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打好“四位一体”组合拳,高质量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作者: 吴楚阳 叶玲

绍兴市打好“四位一体”组合拳,高质量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0

11月28日,国务院食安办举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授牌仪式,绍兴市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全省第三个获得这一国家级殊荣的城市。该市自2016年启动创建以来,聚焦工作构架、效果、手段、机制等核心元素,打好“四位一体”组合拳,高质量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全市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从71分逐年上升至87.69分,近三年食品抽检合格率均稳定在98%以上,并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满堂红”。

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创建格局

一是融入“发展大局”。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每年列入重要民生项目,予以强力推进。

二是深化“市县联创”。加强对已获命名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的动态管理,深入推进基层食安办规范化建设,开展推试点、晒亮点、看示范,以点带面,全市域推动“三级联创”。全市实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市、区)全覆盖,累计建成11个“五星级”、60个“四星级”食安办,实现“三星级”食安办全覆盖。

三是推动“社会共治”。通过开展多样化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活动、推进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建设等多种渠道,动员食品安全治理主体多方面、多层次地参与治理过程,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1-11月,累计开展各类互动式食安科普宣传活动数百场,投放宣传品35万余份,发送公益短信900余万条,全面提升了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

二、内外兼修、提升质效,扛起“攻坚克难勇破局”的食安担当

一是检验检测提能。聚焦食品抽样公平性、权威性不强,存在多频次、重复性抽检等问题,深化抽检分离改革,构建全程质控体系。全市年度市县抽检经费逐年上升,抽检监测批次超过每千人7件次。市食药检院每年投入300余万元提能扩项,2 878个项目获得认证资格,覆盖98.54%食品检测项目。

二是专业监管提效。聚焦基层监管主体量大面广,专业监管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加大设施设备投入,104个基层监管所实现执法车、执法记录仪、快速检测箱和掌上执法平台等100%覆盖;建立“5+1+N”业务带教机制,开展抽样检验、食安保障、电子取证等系列技能比武,定向培养后备干部,绍兴食品监管人员专业化比例超70%,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奖项。

三是民生保障提质。聚焦重点场景,累计投入1.8亿余元,实现5家农批市场和65家城区农贸市场全覆盖,并纳入农产品快检体系,守牢菜篮子安全。聚焦重点隐患,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8亿元,建成标准化农村家宴服务中心1 492个,实现全市103个镇街2 210个村社食责险全覆盖,有效推动农村集体聚餐规范化发展。聚焦重点群体,积极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学校食堂“互联网+阳光食堂”全覆盖,万名家长在线“云监工”;养老机构食堂阳光厨房完成进度达年度任务的117%。

三、注重方法、用活载体,树立“守正创新争一流”的精品意识

一是探索动态监管。开展市场监管总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主要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按照“通用+专业”原则,对食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形成闭环运行机制,达到对守信企业“无事不饶”,对失信企业“利剑高悬”的监管效果。

二是坚持数智赋能。全省首创特色食品作坊集聚发展智慧共治模式,共打造5个特色作坊集聚区,推动银商合作,累计为作坊主授信16.3亿元,项目成功入选“2023健康中国创新实践典型案例”,通过“浙里食安”首批示范项目验收;全国首创“校园食安智治”系统,打造省、市、县、校四级贯通、政府、学校、企业、家长四侧打通的多跨协同集成体系,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全覆盖率应用,荣获“全国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十大优秀案例”。

三是实现全链追溯。在全省率先推动GM2D(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全链应用,实现食品原料、企业加工环境、产品仓储物流、销量、问题产品追溯、消费结算等信息“码”上查询。全市特色食品“一黄一白”共11个品种实现“一物一码”,派码总量达1 077万余个,消费者扫码次数达319万余次。该项工作列入GM2D浙江示范区重大阶段性成果,在首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之江数字贸易主论坛上发布。

四、完善机制、融合要素,凝聚“监管执法一体化”的向心力

一是推动督考融合。建立健全督考奖惩机制,市委市政府将示范创建等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市政府与对区县、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和各级党委政府督查事项,作为人大监督、政协协商重点,列入纪委执纪立项内容;每年对食品安全先进集体和个人及时表彰奖励,激励干部干事作为。1—11月,市委市政府共开展食品安全督查21次,表彰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13名。

二是加大治理协同。全省首创“5+X”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会商机制,定期会商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研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统筹相关部门快检抽检、监管执法和刑事打击等优势力量,开展联合行动,有效肃清各类食安风险隐患。1—11月,各部门协调开展了“散装熟食”“绿剑”“迎亚运 保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累计查处食品行政处罚案件3 104件,案值259.16万元。

三是深化机制联动。建立公安+市监、检察+市监、法院+司法+市监行刑衔接三大机制,成为全省唯一实现公检法联络机构全覆盖的行政执法机关,破获了多起食品大要案。3月以来,侦破近三年全市涉案金额最高、违法犯罪嫌疑人最多的制售伪劣黄酒案,涉案总额达4 600余万元,为本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净化了市场环境;6月,破获的跨省制造销售有毒有害豆芽案,涉案金额超2 000万元,获省政府领导批示、公安部挂牌督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