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作者: 武卫影 辛国贤

摘 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药的使用愈发普及,在为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国农业生产尤其是茶叶种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阐述了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现状,分析了乌龙茶和花茶中存在农药残留的原因,提出了乌龙茶和花茶中农药残留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茶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茶叶;乌龙茶;花茶;农药残留

Pesticide Residues in Oolong Tea and Scented Tea

WU Weiying1, XIN Guoxian2

(1.Julu County Market Supervision Authority, Xingtai 055250, China; 2.Hebei Ten-zan Food Test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se of pesticid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which not only brings some convenience to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tea plant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Oolong tea and scented tea, analyzes the caus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Oolong tea and scented tea,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Oolong tea and scented tea, so a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tea industry.

Keywords: tea; Oolong tea; Scented tea; pesticide residue

我国茶叶无论是内销还是出口,在检测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农药残留问题较为严重,制约着我国茶叶的正常生产和销售,并对茶叶产业产生一定的威胁,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常由于含有大量农药残留而被诟病。因此,本文对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促进我国茶叶行业的发展。

1 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茶类产品作为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量及贸易量不断增加,但在茶叶出口中常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农药残留问题较突出,对茶叶的出口和销售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贸易壁垒,在茶叶出口中表现为农药残留量不达标,如对茶叶农药残留量检测的范围不断扩大,指标不断增多,由20世纪的不到10种扩大到如今的几十种,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我国茶叶的出口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持续走低,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检测后发现农药残留量较高,即使近几年进行了技术改善,但出口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从我国茶叶出口现状来看,农药残留量最高的是乌龙茶和花茶。

乌龙茶和花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农药残留量并不高,尤其是六六六的残留含量几乎没有超标,滴滴涕残留超标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相比其他农药来说问题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我国乌龙茶和花茶出口检测过程中农药残留量超标率最高的是氰戊菊酯、甲氰菊酯以及优得乐。按照欧盟的相关标准进行出口茶叶农药残留情况统计,发现农药超标率最高的是氰戊菊酯,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中,其超标率极高,该农药在绿茶和红茶中的超标率为40%左右,而在乌龙茶中超标率达80%,在花茶中也接近80%。甲氰菊酯和优得乐在乌龙茶和花茶中的超标率相较氰戊菊酯来说较低,但与绿茶红茶相比,其超标率也较高。例如,乌龙茶中甲氰菊酯超标率达63%,优得乐超标率达50%。这种情况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只有降低农药残留量,才能有效提高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减少茶叶出口中的贸易壁垒。

三氯杀螨醇的农药残留问题也不容忽视,这种农药残留量虽然在2000年左右就已达标,但由于该农药中含有一定的滴滴涕,在乌龙茶、花茶出口过程中对滴滴涕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时存在一定的不达标情况,因此除了要对滴滴涕的使用进行控制外,也要对三氯杀螨醇的使用进行控制,不能放松对其的警惕。

根据欧盟对茶叶各出口国或地区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规定,可按照农药残留水平将这些国家或地区分为3个等级,即农药残留水平较高的国家、农药残留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农药残留水平处于中间的国家,而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茶叶出口国中农药残留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该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1]。

2 乌龙茶和花茶中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

2.1 直接喷洒农药

茶叶在种植生长过程中,茶农为保证茶叶具有良好的生长状态,尽可能避免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会或多或少地使用农药进行直接喷洒。在喷洒结束后,如果出现降水,再加上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茶叶上的农药可能会被稀释,部分农药在尚未被稀释时就逐渐进入到茶树组织内部,经外界环境如阳光、雨水的作用,这些农药物质也会逐渐被分解和吸收,或转变为其他各种茶叶所需的生长物质或无毒无害的物质,上述两种情况并不会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造成影响。但如果在茶叶表面的农药物质还未完全吸收或降解时,就进行采摘和销售,可能会导致存在农药残留的新鲜茶叶加工形成的成茶中农药残留超标。

此外,花茶的农药残留还有一个较特殊的原因,即薰花中的农药可能会在花茶进行窖制过程中,其农药残留逐渐从香花部位向茶叶中转移,导致茶叶表面出现较多的农药残留物质,影响销售和出口。

2.2 间接农药残留

茶叶中存在的农药残留除由直接喷洒农药导致外,还可能由于间接的影响导致,这种间接导致农药残留的来源主要有以下3种。

(1)从土壤中吸收。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很多农药会进入土壤中,叶片上的农药也会被降水带入土壤中,这些农药会在土壤中长期存在,部分具有内吸性的农药,在茶叶的生长过程中,根系会在土壤中吸取水分以及营养物质,在吸取这些物质的过程中也会吸取一定的农药成分,并将农药通过茶叶内部的根茎传输到茶叶的顶端芽梢部位。六六六虽不属于内吸性的农药,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能表现出一定的内吸性的特征,因此在茶叶生长过程中喷洒六六六也会导致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六六六成分,由茶叶吸取,导致芽梢部位出现六六六的残留。其他不具有内吸性的农药通过土壤进行间接残留的可能性很小。

