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完善对策探讨
作者: 董文甫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餐饮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关的餐饮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改善网络餐饮的卫生条件,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并提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对策,以期打造良好的网络餐饮环境。
关键词: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问题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n Online Catering Industry
DONG Wenfu
(Taiyuan Tourism College, Taiyuan 0300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network catering is accelerating, and more and more related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health conditions of network catering,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catering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to create a good network cater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online catering industry;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problems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需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实现食品全链条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餐饮行业日益成为餐饮业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餐饮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可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在网络餐饮模式中,各类餐饮实体店纷纷实现自我转型,并通过外卖获得可观的收益,增加了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许多网络餐饮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并未考虑到平台商户的行为,平台中的部分服务机构并没有经营资质,而且实体店面卫生条件很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对这一行业的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网络餐饮行业的发展得到有效规范。
1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
1.1 网络餐饮食品质量缺乏有效保障
①网络餐饮行业发展初期,我国并未对各类餐饮店入驻网络平台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也没有强调线上与线下需保持一致,造成在后续监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网络餐饮服务者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第三方平台也并未发挥出有效的监管作用。②虽然我国已明确制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并对餐饮单位的布局和流程等相关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但大多数入驻餐饮服务平台的提供者并未达到这一规范的要求。例如,如果配送需要冷藏保存的食品,应按照规定采用冷链配送方式,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1]。③虽然消费者能够通过专门的平台搜索和购买喜欢的食品,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消费者并不能完全掌握食品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数据,导致现有的食品安全缺乏保障。④由于网络餐饮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入驻门槛比较低,许多经营者的行为经常会发生变化。随着网络餐饮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往往选择成本较低的原材料,也并未对现有的加工设施予以改进和完善。在监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餐饮经营者只提供外卖服务,但却并未提供就餐区,消费者也无法来到餐饮店就餐,无法保证食品制作的环境卫生健康。
1.2 法律无法得到全面落实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多项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制定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网络餐饮行业的发展予以明确规定,从而进一步约束餐饮商家的行为,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无法得到落实。2018年施行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提出确保入驻网络平台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具有资质,能够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而且第三方平台要发挥出审查的职责,并对未尽审查责任的处罚予以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未对第三方平台形成有效的震慑,现有的审查工作并未得到全面落实,与配送环节相关的规定也未得到全面的落实。第三方平台通常负责提供网络食品的配送容器,入驻网络平台的餐饮商家会提供与食品相关的餐具与包装,监管力度并不到位。
1.3 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
①现有的监管方式比较单一、传统。监管人员会深入贯彻日常问题的排查工作,也会对专项内容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及时进行立案,保证不良商家的行为得到有效的查处与整治,但由于监管方式比较单一,很难对监管对象的准确信息进行严格把关与控制,导致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屡禁不止。②监管对象缺乏正向激励。大部分监管人员在进行网络餐饮商家的监督时,很少会对第三方平台和入网商家给予正向激励。大部分平台和商家一旦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就会获得相应的处罚,但如果其表现比较出色,或者做出相应的成绩,并未获得与之相关的激励,这样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监管效果。③许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比较消极,甚至会选择回避。这是由于消费者在进行网络餐饮食品维权时,不仅会耗费精力,而且很难真正对自身的权益进行有效维护,不能充分了解入网商家的相关信息。涉及赔付问题时,消费者往往要面临复杂的操作程序和限制条件,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许多消费者会放弃赔偿。
1.4 缺乏有效的基层监管力度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离不开多个部门的支持。然而,由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管难度比较高,基层监管人员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因此,对网络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时,很难充分发挥出基层监管的作用。大部分监管和执法人员面临的工作任务较为烦琐,而且人员数量比较有限。此外,相关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能不同,很难发挥出监管的合力。
2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分析
2.1 建立全面的监管机制
2.1.1 细化经营主体
第三方平台通常要向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入驻平台的商家相关经营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而且其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审批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制度和要求对入网餐饮商家的资质进行审核。要保证各个部门能够彼此协调,掌握更加准确的入网餐饮商家信息,并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管。需对各种食品的配送方式进行严格的规定,并确保其得到进一步落实。例如,在配送容易产生腐蚀的食品时,要设置完善的冷藏配送方式,同时,还要将这一类型的食品与热食类食品予以分开,设置专门的冷藏区和热藏区。要加强对网络餐饮商家的监督与管理力度,重点检查其食品加工制作与配送环节,保证监管工作的效率。
