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长营养素养研究

作者: 孙雅欣 柏立萍 崔新刚 王栋 王琳琳 武丽影

摘 要:通过查阅国内外儿童家长营养素养相关研究文献,探析儿童家长营养素养内涵,分析家长营养素养与儿童膳食健康关系,并对当前国内外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家长营养素养与健康成长、儿童喂养方式、饮食行为及儿童自身素养密切相关,且具有积极影响。当前采用专门测量工具和多种测评表综合测评的方式,但相关测评工具较少,有待进一步丰富。此外,对父母营养素养的研究需要全面系统,相关测量工具需要进一步多样化,父母营养素养教育干预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全面提高父母营养素养。

关键词:营养素养;家长;测量工具;干预研究

Abstract: By reviewing relevant literature on parental nutrition literac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author explored the connotation of parental nutrition literac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nutrition literacy and children’s dietary health, and sorted out relevant measurement tool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parents’ nutritional literacy is closely related to healthy growth, children’s feeding habits, dietary behavior, and children’s own literacy, and has a positive impact. Currently, specialized measurement tools and multiple evaluation forms are us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ut there are few related evaluation tools, which are needed to be further enriched. In addition, research on parental nutritional literacy needs to b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d relevant measurement tools need to be further diversified, and th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mechanism for parental nutritional literacy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parental nutritional literacy.

Keywords: nutrition literacy; parents; measurement tools; intervention research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0~14岁人口量占总人数的17.95%[1]。研究表明,儿童肥胖、口腔疾病、过敏等疾病都与膳食搭配质量不高或不良饮食习惯相关[2-4]。儿童健康与膳食营养密切相关,家长是家庭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在儿童膳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营养素养对预防儿童肥胖、过敏等疾病有积极意义[5]。因此,研究家长营养素养对健康育儿具有积极意义,可为进一步提升家长营养素养提供借鉴。

1 营养素养内涵

营养素养(Nutrition Literacy,NL)为获得、理解、评估和应用营养信息,且通过营养信息做出正确营养决策,来促进健康的能力[6]。营养素养分为功能性营养素养(Functional Nutrition Literacy,FNL)、互动性营养素养(Interactive Nutrition Literacy,INL)和评判性营养素养(Critical Nutrition Literacy,CNL)。功能性营养素养(FNL)是指熟练运用营养信息的基本读写技能,如阅读和理解食品标签能力;互动式营养素养(INL)是将营养知识转化为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为改善个人营养状况寻求营养信息的互动沟通技能;评判性营养素养(CNL)是指判断营养信息是否合理且使用营养知识解决障碍的能力[7-8]。

营养素养在家长与儿童营养健康领域研究中,主要是指家长在儿童不同阶段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对儿童营养信息的获得、理解、评估和应用能力,体现在3个方面。①家长功能性营养素养,即家长有关儿童营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家庭食物测量、儿童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解读等。②家长互动性营养素养,即在具备儿童营养知识的基础上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如儿童饮食搭配、儿童营养问题咨询等。③批判性营养素养,即儿童营养信息的评估鉴别能力,如广告儿童食品的鉴别等。与营养素养相关的是食物素养(Food Literacy,FL)或食物营养素养(Food and Nutrition Literacy,FNL),是指了解食物信息,选择、准备、管理食物,以满足健康需求的能力。从研究范围来看,营养素养内涵包括食物素养、食物营养素养内涵,因此本文涉及的家长营养素养研究涵盖食物素养和食物营养素养研究成果[9-10]。

2 家长营养素养与儿童膳食健康关系

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参与养育儿童,在搭配膳食、养育儿童方面无显著差异[11]。家长营养素养和儿童健康发展、儿童饮食行为、儿童喂养方式和儿童营养素养紧密相关。

2.1 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儿童健康发展

家长营养素养和儿童成长密切相关,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长具有更丰富的膳食知识,且对提高2~12岁儿童身高、增加儿童健康范围内体重都有促进意义[12]。研究者许诺[13]对学龄前儿童阶段家长营养素养进行调查分析,较高营养素养家长更倾向于提供低热量食品,从而促进学龄前儿童体脂百分比、身体质量指数、腰围等指标更为健康合理,家长营养素养对学龄前儿童健康影响较大。

2.2 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儿童饮食行为

家长营养素养和儿童饮食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影响儿童饮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4]。家长通过理解和应用儿童健康营养信息,对食物选择和烹饪,影响家庭膳食提供。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如挑食、多食、饮食不规律等,很大概率会从儿童时期持续到成年期,会影响身体健康,或存在诱发慢性疾病的风险[15]。

2.3 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儿童喂养方式

家长营养素养水平影响对儿童的健康认知,家长依据儿童健康认知选择儿童喂养方式。有研究者调查发现,相关儿童营养素养不高的家长,更倾向于使用逼迫进食喂养方式和限制进食喂养方式,家长较高营养素养水平与较好喂养方式呈正相关[16]。