(2)由水传播。甲胺磷等农药虽不会在茶树生长过程中使用,但会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使用,这些农药会随着稻田用水流入江河中,再被茶树吸收,可能会导致茶叶表面存在甲胺磷农药残留。

(3)由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茶叶中发现农药残留的重要原因,甚至这种来源的可能性仅低于直接喷洒农药造成的农药残留,农药在茶树叶片上方进行喷洒后,可能会经过挥发进入大气中,也可能变成气态随着风进行转移。出现降水时农药也可能落在茶叶芽梢上,导致茶叶中出现农药残留。我国在20世纪就相对减少了茶叶中使用的农药种类,但仍有很多农药被检测出,这是由于周围其他作物喷洒农药后经其他途径传播到茶园中对茶叶造成影响[2]。

3 乌龙茶、花茶农药残留量较其他茶叶高的原因

3.1 乌龙茶

乌龙茶的采摘标准一般与红茶、绿茶等茶叶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乌龙茶是采摘一芽三四叶的芽梢进行加工,由于叶龄较老的叶片中含有的农药成分更高,因此乌龙茶中含有的农药残留成分也比采摘较鲜嫩茶叶的红茶、绿茶更高。

3.2 花茶

花茶由茶叶和香花两个部分组成,其农药残留需从茶叶和香花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除茶叶中会有一定的农药残留外,香花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农药残留,如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甲胺磷和三氯杀螨醇等,且香花中一般农药残留量较大、导致花茶中存在大量农药残留。此外,花茶所用的茶叶大多数是夏茶、秋茶,这两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本身就较高,会进一步加重花茶中的农药残留[3]。

4 乌龙茶、花茶中农药残留的解决措施

4.1 从茶叶生产方面解决

为有效减少乌龙茶、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需从我国茶叶生产方面进行干预。对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应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可通过天敌杀虫等方式解决虫害问题,贯彻落实“综合防治,防重于治”的茶叶生产防治方针。尽可能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改善茶叶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减少各种化学农药试剂的使用。茶园选址时尽可能选择远离需大量使用农药的农田,避免周围农田的农药通过水、土壤及空气等传播介质传播到茶树中,有效减少间接农药残留来源。

在香花的种植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尤其是各种剧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在种植的过程中将农药的使用重点放在香花病虫害的防治上,仅在必要时使用农药,并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特定的高效农药进行治理[4]。

4.2 建立健全茶叶质量保障体系

由于茶叶出口不是成茶直接出口或原叶出口,需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需建立健全茶叶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茶叶和香花的种植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包装以及最终的销售等环节。

在茶叶和香花种植生产过程中需普及相关科学知识,要求种植者和工作人员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和农药喷洒方式,尽可能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随着各国对茶叶卫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升级,必须创新和提升茶园种植和香花的种植技术,积极宣传和普及新知识、新技术,尤其是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技术。此外,需加强对当前茶厂卫生条件的管理和整顿,提高茶厂生产的卫生条件[5]。

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对茶叶和香花种植区的农药使用以及土壤、水源、空气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禁止茶农、花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各种高毒性农药或禁用的高残留农药。质量监督部门应对茶叶、香花的卫生质量进行抽查,尤其是茶叶的农药残留情况,对质量不达标的产品不允许销售和上架,对质量达标且优质的茶叶加大支持力度[6]。茶叶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基地,对生产基地的茶叶和香花种植、生产、加工进行科学管理,使茶叶生产质量复合标准[7]。

5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在茶叶生产及销售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农药的广泛使用,我国茶叶尤其是乌龙茶、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因此,我国应加大对农药使用的管控力度,建立健全茶叶农药使用体系,针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方法措施,进一步提高我国茶叶质量。

参考文献

[1]柴苹.茶叶农药残留与检测技术探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131-132.

[2]赵丽,陈瑞,岑铭松,等.我国出口欧盟茶叶农药残留状况与控制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5):69-74.

[3]胡高华,曹建荣,杨蕾文宣,等.基于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硅藻土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多种农药残留[J].茶叶科学,2022,42(2):249-262.

[4]时奉良,谢文涛,鲁丽娜,等.市售茶叶中主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与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6):456-457.

[5]李金贵,蔡烈伟,黄继轸,等.不同茶类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研究[J].茶业通报,2014,36(3):107-110.

[6]张秀玲.中国农产品农药残留成因与影响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

[7]翁木森.加强茶叶监管服务建设 抓好茶叶“农残”控制工作[J].广东茶业,2012(1):16-1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