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解冻方式对肉类品质的影响
作者: 赵念思
现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人为了方便和节省时间,常常会购买大量的肉类食材并将其冷冻保存。冷冻肉类不仅可以延长保质期,还能在需要时随时取用。在解冻肉类时,我们常常采用常温解冻或热水浸泡的方法,所用时间通常较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厨房电器相继增加了解冻功能,如微波炉解冻、冰箱解冻、带有蒸汽功能的空气炸锅等。究竟哪种解冻方式在快速化冻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还原肉质的新鲜品质呢?下面我们通过解冻一块500g的猪里脊肉为例,对比一下不同解冻方式的差异。
解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物质间的传热过程,由环境的热量传导给冷冻食材,直至食材中心的冰晶被完全融化,达到0℃以上。影响解冻效率的两大因素分别是解冻环境所能提供的总热量和解冻过程中的传热方式;解冻肉类的品质主要体现在营养损失,即汁液损失率,和微生物滋生风险,而与之相关的因素分别是解冻环境的温度、湿度以及时长。
泡水解冻是一种常见的解冻方法,由于水的导热性比空气好,所以能更快地传递热量。经测试,泡水解冻一块500g的猪里脊肉仅需80min,相比于室温静置解冻缩短了40min。然而,泡水会导致肉质表层的血红蛋白等营养物质溶解在水中,导致肉质发白,这种解冻方式的汁液损失率为2.74%。
冰箱解冻一般在4℃的环境下缓慢进行,由于解冻环境和冷冻食材的温差较小,因此具有解冻效率慢、品质高、微生物污染风险小等特点,消费者一般采用此方式进行过夜解冻。
微波解冻是利用一种高频电磁波穿透食物内部,引起食物中水分子的振动产生热量,这种解冻方式所需时间较短,仅需21min。然而,由于在解冻过程中水和冰晶在肉制品中的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食材外层过熟而内部的冰晶尚未融化的情况;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肉品外层的蛋白质变性,表面变干,解冻效果不均匀。经测试,这种解冻方式的汁液损失率高达10.79%。
蒸汽空气炸锅解冻是一种新型的解冻方法,空气炸锅的热源和蒸汽共同提供充足的热量,风扇为解冻过程提供高效的对流传热。为了防止食材表面过熟,需要控制空气炸锅腔体温度,最好不能超过60℃。这种解冻方式的关键在于蒸汽的参与,一方面,蒸汽为冷冻食材提供了大量的潜热,气态水会优先附着在食材温度最低的部位,冷凝时释放大量潜热用于解冻,所以这种方式耗时较短,为33min。另一方面,蒸汽提高了解冻环境中的湿度,让食材表面保持水润的状态,经测试,该方式的汁液损失率仅为1.64%。
综上所述,不同的解冻方式各有优点与缺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