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与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 吴雪云 侯崇 杜福贵 高志立 游海东 姜存佩摘 要: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关注,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作为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及质控能力是现阶段相关机构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要阐述了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核心作用,分析了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Status and Quality Control Analysis
WU Xueyun, HOU Chong, DU Fugui, GAO Zhili, YOU Haidong, JIANG Cunpei
(All Mine Testing Co., Ltd., Heze 27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national health,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issues,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being placed on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As an important place to carry out food safety testing,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level and quality control capability of a laborator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food safety testing work. Therefore, furthe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capabilities of food testing laboratories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or relevant organizations at this stag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ore role of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quality control in food testing laboratori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for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words: food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control
现阶段很多食品检测机构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仅重视技术方法的更新及工作制度的完善,而忽视了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改革优化,以至于无法为食品检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因此,想要有效满足新时期食品安全检测的工作要求,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精准性,相关机构有必要在全面了解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具体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这对于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的提升以及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作用
1.1 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在检测实验室中,仪器、设备、试剂、样本的性能状态以及内部环境条件等因素均会对实验室检测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以相关规范标准、技术要求和工作需求为依据,对上述因素进行全面、严格的管理,以此确保实验室日常使用和管理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科学标准地做好各项工作,从而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营造出良好的食品检测环境[1]。
1.2 为检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精细化的工作,对仪器设备、检测环境、人员技术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检测质量。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仪器设备、检测环境、流程制度符合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要求,避免检测工作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为检测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撑[2]。
2 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现状
2.1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高质量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能够为各项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使管理工作更具整体性和实效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食品检测实验室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给予管理制度足够的重视,未能紧密围绕新时期食品安全检测的全新工作要求,积极优化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出应有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从而影响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效果[3]。
2.2 设备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检测项目的丰富、检测要求的提高,食品检测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且仪器设备的精密度显著提升。这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工作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实验室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未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仪器设备更新速度较慢等,导致部分仪器设备未能处于最佳的功能状态,从而严重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精准度[4]。
2.3 检验流程需要优化
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包含较多操作环节的系统化工作,为保证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及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需要确保整个检验流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使各环节工作紧密衔接,切实达到相关规范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食品检测实验室都存在检验流程不够精简、规范的问题,严重影响食品检测的质量[5]。
2.4 环境管理不够细致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食品检测实验室存在环境管理不够细致的问题,如功能区布局不够合理、环境条件调控设备配备不足或较为简陋、环境条件管理标准不够明确等,无法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无法最大限度保证检测质量。
3 强化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水平的首要措施,能够为各项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机构可从以下方面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1)优化完善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以国家现行《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规范制度为依据,结合已有管理经验及相关理论知识,对现有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从室内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材料试剂)取用、信息记录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以此对工作人员使用实验室过程中的各类行为进行约束,保证各环节操作的规范性,从而保护实验室仪器设备,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6]。
(2)编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针对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及日常管理包含的工作内容,逐一编制对应的质量控制方案(或管理制度),如仪器设备(试剂)采购环节质量管理制度、检测样品接收与处置工作制度、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等。通过众多管理制度的协同化约束构建起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升质量控制的水平[7]。
3.2 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功能先进、性能良好的仪器设备是保证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相关机构必须深刻认识到仪器设备管理在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1)科学制定仪器设备保养计划。相关管理人员应根据精密度、使用频率、维护要求等信息,合理划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养护等级。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规范制度中提出的仪器设备检修维护要求、仪器设备实际工况等信息,为不同养护等级的仪器设备编制针对性的检修、校准计划。这样既能够保证保养工作的及时性,确保仪器设备均处于最佳的性能状态,又能够使工作量和保养成本得到科学控制。此外,实验室应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工作需求,及时更新老旧仪器设备,确保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的功能性能及检测精度满足行业检测要求[8]。
(2)实施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引入物联网技术,在每件仪器设备上粘贴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并在实验室、库房等功能区内设置RFID识别装置,通过电脑管理平台或智能终端设备,实验室管理人员便可快速了解仪器设备数量、位置等信息,为仪器设备的使用预约和调用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能够将设备维护信息与RFID识别码融合,通过扫码了解该仪器设备最近一次维修记录、校准状态、功能状态等信息,提高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效果[9]。
3.3 规范检测工作流程
简单、规范的检测工作流程能够显著提升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充分考虑先进检测理念、先进检测技术、最新规范制度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规范,是强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实际管理过程中应注重以下要点的把握。
(1)明确采样环节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要求采样过程必须由2名以上工作人员协同完成,其中一名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样品的采集,另一名工作人员则负责采样过程和样本信息的记录,采样完毕后,抽样单中必须有两名工作人员的签字。以此保证采样过程的规范和样品的质量。
(2)明确实验室检测环节工作流程和操作要点。检测人员需提前提交检测文件,文件中需包含检测项目、所用样本、所用仪器设备等信息,待检测条件满足后需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化的检测作业。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规范,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检测完毕后需认真填写试验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文件,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数据分析和误差处理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精准度。对于试验后剩余的样品、试剂,需严格按照实验室样品(试剂)处置制度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污染[10]。
3.4 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温度、湿度、光照、试验用水水质以及电压等环境条件因素均能够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因此想要提升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水平和效果,必须重视并做好实验室环境管理工作。
(1)对实验室功能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各功能区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同时,根据功能区的使用功能进行合理的环境建设。例如,微生物实验室需注意人流和物流分开不交叉;样品(试剂)保存区应配备带温控功能的储存柜;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区应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等。
(2)实验室内应配备齐全的加湿、取暖、降温、通风和遮阳设备,以便根据检测要求有效调整室内环境条件。
(3)做好环境清洁工作,确保实验室内无积尘、积水、污渍和杂物。同时,废物废液必须第一时间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以此保证实验室的洁净度,避免样品检测过程中受到污染而影响检测质量[11]。
4 结语
实验室检测是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新时期背景下,相关机构应重视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并通过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仪器设备管理、规范检测工作流程、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等措施提升质量控制的效果,以此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邓元达.食品检测实验室现状与质量控制[J].现代食品,2023(3):143-146.
[2]张爽,许静,任明月.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问题与措施[J].中国食品工业,2022(17):68-71.
[3]赵义廷.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J].食品界,2022(2):120-122.
[4]曾育晶.多措并举强化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国食品工业,2021(24):38-39.
[5]柳红娟.浅析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技术[J].石河子科技,2021(5):60-61.
[6]刘海君.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探讨[J].品牌与标准化,2021(4):79-80.
[7]聂秋霞,李媛,岳福鹏.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J].现代食品,2021(5):129-130.
[8]冯菲.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研究[J].中国食品,2023(10):68-70.
[9]高予欣.检测实验室设备管理研究[J].电子质量,2023(4):65-68.
[10]王锋杰.新形势下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创新[J].现代食品,2022(22):68-70.
[11]刘靖华,赵蕊蕊.食品药品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2(1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