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 熊鑫 安月 王大力 喻昌利 李纯平 陈志全 彭延波 王静悦 张建伟 王玉君 张江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0

【摘要】  目的  分析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确诊的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作为病例组(危重组),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作为对照组(轻普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58例COVID-19患者,平均年龄47岁,轻普组49例(84.48%),重危组9例(15.51%)。与轻普组患者相比,重危组患者年龄较大,且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较多,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典型症状表现较少,而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慢性病,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较少,并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3--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引发的新型传染病[1],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对国际公共卫生构成了重大威胁。目前对COVID-19报道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等。临床观察显示,COVID-19患者在发热前可能会出现咽痛、恶心、腹泻,味觉丧失、嗅觉丧失,表明发热虽然是COVID-19感染的重要症状,但并不是唯一的初始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OVID-19感染患者会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由于临床医师的认识不足,可能出现误诊、漏诊,从而增加疾病的诊疗难度[2]。因此,本研究依托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患者数据,分析唐山市COVID-19患者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特征,旨在为COVID-19在防控及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20年1-2月于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确诊的58例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27 例(46.55%),女性 31例(53.45%),平均年龄46.57±17.11岁。在这些患者中,29例(50%)的患者既往至少存在 1 种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病16例(27.58%)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其它依次是冠心病5例(8.62%)、糖尿病4 例(6.89%)和脑血管疾病4 例(6.89%)。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咳嗽 47 例(81.03%)、发热 33 例(56.89%),其次为咳痰 25 例(43.10%)、乏力 24 例(41.37%)、胸闷 19 例(32.75%),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最常见的症状为头晕5例(8.62%)和头痛4例(6.89%)。

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作为病例组(危重组),轻型和普通型组患者作为对照组(轻普组)。本研究得到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编号:202103011),所有研究参与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纳入标准: ①纳入患者均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诊断标准、分型标准、出院标准[4]。②能够全部完成调查问卷。③病历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医疗同意书。

(2)排除标准: ①拒绝参与的患者。②无法联系的患者。③临床资料有缺失者。④不能配合完成相关评估者。⑤随访过程中出现其他疾病导致死亡的患者。⑥随访过程中因个人因素未能完成全部调查问卷的患者。

1.2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参考既往的研究[5]与指南[2],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癫痫等)、周围神经系统(如肢体感觉异常、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及肌肉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等)。

1.3  数据分析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变量计算百分比或率,连续性变量为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中位数比较采用秩和(Mann-Whitney U)检验。组间比或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s 精确率法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单样本 t 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风险因素。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特点比较

本研究中轻普组有49例(84.48%),重危组有9例(15.51%)。重危组中老年人居多,且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史的比例高于轻普组;重危组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的比例明显高于轻普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表2、表3结果显示,重危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低于轻普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轻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重危组患者凝血系统消耗、免疫抑制、炎症反应增加。

3  讨论

在本文纳入的58例患者中,9例(15.51%)患有严重感染,49例(84.48%)患有非严重感染。与轻普组相比,重危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的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更多见,但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较少。在COVID-19患者中,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更易发展为急性脑卒中[6]。此外,我们还发现重危组的D-二聚体水平比轻普组的患者升高,这可能是感染严重的患者更容易发展为脑血管病的原因。

部分患者没有典型的COVID-19症状(发热、咳嗽、咽痛、纳差、腹泻),仅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临床表现。与COVID-19相关的最常见的神经症状是头痛、头晕、肌痛、疲劳、嗅觉减退、睡眠不足和视力障碍。这些症状见于30.0%~45.5%的患者[7-9]。头痛是COVID-19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之一,头痛可能是少数COVID-19患者的首发症状[7,10-12]。该研究发现重危组患者更容易出现神经系统表现,尤其是头痛。根据研究,它发生在6%~25%的COVID-19患者中,强度通常被描述为中度至重度[13-20]。 有人认为,COVID-19患者出现头痛是由于新冠病毒感染鼻腔三叉神经末梢[14]。此外,头痛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在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中受到感染所致[14]。三叉神经末梢也会受到高度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从而引起头痛[14]。除了上述所有机制外,COVID-19患者还可能因睡眠不足、隔离和焦虑而发生头痛。

骨骼肌症状是COVID-19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疲劳、肌炎、肌痛和骨骼肌损伤。据报道,有1/4~1/2的COVID-19患者出现肌痛和全身无力[21-23]。我们的研究发现,有24位(41.37%)患者出现了疲乏无力的症状。一项针对213名COVID-19患者的研究显示,部分COVID-19患者出现骨骼肌症状[7]。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骨骼肌的作用机制。SARS患者中也有神经元脱髓鞘的报道,这也可能导致肌肉无力和疲劳[24]。病毒导致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可能是另一种原因,使肌肉的损伤更加严重[25]。 C反应蛋白是常用的炎症生物标志物,许多研究表明,COVID-19重症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比健康对照组高出4倍[27-28]。

本项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只有58例患者被研究,这可能会导致临床观察的偏差。某些有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如果他们的神经系统症状过于轻微,比如味觉障碍和嗅觉障碍,可能不会被发现。第二,在COVID-19疫情暴发期间,为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未完善相关神经系统辅助检查,如磁共振成像、腰椎穿刺、肌电图等。因此,在我们的研究中,大多数症状都是患者的主观描述。我们无法区分这些神经系统表现是由病毒直接引起的,还是由肺部疾病或其他器官损害间接引起的。

总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年龄较大,多伴有慢性病,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较少,但出现头痛、睡眠障碍的比例较高。提示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中,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可能更多。因此,在危重型COVID-19救治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基础病和神经系统受累症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恰当措施控制病情发展。

4  参考文献

[1] Han Q,Lin Q,Jin S,You L.Coronavirus 2019-nCoV:A brief perspective from the front line[J].J Infect,2020,80(4):373-377.

[2]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神经病学专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专家共识(第一版)[S].中国心脑血管网,2020-04-02

[3] Galea S,Merchant RM, Lurie N.The 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OVID-19 and physical distancing:The need for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J].JAMA Intern Med,2020,180(6):817-818.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六版)[J].中国病毒杂志,2020,10(2):81-85.

[5] Li H, Xue Q, Xu XS. Involve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in SARSCoV-2 infection[J]. Neurotox Res,2020,38(1):1-7.

[6] Li,Y.et al.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following COVID-19:A single cente-r,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Stroke Vasc.Neurol. 2020,5:279-284.

[7] Mao L, Jin H. Wang M. et al. Neur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Wuhan,China[J].JAMA Neurol,2020,77:683-690.

[8] Campiglio L. Priori A.Neurological symptoms in acute COVID-19 infected patients: A survey among Italian physicians[J].PLoS One,2020,15:e0238159.

[9] Karadas Ö, Özturk B, Sonkaya AR. A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f detailed neurological manifes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J].Neurol,2020,41:1991-1995.

[10] Lai CC, Ko WC, Lee PI,et al.Extra-respiratory manifestations of COVID-19[J].Int.J.Antimicrob,2020,56:10602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