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抑郁状态的影响
作者: 芦桃花 黄晶 朱郑欣【摘要】 目的 观察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 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情志护理)与对照组40例(接受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状态、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药物治疗满意度量表第2版(TSQM-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躯体受限、治疗满意度以及稳定状态3个维度的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有良好效用,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情志护理;抑郁状态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3--03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是冠状动脉管腔闭塞或狭窄引起的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有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活动后症状可不同程度加重[1]。目前,CH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改变生活习惯、合理用药以及血运重建等,对症用药是综合治疗的基础,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重要意义,而治疗期间的护理配合,可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预后。从既往实践看,抑郁症状是CHD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2]结果显示,在640例CHD住院患者中,抑郁症状的患病率高达18.6%。抑郁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与医护过程的配合度,还会严重干扰后续治疗,增加治疗难度。相关报道指出,存在抑郁状态的CHD患者有炎性反应、内皮功能损伤加重的现象,其加重程度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3]。因此,探究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中医领域,情志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影响和改善患者情绪的方法,运用调节情志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增强意志,有助于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相关行为。本研究对CHD住院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化,探讨情志护理在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与预后方面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0年1月- 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CHD诊断标准[4];②住院接受治疗;③神志清醒,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症躯体疾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③依从性差。按照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可比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1~79岁,平均65.03±8.56岁;病程3~6年,平均4.53±0.91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1~77岁,平均63.85±8.14岁;病程3~6年,平均4.70±1.16年。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基础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结合患者既往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诊断与治疗要点、心理-社会状况等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2)以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为护理目标,给予镇痛治疗,重点监测急性心梗、心肌缺血等问题,及时开展并发症防治工作。
(3)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严格管理饮食,必要时通过吸氧纠正不良状态。
(4)常规监测心电图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并记录胸痛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干预方式和效果。
(5)健康指导:包括CHD相关知识与日常生活方面的指导,疾病知识指导的侧重点为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突发情况的识别、处置能力,生活指导的关键在于饮食、生活等方面不良习惯的纠正。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护理上实施情志护理,情志护理内容如下。
(1)以促进“精神内守”为指导,做好情志调护工作:包括美好病房环境的创造、患者形志苦乐的观察以及药效心理的分析。优化病房环境时,除温湿度等条件的控制外,还需选择能够怡悦患者心情的娱乐设备、设施,借此让患者的精神达到相对平静的状态。
(2)坚持“辨证施护”的原则,选择情志调护工作:根据患者的性格属性与境遇等选择调护方法,临床常用方法有谈心问病法、以情胜情法、行为诱导法、诈诱法等。
(3)结合“形”“志”评估,针对性实施情志调护工作:以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出发点,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通过情志调和的持续作用,患者能够长期保持愉快的情绪与宁静的思想。
1.3 观察指标
干预前(患者住院3d内)和干预后(患者出院前)对下列指标进行测定。
(1)抑郁状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定,量表共24项,多数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少数项目采用3级评分法(0~2分),总分≥35分,提示严重抑郁[5]。
(2)用药依从性:采用药物治疗满意度量表第2版(TSQM-Ⅱ)进行测定,量表共4个维度,11个条目。除不良反应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1~5分)外,其余维度采用7级评分法(1~7分)。得分高低与依从性呈正相关[6]。
(3)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测定,量表共5个维度,19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法(1~6分),标准积分=(实际得分-最低得分)/(最高得分-最低得分)×100。得分高低与生活质量、功能状态呈正相关[7]。
1.4 数据分析方法
利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用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TSQM-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TSQM-Ⅱ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的TSQM-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SAQ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Q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受限、治疗满意度以及稳定状态3个维度上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抑郁状态是CHD患者住院期间的危险因素。在常规护理模式中,CHD患者心理问题的差异性并未受到广泛关注,将抑郁、焦虑、不安等多种负面情绪糅合在一起,采取统一的心理疏导方案,是既往常用的干预方式。而抑郁症状具有特殊性,常规心理疏导方案往往难以顺利发挥效果,探索一种针对抑郁状态的干预方式,对CHD患者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价值。在中医领域,人的情绪被划分为七种,称为七情,《灵枢·口问》强调:“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情志可内伤五脏,长期、强烈的精神创伤,带有致病作用。中医情志调护讲究“精神内守”,《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存,时刻让自己的精神处于平静状态,保持充沛的正气,有助于抵抗病邪的侵害。CHD患者的抑郁状态属于“七情”的范畴,运用情志护理的理论与方法,制定CHD的心理干预方案,有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的可能性。
本研究对情志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选取抑郁状态、依从性、生活质量为评价指标。抑郁状态是此次研究的重点,改善抑郁症状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对防范抑郁状态相关危害(如内皮损伤加重、预后不佳等)有突出作用。HAMD为心理状况评估常用短程自评量表,评价过程一般不受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各文化程度、各职业的健康人群、患者(含精神疾病患者)均使用,能够反映有抑郁症状患者的精神病理学特点。用药依从性可影响部分并发症的防治效果,而并发症的出现又会损害患者的心理健康,诱发其他问题,本研究选用TSQM-Ⅱ量表评估干预方案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生活质量是住院患者疗效评估的常用指标,对合并抑郁的CHD患者实施积极的干预策略,可减轻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8]。从情志调护视角看,辨证施护理念的践行与情志调护方法的应用,与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关联,有必要对情志护理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讨。
本研究发现,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TSQM-Ⅱ量表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表明情志护理对CHD住院患者有减轻抑郁程度、提高依从性的作用,这是因为①情志调护方法的应用有助于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怡悦患者的心情,如以情胜情法将“五行相克”作为理论依据,通过喜疗、顺情产生与抑郁症状存在克制关系的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消除抑郁症状并恢复精神状态的效果;②情志调护可改善心理健康,消除抑郁状态引起的患者治疗信心不足等问题,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念。生活质量评估显示,干预后患者的SAQ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躯体受限、治疗满意度以及稳定状态3个维度的评分更高,即情志护理对CHD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对CHD住院患者有良好的效用,可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用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武献红,时晓洁,刘柯君.阜阳市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冠心病患病现状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9):1185-1187.
[2] 张文怡,南楠,高秉钰,等.抑郁症状对冠心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11):1083-1088.
[3] 连延华,杨建涛.合并抑郁对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4):693-696.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等.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5] 曹慧,张晋萍,郭蕊,等.两种量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评估中的信效度比较[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17(10):721-726.
[6] 沈志莹,丁四清,钟竹青,等.药物治疗满意度量表第2版中文版测评高血压患者的效度和信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1,35(4):277-283.
[7] 谷丰,王培利,王承龙,等.基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八段锦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6):2281-2283.
[8] 肖雪,胡大一,田静,等.团体沙盘干预对稳定性冠心病合并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4):342-347.
[2022-08-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