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PBL”混合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 谢琼

“翻转课堂+PBL”混合教学模式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探索0

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是食品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学习食品营养与健康科学相关基础知识,了解食品营养与疾病的关系、合理膳食与健康的联系,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深入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引导居民养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本文以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为例,用智慧树搭建线上平台,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PBL”混合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堂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填鸭式地接受,忽视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学习中,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多而散,容易忘记,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率不高。为此,教师需要对食品营养与健康课程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融入课程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寻问题,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发散性思维教学。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课堂教学内容,以供学生进行课前在线学习。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由课堂讲授的主角转变为导演和设计者,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由听课的被动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和策划符合学生学情和学习特点的课堂活动,确保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互动,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

三、PBL教学模式概述

PBL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必须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查阅课外资料,同时分组分工协作,对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各自完成分配的部分,再进行集中讨论,记录讨论中的问题。在课堂上,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会充分展示课前的学习成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判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在互动中找到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引导学生巩固知识点。

四、“翻转课堂+PBL”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在“翻转课堂+PBL”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翻转课堂依托智慧树平台,以PBL问题为导向,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将课前线上课程自学和线下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学生要在课前下载“知到”App,注册并登录;教师在智慧树平台建立班级,并导入学生信息。基于智慧树平台的“翻转课堂+PBL”混合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位,突出学用结合和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营养误区和当下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点之间的底层逻辑和知识架构,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课前教学设计。本课程项目四是“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结合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教师在课前一周将视频、动画、PPT等学习资源上传至智慧树教学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单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是掌握一般人群八条平衡膳食准则的核心内容,并会应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任务单内容包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看课程视频和电子课件、练习课前测试题等,同时发布问卷调查表,各组进行小组问卷调查活动。教师通过智慧树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前测试题中错误和疑惑较多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

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比如:如何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确定每日食物的摄入量?学生在课前进入智慧树学习平台,查看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带着问题思考,在学习平台资源中寻求解决方案,或在“知到”App互动平台提出问题并讨论,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解答。课前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6个学生,对周围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食物摄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拍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课中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进行重点答疑,点评课前小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扩展或操作演示等。比如,对于学生在智慧树平台上提出的共性问题: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食物摄入量是生重还是熟重?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每天都要遵循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要求吗?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头脑风暴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重难点,用食物模型和食物原料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建立日常生活场景与所学知识相贯通的学习氛围。其次,通过课中测试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检测他们对于本节课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再次,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启发拓展思维,同时保持专注,使学生不仅能理解课程的知识点,更能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答案,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最后,教师总结点评知识点,并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具体来说,课中学生先以小组形式完成教师课前布置的问卷调查活动的汇报展示,通过教师评分、组间打分、组内打分选出小组代表进行交流汇报,各组对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检查不同人群每日食物摄入量,并对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和展示。教师要密切关注各组的进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讨论的方向正确、内容深入,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其他同学的见解进行批判性思考。最后由教师进行答疑、总结:应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时,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以及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

3.课后教学拓展。教师布置课后引申问题:如何结合当地资源,有效应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深化课堂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课后拓展,用小组汇报、制作PPT等方式,在“知到”App按时提交作业,由平台进行后台统计。教师在线答疑、巩固知识、拓展应用,并发布下次课程学习任务单,引出后续知识点,帮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课程考核评价。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其中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终结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考核针对翻转课堂各学习环节进行考核,如预习任务单、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前课中测试成绩、学生在“知到”App上的答题统计情况、线上积极互动情况等。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素质评价,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内评价、组间互评和系统评价来完成。终结性考核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训项目任务考核、职业素养考核。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PBL”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智慧树搭建线上平台,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课前发现问题、课中探索问题、课后引申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起师生积极互动的桥梁,推动教学目标实现。具体来说,教师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整合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将课本知识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知识能力,实施探究实验等活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将知识内化,在课堂小组之间交流反思,并不断探究,有助于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PBL”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设计,精心准备课程资源,设计问题和小组任务,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另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更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