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下肢步态的影响

作者: 杨佳静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下肢步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在保持组间基线特征均衡的基础上,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下肢步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上肢功能恢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8.67%)显著优于对照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步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而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均提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下肢步态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中医汤剂;补阳还五汤;八段锦;康复训练;脑卒中;上肢功能;下肢步态

中图分类号  R743.3;R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21--04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脑卒中患者已达到1220万例以上,且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卒中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临床表明,脑卒中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如瘫痪、失语、认知障碍等[1-3]。与此同时,当前临床治疗方案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单纯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康复训练方法单一等。因此,临床逐步引入了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方式,补阳还五汤是一种常用的中医汤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显著的疗效。而当前临床关于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下肢步态的影响尚缺乏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下肢步态的影响,本研究针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开展临床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1月- 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4];②脑卒中为首次发作;③神志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④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病史;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的脏器病变、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治疗,具体包括:

(1)西医康复训练:首先进行健侧肢体运动,指导患者用手指背屈腕关节,每组5次;用另一只手臂拉伸或伸直受影响的肘关节,每组5次;取健侧卧位,并尽量将受影响的肩关节屈曲至90°,每组5次;用手指或借助治疗师的力量将腕关节伸直,每组5次,每次训练10分钟。其次进行上举训练:医师辅助患者将双臂向上举起,鼓励患者尽量使用患侧肢体,每组5次;让患者自行耸起肩膀,锻炼该部位肌肉,每组5次;治疗师对双侧的三角肌和肱二头肌进行按压,每组5次。最后进行关节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自行或由治疗师辅助进行摆肩动作,每组5次;患者自行或由治疗师辅助进行腕关节屈伸运动,每组5次;患者自行手指及其他各关节屈伸、内收外展等运动,每组5次。以上动作每日训练2组。持续治疗2个月。

(2)八段锦:第一式:指导患者双手托天理三焦(肚脐以下是下焦,胸膈与肚脐间为中焦,胸膈往上为上焦),让患者采取双手叉腰的姿势,在患者双手托天的时候让其同时保持逆腹式吸气;第二式:让患者保持双手掌交叉并放置在胸前的姿势,向左侧踏出左脚,然后将左侧探出,以保持执弓姿势,同时将右手调整为拉弦姿势,按照这一方式左右交替进行;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指导患者单手上举,并保持掌心朝上姿势,另外一只手则保持向下按的姿势,交替进行;第四式:指导患者向体侧方向将双臂打开约呈45°角度,并保持下手臂向前做轮状运动,在此期间手掌顺势翻覆,保持双腿的宽度与肩相同,同时进行双臂轮状动作屈曲,让头部随其转动,并慢慢转动身体;第五式:保持上身前俯,并将双膝分开屈曲,让患者利用双手将膝盖撑住,慢慢地进行臀部摆动,分别向左侧、右侧各转动一圈;第六式:指导患者用双手攀足固肾腰,保持双腿与肩部相同的宽度,慢慢将双臂抬起,然后将双手掌心在胸前放置;第七式:指导患者开展扎马步做冲拳动作,并保持怒目瞪眼的表情;第八式:将足尖站立踮起,并尽可能向上拔伸脊柱,然后慢慢下落,下落的同时配合身体振动。以上各式每组均进行3次/d,3d/周,20~30min/次,持续治疗2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方剂组成:黄芪60g,川芎10g,桑寄生30g,桃仁10g,鸡血藤30g,赤芍10g,当归10g,红花5g,地龙10g,蜈蚣2条,以上药物加水400ml煎汁,每日1剂,分为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下肢步态改善情况: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患者的骶骨上缘、两侧足外踝、两侧大腿中部等处进行标记,让患者依据医师的指令在专用通道上步行10m,反复进行5次,记录人员选择最佳的1次分析步态参数,指标包括:步频、步速、步长和步宽。

(2)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5]对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分值范围0~99分。上肢功能恢复疗效评定:96~99分为痊愈,85~95分为显效,50~84分为有效,分值低于50分为无效。上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观察例数。

(3)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进行判定,分值0~45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状况越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 [7]评定,总分18~126分,分值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4)满意度:通过医院自拟量表进行评定,分值0~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观察例数。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下肢步态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频、步速、步长和步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频、步速、步长指标较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步宽较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8.67%)显著优于对照组(8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I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前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FIM评分较前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总满意率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3%vs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也逐步升高,如何采取高效的措施提高老年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训练是西医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常用方式,其原理是通过多种运动训练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重建,改善肢体功能,提高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而西医康复训练治疗周期较长,不同患者间效果往往也存在差异[8-10]。八段锦作为一种传统中华传统养生功法,具有调节气血、增强肢体灵活性和促进身心平衡等方面的功效,通过练习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代谢,进而改善血液循环,以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乏力、僵硬等症状。而八段锦通用性较强,在个性化方面存在欠缺,且对于严重瘫痪或特殊病情的患者练习难度较大,尤其是部分缺乏坚持或无法持续进行训练的患者,其效果可能不明显。中医汤剂以其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脑卒中的经典方剂,该方包含黄芪、川芎、桑寄生等多种草药,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温阳祛寒等特性,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传导等,进而促进下肢步态改善[11-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下肢步态、上肢功能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可见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步态、上肢功能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分析其原因,补阳还五汤中黄芪、桑寄生可促进血液循环,川芎可通过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进而影响神经传导和和神经细胞的再生,改善下肢肌肉功能,方中的桃仁、赤芍、当归在活血化瘀、镇痛和调节神经系统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通过联合八段锦与西医康复锻炼则可以从多个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有研究[13-14]表明,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步频和步速,同时改善步长和步宽,相较之下,西医康复训练侧重于运动疗法、物理疗法等针对性训练,虽然也能够恢复部分运动功能,但对于脑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或血液循环不畅等问题改善效果较差,本研究结果也与该结论相符。另一方面,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补阳还五汤能够改善患者的气血循行,促进脑部微循环,缓解脑卒中症状,提高康复效果。而八段锦可通过柔和的身体动作、呼吸调控增强老年患者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提高运动功能,从而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且在补阳还五汤与八段锦联合康复训练模式下,临床医师能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根据患者个体的体质、症状差异,调整中药成分和康复锻炼的强度,提高干预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补阳还五汤、八段锦联合西医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与周林玲等[15]研究结论一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