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方法优化
作者: 邵敏
脱氢乙酸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正确使用脱氢乙酸对人体无害,但若使用不当则可能产生一定危害。因此,我国对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添加量有着明确规定,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可在酱菜、发酵豆制品、面包、糕点、复合调味料、预制肉制品以及熟肉制品等食品中添加使用,有助于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保质期。同时,该标准也对食品中脱氢乙酸的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将其归于限制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畴。因此,食品中的脱氢乙酸是常检项目之一。
食品中脱氢乙酸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本文对多种基质的前处理进行优化,并主要使用气相色谱法对食品中脱氢乙酸实施测定。常规检测基质较为复杂且需独立检测,不利于大批量测试。为提高试验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该项目的前处理进行了优化并通过样品定量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与仪器
脱氢乙酸(CAS No.520-45-6),chem.Service,纯度≥99.5%;质控饼干,大连中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样品来源于客户送检;正己烷(色谱纯);乙酸乙酯(色谱纯);氢氧化钠(分析纯);盐酸(分析纯);硫酸锌(分析纯)。
气相色谱:Agilent 6890,配有FID检测器;HP-5色谱柱(30m×320mm×0.25mm);ME204天平;FE20 pH计;vortex-genie2涡旋混合器;Milli-Q Reference纯水系统;离心机;KQ-500DETB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1.2 实验与方法
1.2.1 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粉碎均匀,准确称取2—5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5mL去离子水、2.5mL硫酸锌(120g/L)除蛋白,涡旋混匀。用氢氧化钠溶液(20g/L)调节pH至弱碱性,室温超声15min后,加水定容至25mL,涡旋混匀,4000r/min离心10min。取10mL上清液,加1mL盐酸溶液(50%)酸化后,准确加入5.0mL乙酸乙酯,振摇2min,40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GC-FID分析测定。
1.2.2 标准品的配制。准确称取0.0500g脱氢乙酸标准品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酯溶解并定容至刻度,作为标准工作溶液(质量浓度为1000mg/L)。用脱氢乙酸标准工作溶液配制成1.00、10.00、50.00、100.00、200.00mg/L的标准工作液。纵坐标为峰面积,横坐标为标准工作液质量浓度,在1.00—200mg/L内,标准工作液(x)与峰面积(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1.1681x-0.6045,相关系数R2>0.999。
1.2.3 仪器条件。色谱柱HP-5,规格为30m×320mm×0.25mm。升温程序:初温为150℃,以10℃/min升至210℃,再以20℃/min升至240℃,保持2min。进样口温度为240℃,检测器温度为300℃,载气流速为1.0mL/min,氢气流速为40mL/min,空气流速为400mL/min,尾吹气为30mL/min,载气为N2,进样体积为1.0mL,分流比值为5:1。
2. 结果与分析
2.1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5009.121—2016)第一法,用NaOH溶液(20g/L)调节pH至7.5,将样品中的脱氢乙酸全部转化为脱氢乙酸钠,并以钠盐的形式溶于水中。由于pH调至7.5临界点不好掌握,实验只能调到7.5左右。但对于第三方检测行业而言,每天需要处理大批量样品,若每一个样品都需要调节pH,将耗时过多,不利于批量操作。实验室通过大量数据收集,得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加碱量来调节溶液pH。
2.1.1 不同NaOH溶液的添加量对果汁加标回收的影响。在前处理时,测得果汁的初始pH为3.31,且脱氢乙酸含量为未检出。因此,实验对该样品进行加标,通过计算回收率,研究不同加碱量对果汁加标回收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pH接近弱碱性,加标回收率在98.3%—101.9%,加标回收良好。
2.1.2 不同NaOH溶液的添加量对复合调味料加标回收的影响。在前处理时,测得复合调味料的初始pH为4.82,且脱氢乙酸含量为未检出。因此,实验对该样品进行加标,通过计算回收率,研究不同加碱量对复合调味料加标回收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pH接近弱碱性,加标回收率在99.3%—102.2%,加标回收良好。
2.1.3 不同NaOH溶液的添加量对质控饼干的影响。质控饼干的脱氢乙酸含量为1.054g/kg,要求Z=(x-X)/σ(|Z|≤2代表满意,2<|Z|<3代表可疑,|Z|≥3代表离群;x为测试结果;X为指定值1.054g/kg;σ为标准差0.059g/kg)。本实验通过不同加碱量来调节该质控样品的pH,以研究不同加碱量对质控饼干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pH接近弱碱性,Z值都是满意的。
2.1.4 加入固定量NaOH溶液对样品的pH进行测定。通过上述试验可知,pH接近弱碱性,加标回收率在正常质控范围内,测试结果偏差较小。本试验通过测试大量样品基质发现,固定加入NaOH(20g/L)溶液2.2mL,测量出的pH在7.00—8.50,加标回收较好,数据重现性也较好。
2.2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试验
称取果汁、豆干、蛋糕各18份,并将其分为3组(每组6个平行样),分别加入适量标准工作液,每3组样品中的加标量分别为10.00mg/kg(低)、50.00mg/kg(中)、100.00mg/kg(高)3个水平。按上述步骤步骤处理样品(NaOH溶液均加2.2mL),进行加标回收及精密度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加标回收率为80.6%—105.8%,SRSD为3.46%—7.34%,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结果可靠。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脱氢乙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在1.00—2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标准工作液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0.6%—105.8%,SRSD为3.46%—7.34%,满足标准测试要求。同时,优化后的前处理方式显著节约了前处理时间,为大批量开展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提供了参考。因此,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处理时间短等优点,适合开展大批量的检测工作。对于那些需要完成繁重检测任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而言,更能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作者简介:邵敏(1988—),女,汉族,安徽亳州人,中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