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 陈小飞 田静珍 邓蕊摘 要: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需要采用各样的技术加强检测。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抗干扰性较强,操作简单,检验结果准确,在食品检验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食品营养成分、农药残留物、食品添加剂等的检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本文主要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C)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食品检测水平,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Food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CHEN Xiaofei, TIAN Jingzhen, DENG Rui
(Tangshan Market Supervision and Comprehensive Law Enforcement Bureau,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food safety issues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various technologies to strengthen testing. Among them, the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ha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simple operation, accurate test resul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ood inspection, especially in the detection of food nutrients, pesticide residues, food additives and other effective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points of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C) in food inspection, aiming to further improve the level of food detection,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and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food safety.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food de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大食品检验力度,引进先进的检验技术,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食品安全质量评估提供数据依据。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C)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食品安全评估、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性依据,为人们筛选出更加安全、高质量的食品。因此,本文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原理、应用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优化技术应用策略,强化食品检测质量控制,保障检测结果精准度,为食品安全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应用原理与特点
1.1 应用原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就是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特性来对被测物中的物质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气相色谱与质谱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兼具色谱高分离、高定量和质谱高灵敏、少进样、快速分析的特点,可以对复杂混合样品进行一次性分离,在食品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应用中,需要通过气相色谱柱对食品样品进行分离,获得单一组分,然后将其引入质谱仪离子源中实现电离处理,把物质变为离子形态,之后使用质谱检测仪检测离子,把获得的质谱信号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由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1]。在检测环节中,混合物样品持续性向离子源流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检测需要,对分析器与检测器的扫描质量范围和时间范围进行合理设置,通过计算机设备精准采集质谱信号,以便获得被测物质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信息。通常情况下,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中,主要是通过离子扫描进行监测,可以提高测量灵敏度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质量,保障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1.2 应用特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是对两种检测技术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弥补了单一技术使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升了检测技术的分离效率,强化了定性分析能力。其中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特点。①满足质谱分析单一性样品要求,同时对样品制备过程进行检验,不需要进行样品转移,能有效提升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分析实验时间[2]。②在检测技术应用中,能够同步获得质量、保留时间、强度等多维度信息。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检测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既可以实现技术操作的便捷化,又能同时实现食品检测分析的自动化。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要点
2.1 检验营养与物质成分
当前,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对食品的营养、物质成分越来越关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可以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物质成分进行有效性检验,保障食品安全。①在营养成分检测中,主要是对食品中的脂肪、维生素、糖类、蛋白质、无机盐等成分含量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高,费用较低,操作方便,灵活性较强,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现场检验或者实验室检测。在具体操作中,可以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将其与标准含量比较分析,以便对不同营养成分含量以及达标程度进行判断,只有达标的食品才能投入市场[3]。②食品物质成分中的检验,主要是对食品进行毒素检测、品质分析,以便检验食品是否达到安全食用标准。例如,在白酒成分检测中,需要对乙酸乙酯、乙缩醛、甲醇和杂醇油等成分进行检测,以便保障白酒质量、品质安全;在肉类食品检测中,主要是检测其中的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酯等成分,且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2.2 检验农药残留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增加农作物产量,农户往往会过量使用化学农药,致使农作物农药含量超标,一旦通过食物被人们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基于此,需要引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精准检测,以便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带有农药的食品流入市场,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利用离子检测方法,对食品中的氨基甲酸酯、除虫菊酯等农药残留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把检测结果与标准含量进行比较,同时将检测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农药残留量超过标准要求时,严禁流入市场。通过该技术可以对食品中50多种农药残留成分进行有效检测,检测效率较高,且检测质量较好,如可以通过固相萃取技术检测啤酒中的有机磷农药成分,或结合时间编程-选择离子检测模式,检测果蔬中的除虫菊酯残留成分[4]。
2.3 检验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类型较多,包含22类2 100多个品种,如防腐剂、增味剂、抗氧化剂、甜味剂、抗结剂、膨松剂等,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虽然可以延长食品保存时间,改善品质和口感,但是会引起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流失,且过量的食品添加剂还会对人体肝脏等器官造成危害。所以,需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有效性检测,如对食品进行酸化处理,以便检测出食品中的防腐剂、抗氧化剂含量,且检测结果精准度较高,方便操作,可以有效保障食品安全[5]。
2.4 检验兽药残留
在家畜养殖产业发展中,为了对动物疾病进行有效性预防、治疗和控制,往往会使用多种兽药,但是如果使用过量,会致使药物在动物体内蓄积,并逐步渗透到动物组织、分泌物中。其中常见的兽药残留包含驱肠虫药、生长促进剂、抗生素、镇静剂、抗原虫药等。因此可以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与固相萃取法、微波萃取技术等联合使用,以便对动物组织中的兽药化学成分残留进行检测[6]。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检测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不足,思想落后,对检测技术的应用效率较低,且缺乏科学可行的检验方案,检测流程不规范等,严重降低检测效率;缺乏完善的检测管理制度,检测标准不统一,食品检验工作流于形式,在检测过程中缺乏监管和管控,加大了检验过程的安全隐患,也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技术应用策略,强化检验质量管控,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1 合理设置仪器设备参数
利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检测食品质量时,需要按照相关规范流程科学设置仪器参数,进而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主要参数包含色谱柱的柱温、检测温度、气体流速、进样量、分流比、质谱电离电压、电离方式、离子源温度等。在检测前,需要对其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对,确保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从而强化检测质量控制[7]。
3.2 明确检查的对象和内容
在食品检测中,主要是针对食品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检测,检测内容不同,需要的仪器设备、检测流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准确环节,需要工作人员明确具体的检测对象和内容,同时要对检测样品类型、特征、加工方式等进行详细了解,以此为依据编制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规范性制备食品样品,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保障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3.3 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是食品检测工作的直接操作者,其综合素质与检测结果准确性息息相关[8]。因此,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职业素养,使其明确自身职责,端正工作态度,确保食品检测工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同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和总结工作,对检测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行为,确保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加强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灵敏度较高,且操作方便,检测结果准确,在食品营养成分和物质成分、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为食品质量评估提供精准全面的数据依据,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在该技术应用中,需要对食品样品进行科学处理,并明确检测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案,对仪器参数进行合理设置,提前进行设备检测和校对,同时优化萃取处理工作,为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伊芳.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273-274.
[2]杨光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J].现代食品,2023,29(2):185-187.
[3]李容,陈进思,白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硫丹[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2,32(16):1943-1946.
[4]张平,王晓琳,马潇,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甘草、黄芪、党参中21种农药残留[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4):28-33.
[5]王建玲,候学会,王国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8):110-114.
[6]毕军.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植物油中21种农药残留[J].现代食品,2021(24):171-174.
[7]张居舟,尚光志,蔡荟梅,等.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9种光引发剂[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7):269-274.
[8]董晓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当前食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7(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