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专业群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思政探索

作者: 黄涵年 叶素丹

食品检测专业群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思政探索0

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是食品检测专业群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涉及与微生物相关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检验检测等工作奠定基础。

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大背景下,课程组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准确地将“思政价值”巧妙融入其中,以培养出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秉持科学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食品检测专业人才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本文对探索路径进行了综述,以期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课程思政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食品检测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当前,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碎片化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有用的、正能量的信息,也包括垃圾、冗余信息。青年学生正是接收网络信息最多的群体,特别是在食品领域,网络谣言和真假难辨的自媒体不断挑战着青年学生的认知和思辨能力。因此,食品检测专业群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职业院校食品检测专业群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育与养成,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

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文献研究以及同行交流座谈,课题组发现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在提升思政价值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价值观、社会责任、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职业道德的重视不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缺乏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第二、第三课堂探索不足,思政价值有待提高。第二、第三课堂是指大学生在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之外所从事的所有活动,它们是第一课堂的重要延续和补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虽然专业群课程组开展了丰富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前往检测中心、生产企业见习参观,以寝室为单位进行蘑菇种植比赛,但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准备,且教师缺乏对第二、第三课堂思政价值的系统思考,导致活动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均有不足。

2.课程中劳动教育融入方式不灵活,缺乏创新。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工匠精神在实践中有密切的联系。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的劳动活动形式单一,主要集中在社区食品安全宣传以及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方面。由于与本课程相关的劳动对参与者有较高的素质技能要求,所以学生很难在社会层面自主找到短期的劳动机会,导致课程中劳动教育融入方式不灵活,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三、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1.结合培养目标,确立思政育人目标。确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时,需要结合食品检测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经过研究和探索,教学组通过合理的教学项目设计,确定了以下思政育人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匠精神,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感受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力量;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不可或缺,进而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督促学生持续学习,鼓励他们养成及时追踪最新检验方法和研究动态的习惯,让他们能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适应岗位的知识技能需要。

2.建立课程小组,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主角”,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学活动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主导者,教师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优秀的技能水平。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专业群成立课程组,搭建教学交流平台,发挥集体优势,开展教研活动;申请教改课题,建设线上课程;深挖思政元素,实践思政融入。另外,还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鼓励专业群教师参加微课比赛、教学能力竞赛,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在交流中拓展视野、在竞赛中砥砺前行。

3.挖掘思政资源,整合建立思政案例库。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后续延展性,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必须紧密贴合教学实际,深度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为了寻找合适的思政资源,专业群课程组集体研课,避免出现一个案例多次出现、生搬硬套和假大空等情况,同时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防止出现思政元素重复、生硬、有遗漏等情况,使教学中不出现“思政”两个词,但又处处是思政,处处育人。

4.创新教学设计,有机融入课程思政。针对绝大多数学生反映思政课程不够生动的情况,教师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思政案例宣讲,而是要将思政价值有机地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教学环节中,使课程知识点与育人元素有机结合,明确育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训练学生的唯物主义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增强学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此外,还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塑造学生的团结、改革、发展、创新、进取思维以及科学态度和工匠精神。切入课程思政的课程知识点和教学设计分别如表1、表2所示。

5.多维评价,突出增值评价。课程采用多维度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从理论运用、实操技能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出发,以小组和个人增值评价为重点,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程度。同时,评价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等多种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系统、全面,实现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增值评价。

综上,微生物学及操作技术课程作为食品检测专业群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进行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课程组致力于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全方位融入思政价值。通过确立思政育人目标、提升教师教学素养、整合建立思政案例库、创新教学设计、实施多维评价等方式,将教学过程与思政育人的元素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与育人目的同时达成,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