2.4 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儿童营养素养

家长营养素养对儿童营养素养教育具有关联性,家长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营养知识、认知结构、食物分类与选择等产生影响[17]。0~3岁儿童主要以家庭喂养为主,是儿童平衡膳食和膳食教育的关键时期,4~13岁儿童在非上学期间通过家长与其沟通,参与到营养教育中,家长营养素养对于提升儿童营养素养也很关键[18]。家长的饮食模式和儿童饮食模式密切相关,家长脂肪类、素食饮食等饮食模式,会大概率成为儿童认为适合的饮食模式,家长营养素养实践内会化成为儿童营养素养[19]。家长在主观语言沟通引导和客观饮食模式上对儿童营养素养都有重要影响。

3 家长营养素养测评

国内外对成年人营养素养测评研究较为丰富,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测量工具,如西班牙营养素养量表等[20]。但从家长视角研究成年人对儿童营养健康领域的营养素养测评尚不完善,当前,家长营养测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多种测评表综合测评方式以及专门编制家长营养素养测评表进行测评的方式。

3.1 多种测评表综合测评方式

多种测评表综合测评即从成人测量工具中借用测评表,再结合儿童膳食健康相关内容有针对性地调查统计,形成综合分析测评结果。COSTARELLI等[21]联合使用希腊营养素养测量表及希腊版家长喂养问卷对9~14岁儿童家长进行测评。希腊营养素养测量表共有29个条目,将被调查者营养素养划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希腊版家长喂养问卷将家长儿童喂养方式划分为6种方式,42个条目,通过两个调查问卷结果的综合分析,测评家长营养素养,并对家长营养素养和儿童喂养方式进行关联性分析。

3.2 家长营养素养测评表测评方式

许诺[22]编制了《学龄期儿童日常饮食提供者膳食素养问卷》,对学龄前阶段儿童家长营养素养进行测评,测评表包含家长对儿童膳食提供态度、行动、技能和环境4个领域、30个条目。该测评工具从膳食素养基本概念出发,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家长对儿童膳食提供的素养内涵。

GIBBS等[23]对营养测评工具进行修订,形成了家长营养素养测评工具,可对4~6岁儿童家长进行测评,包括营养与健康、家庭食品测量、食品标签和计算、食品类别以及消费者技能5个领域、

42个条目。该测评工具涵盖了营养素养的功能性、互动性和批判性,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家长对儿童饮食质量的素养内涵。

4 家长营养素养干预

家长的营养素养虽然与其自身受教育水平有关,但通过营养教育干预方式能有效提升家长的营养素养[24]。家长营养素养教育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营养信息知识的传播、具体适用环境和主要影响因素等,分为家长营养信息获取途径干预、家长营养素养情境干预和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因素干预3个方面。

4.1 家长营养信息获取途径干预

家长营养信息获取途径大致可分为媒体科普途径和人群交流途径。媒体科普途径包括网络、广播、电视、书籍和杂志等,人群交流途径是指从专业人员或有相关经验人员获取信息途径,包括社群、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亲友等。家长营养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广泛,但存在营养信息过载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有的家长倾向于向亲属寻求儿童食物喂养建议,存在无效和误导的情况[25]。研究表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长期从事儿童相关工作,可根据最新科学证据向家长提供最佳儿童营养实践建议和指导,对家长营养素养提升是便捷、有效的途径,鼓励家长通过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获取儿童膳食健康相关信息知识[26]。

4.2 家长营养素养情境干预

家长营养素养需适用于不同的儿童成长情境,随着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社区两种情境。医院情境下对家长营养素养干预的目的是促进家长做好患病儿童的护理康复[27]。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采用可视化饮食教育的方式,对患儿治疗和康复期间营养和饮食进行干预,干预实施者为医护工作者,这种可视化饮食教育在患儿住院期间和出院后都具有持续性的饮食指导效果[28]。美国加州相关部门对3~8岁墨西哥裔儿童家长开展了一项儿童肥胖预防项目,社区参与,主要通过“家长之夜”营养健康讲座的方式进行干预,讲座实施者为营养专业人员,最终参与家长的营养素养得到提高并能够将新学到的营养知识运用到实际育儿中[29]。

4.3 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因素干预

家长营养素养影响因素主要为媒体素养,受媒体食品广告营销的影响,家长更倾向于广告食品,而很多广告食品为高热量食品,存在导致儿童肥胖等风险。通过对家长的营养素养进行干预,增强营养知识,使其能正确阅读计算食品标签营养成分,增强家长批判思维能力,减少媒体食品广告营销的影响,改善家长食物选择和消费观念[30]。

5 展望

5.1 家长营养素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时期,儿童阶段接触的膳食和饮食环境会影响成人以后长期的食物选择[31]。从家长营养素养对儿童膳食的影响来看,家长营养素养对儿童健康发展、饮食行为、喂养方式和儿童营养素养教育都有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仅对家长营养素养某一方面进行调查,如单独研究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与儿童健康发展的关系,家长营养素养对儿童营养信息的获得渠道、评价标准、具体应用等多指标系统分析研究成果较少,家长营养素养包含基本知识、运用、沟通交流和评价多个方面,探查家长营养素养多个维度,有助于有效发现家长在膳食育儿过程中观念、实践方式等存在的问题,对于及时引导家长调整育儿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