、面对面指导期和专业干预期等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观察期:在观察期内,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观察患者的心理焦虑或抑郁及心理困扰。告知患者,如果有任何问题,要及时联系医生和护士,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指导期:在指导期内,建立聊天群,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每周1次15~20min的护理指导,了解患者对院外护理的需求,找出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担忧。减少患者的焦虑,增强患者的认知、判断、选择和情感理解能力。

(3)面对面指导期:在面对面指导期间,其干预遵循美国权威的《癌症家庭护理手册》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症状知识和管理方法。在此期间,护理人员主要指导患者在手术后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术后血液循环。这也有助于患者了解预防措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社交。

(4)专业干预期:在专业干预期,对患者采取一对一的随访方式,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获取重要信息,引导患者对化疗及其疗效建立信心,并谈论化疗期间的担忧或问题。对于仍存在心理困忧的特殊患者可以协助其到精神科接受进一步心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焦虑状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状态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状态越严重。

(2)心理困扰程度:采用痛苦温度计量表(DT)对患者心理困扰程度进行评价,分值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苦;<4分表示情绪波动正常;≥4分表示中度至重度心理困扰;10分代表极度痛苦。即痛苦评分越高,其心理困扰就越严重。

(3)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治疗-乳腺功能评估量表(FACT-G)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8]。FACT-G评分共包含5个领域和36个项目:功能幸福感(7个项目)、社会/家庭幸福感(7个项目)、身体幸福感(7个项目)、情感幸福感(6个项目)和附加相关项目(9 项)。每个项目按 5 分制评分,将每个领域的分数相加得到总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 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地址、月收入、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保险状况、肿瘤分期、职业、手术方法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和SA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评分和S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评分和SAS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功能幸福感、社会/家庭幸福感、身体幸福感、情感幸福感和附加相关项目等5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的趋势[13],外科手术和术后放化疗是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乳房切除术后,由于化疗后乳房形状的改变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容易引起心理障碍。因此,如何有效舒缓癌症术后化疗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临床研究的新课题[14-15]。有研究表明[16],癌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的组合,被定义为癌症相关的心理困扰。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困扰程度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更容易发展为精神疾病[17-18]。分阶段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逐步增加了干预的强度[19],减少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通过护理干预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得到明显改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提升。国内一项研究报道[20],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通过观察期、指导期、面对面指导期和专业干预期等4个阶段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增强了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认知、判断、选择和情感理解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心理困扰程度。

综上所述,分阶段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困扰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未来需要多中心研究来扩大样本量,来进一步完善、验证实验结果。

4  参考文献

[1] Bray F, 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0(4):313.

[2] Torre A L ,Trabert B ,DeSantis E C,et al.Ovarian cancer statistics, 2018[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8(4):284-296.

[3] DeSantis Carol E, et al.Breast cancer statistics, 2019[J].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9(6):438-451.

[4] Yuwen C ,Ying H ,Yulan H , et al.An Injectable, near-infrared light-responsive click cross-linked azobenzene hydrogel for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2019(9):1923-1936.

[5] Xu Amy J, et al.Overall survival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ith locoregional failures involving internal mammary nodes [J].Advances in Radiation Oncology, 2019(3):447-452.

[6] Bobevski I, et al.Latent class analysis differentiation of adjustment disorder and demoralization, more severe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and somat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J].Psycho-oncology, 2018(11):2623-2630.

[7] Avis Nancy E, 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nd noncancer controls over 10 years: Pink SWAN [J].Cancer, 2020,126(10):2296-2304.

[8] Cheng Z ,Dan S ,Ping Y .BNP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cardiac damage of breast cancer after radiotherapy: A meta-analysis.[J].Medicine, 2019(29):e165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