2.1.2 打造健全的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在我国传统的食品餐饮行业中,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比较完善。与之相比,网络餐饮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与之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尚待完善。各地区要结合本地的网络餐饮行业现状与特点,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地方标准,结合本地区的餐饮食品特点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对食品安全的各个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要对产品包装和配送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同时还要及时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更新,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打造良好的网络餐饮竞争环境[2]。
2.1.3 加大网络餐饮信息公开力度
①保证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得到充分共享,满足职能部门对数据的查询和使用需求。通过仔细对比入驻平台的商家信息,就能进一步了解其信息的准确性。职能部门要将入网商家的处罚信息分享给第三方平台,在由平台对信息进行公示,消费者在选择和购买的过程中可作为参考依据。②要将关键的信息设置在首页,便于消费者随时了解商家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高网络餐饮信息的对称性,又能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2.1.4 重视事中与事后监管
①加大抽检力度。可通过快速检测和第三方抽样检测等方式对入网餐饮商家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违法商家进行相应的处罚,提高广大商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②对入网餐饮商家的食品来源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商家要及时向监管部门上报进销台账等重要的凭证,对网络餐饮食品溯源体系予以优化。如果商家无法提供食品的来源信息,或者确定其所提供的信息不真实,需勒令其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整改。
2.2 完善法律法规
为保证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要对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改进和完善,打造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各项监管工作有严格的参考依据。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对食品配送环节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也对第三方平台的审查义务予以明确。然而,由于这一规定并不完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①为保证法律法规得到全面的落实,要对第三方平台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提高违法成本,增加处罚金额,保证平台能够建立完善的网上溯源系统,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重视。②国家要发挥出强制的作用,保证网络餐饮的信息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及时公开网络餐饮从业单位和人员的相关信息。③要考虑到各个地方的网络餐饮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地方法律法规,保证规定更有针对性,并对现有的法律条款予以改进和优化。
2.3 打造完善的监管体系
2.3.1 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
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支持下,网络餐饮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飞快,入驻第三方平台的餐饮商家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这些均会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目前,监管部门的人员比较有限,工作人员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要充分发挥出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打造智慧监管平台与诚信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取证和监控,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保障监管质量。可打造专门的远程协助监管平台,保证所获取的证据在第一时间得到传输,从而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形成有效的约束。提高第三方平台的责任感,使其能够利用远程协助监管平台及时传递重要的信息和证据,协助监管部门对工作进行调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健康良好的网络餐饮环境。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信用分类分级监管系统的建设,保证各项数据得到有效的收集和整理,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进行分级,并将其作为监管的重要依据,明确重点监管对象,对各种商家进行分类监管。第三方平台要及时将信用信息进行公示,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实时更新市场主体的信用数据,鼓励各大餐饮单位能够积极落实整改工作,提高自身的信用分。如果餐饮单位的信用分迟迟未曾提升,或者连续下降,就要勒令其退出第三方平台。要保证餐饮单位的信用分符合相关标准,才能允许其继续在第三方平台上经营[3]。
2.3.2 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
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消费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与网络餐饮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有效发挥出消费者的监督作用,需要提高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消费者能够在订餐的过程中注意商家的卫生条件,尽量不要选择不提供堂食服务的商家,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消费者对维权证据的收集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为了进一步发挥出消费者的监督作用,要成立专门的网络餐饮投诉举报部门,鼓励消费者对不良商家进行举报,通过收集充足的证据,证明商家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然后发挥出第三方平台的作用,及时赔付消费者,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缩短投诉举报的办理时间,尽量在当天内完成工作。此外,应进一步完善回访机制,对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鼓励消费者积极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4]。
2.4 加大基层监管力度
①合理调整市场监管人员结构,避免人员出现闲置的现象,进一步扩充基层一线监管的力量,并对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有效的协调,保证数据得到充分共享,降低工作压力。②由于部分监管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了解程度比较有限,因此,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具备扎实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餐饮流程开展监督与管理,灵活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完善执法手段,提高安全监管水平[5]。③加大信息的交流力度,对基层执法力量予以集中,有效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例如,除了要发挥出市场监管部门的作用之外,还要联合辖区派出所和环保等相关部门,实现通力合作,才能更好地打击网络餐饮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总之,为保证基层监管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强化,需发挥出多个部门的作用,保证信息得到高效的传递,使监管工作得到全面落实。
3 结语
网络餐饮是人们个性化餐饮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管也成为新时代下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不可缺少的一环。应不断完善构建和相关法律条例,弥补监管漏洞,同时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实现网络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安全。
参考文献
[1]徐以成.提升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质量水平的思考[J].现代食品,2021(16):152-155.
[2]曾庆娟.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法律问题[J].法制博览,2021(16):68-69.
[3]武岳.刍议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食品,2021(9):124.
[4]张月.外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3):969-973.
[5]吴小燕.解析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模式[J].食品界,202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