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融入餐饮业的实践研究

作者: 汪晶

电子商务融入餐饮业的实践研究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将电子商务应用于餐饮业,能够打破传统餐饮经营模式的弊端,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随时随地浏览产品信息并完成下单,大大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和效率。本文将进一步对电子商务与餐饮业的融合实践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电子商务与餐饮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了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消费者对餐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社会发展环境中,越来越多的餐厅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让广大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结合自身的饮食爱好和需求进行餐饮体验,品尝各类美食。餐饮经营场所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除了提升餐饮产品的质量,还必须切实提高餐饮信息化服务水平,而电子商务与餐饮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融合能为管理者与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之处。

(二)经营理念和模式相似

在现代消费市场中,餐饮业是服务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门类,与人们的日常出行和饮食生活息息相关,其服务宗旨就是“以顾客为上帝”。电子商务的经营发展理念是“以人为本”,解决客户的一切需求。两者的发展建立在同一思想基础上,都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优化并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同时,现代电子商务能够帮助餐饮服务业采用灵活多变的个性化经营发展模式,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就餐服务,满足不同受众的餐饮服务体验需求。

(三)市场受众群体契合

在我国餐饮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小型餐饮企业仍为市场主体,其经营发展条件和规模都较为有限,需借助降本节源的方式提高经营利润,并持续拓宽受众范围。基于此,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运用电子商务,集中分散的潜在客源,提升餐饮企业的市场营销推广能力,实现高效运营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融入餐饮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经营意识偏低,餐饮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经营者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餐饮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多数小型餐饮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流程和服务理念,对于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意识和敏感性偏弱。比如,不少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大厨出身,只精通厨艺,未树立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他们会将更多时间与精力用于提升菜品质量,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子商务在餐饮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导致企业无法快速、有效地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环境。

(二)电子商务标准偏低,经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的餐饮服务行业中仍存在较多餐饮企业电子商务标准偏低,未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与受众需求的情况优化制定先进、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等现象。例如,速食快餐企业普遍应用团购网站进行市场业务扩张,拓宽产品的受众范围,但团购类项目的推出和应用却存在诸多限制,包括电子促销券的有效期偏短、使用范围偏窄、使用门槛较高、流程复杂等,不利于培养并留住更多忠实的消费者,也会影响速食快餐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三)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够科学和专业

当前,我国餐饮行业中仍存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不够健全的现实问题,很多中小型餐饮企业是从个人或家庭逐步发展起来,未能科学借鉴和应用西方发达国家连锁餐饮企业的先进经营管理模式和工作经验,未能充分认识到培养和引进具有极强电子商务意识和优秀经营管理工作理念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未加强对餐饮企业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整体管理模式不够科学、完善,导致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养偏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未能有效发挥出电子商务在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效性。

三、电子商务融入餐饮业的改进措施

(一)提升电子商务经营意识,革新餐饮管理工作理念

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餐饮企业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更多忠实用户,就必须高度重视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电子商务经营意识,确保其能够树立“以人为本”的餐饮管理工作理念,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与受众情况,优化改进餐饮服务内容与形式,全面提高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餐饮企业可以邀请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技术人才进行座谈分享交流,帮助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与了解“互联网+餐饮”的经营管理思维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与餐饮经营管理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电子商务在餐饮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各项便捷服务。比如,餐饮企业通过入驻电商美食平台、设计极具个性的App软件,能够方便网络用户在线上高效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餐饮产品,餐饮企业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后台实时获取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与反馈意见,以便优化并改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最大化提升餐饮企业采购、后勤及外卖配送等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让各部门可以投入更多精力与时间提升服务质量,并结合受众需求优化服务模式。

餐饮企业的传统支付体系主要是通过收银台收取费用,这样不仅会使企业消耗更多人力成本,还会造成整体支付效率低下。对此,餐饮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引进电子商务线上支付技术,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方便消费者自主线上支付,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后台知晓客户支付状况。

(二)提高电子商务标准,规范并完善经营管理体系

伴随我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与发展,餐饮业已经开始积极寻求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与餐饮业结合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在线订餐下单。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端设备实时预订自己心仪的餐厅和产品,有效省去线下订餐下单的繁琐流程。二是外卖服务。基于电商外卖平台,消费者可以在办公场所或家中轻松购买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各类美食,拓宽了餐饮企业的销售渠道。

电子商务在为餐饮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存在餐饮食品安全、配送不够规范等问题。对此,有关部门必须提高餐饮业的电子商务标准,确保形成良好的口碑,为餐饮企业吸引更多消费者。比如,云南省政府于2023年9月制定推出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发展餐饮新业态新模式,具体包括支持企业创新运营模式和经营业态,充分发挥绿色生产基地、加工基地、直播基地的作用,构建“现代农业+加工中心+中央厨房+电子商务”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持续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

餐饮企业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自觉规范自身的经营管理体系,不仅要关注线下餐饮服务场所的管理服务质量,还必须加强网络层面营业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比如,餐饮企业需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设计专业、完善的客户服务端,结合目标受众的相关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线上餐饮服务,切实提高餐饮企业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保障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此外,餐饮企业还要做好特色网站建设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解企业背景文化、产品信息以及服务特色的相关窗口,帮助企业拓宽宣传销售渠道。在网站平台管理服务工作中,餐饮企业要注意设置评论区,收集广大消费者的反馈意见和需求,并安排专人及时回复与跟踪考核,确保企业的改进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三)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提升内容综合管理水平

人才资源匮乏是阻碍传统餐饮企业落实电子商务运营的关键问题,餐饮企业要想最大程度发挥电子商务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就必须积极健全人才培养及引进机制。

第一,餐饮企业要加强与当地高校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优化制定酒店管理、烹饪以及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确保学生不仅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并深入学习了解电子商务知识,努力成为高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为餐饮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第二,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市场主导作用,及时制定并颁布相关人才扶持激励措施,指导行业协会、高校及企业加大对餐饮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入驻当地餐饮市场,提升餐饮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餐饮企业要制定、实施并完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提供良好的薪资待遇,设置相关激励措施,确保能够调动全体员工参与专业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合理运用电子商务开展餐饮服务管理工作。比如,为表现较佳的员工提供海内外进修学习机会,使其将更多电子商务管理经验带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从而全面提升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第四,餐饮企业要提升内部综合管理水平,对出勤管理、绩效考核、财务报表等工作实施电子化智能管理,相关管理人员要科学借助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各项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工作,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与市场发展趋势要求,优化并改进经营管理内容与模式,认真做好市场规划、筹备与预判工作。第五,餐饮企业要结合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优势,加强对餐饮原材料的采购和监督管理,确保能以最低成本采购到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让市场和消费者安心。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所在,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注重提升电子商务意识,革新经营管理工作理念,将电子商务与餐饮经营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并完善餐饮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与方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作者简介:汪晶(1992—),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