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作者: 方伶竹 王锋 郭红英 张喻 苏小军 李清明 秦丹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当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但若企业的责任不分解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那么企业的主体责任就会流于形式。我国在200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首次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强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协助做好进货查验和出厂检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等各项工作;2022年9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细分为食品安全员和食品安全总监,进一步深化了企业主体责任,规范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
2022年,国家、省、市、县四级市场监管部门完成监督抽检656.34万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86%,不合格项目有农兽药残留超限量、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从侧面反映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没有落到实处,部分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特别是小微型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制约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效果和履职能力,对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岗位胜任力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他将胜任力模型定义为影响个人工作绩效的特征组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等,能够被测量且通过培训改善。目前,岗位胜任力在我国多用于优化人才招聘与选拔系统,广泛应用于医学、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为企业长久发展、人才培训考核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从食品生产企业入手,结合岗位胜任力模型,通过查阅文献、实践分析初步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员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统计分析确定各层级指标及其权重,构建了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构成,并具有相应的权重。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积极性强、协调性好,指标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研究结果可为食品生产企业选拔和培养食品安全管理员提供参考依据。
一、方法
1.初步确定指标体系。查找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文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等,明确切入点,初步提出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岗位胜任力指标,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4个一级指标,以及22个二级指标。
2.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2022年6-9月,邀请28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专家选择标准包括:食品监管机构负责人、高等院校教师或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在食品安全领域有5年以上工作或研究经历。
以纸质问卷和问卷星的方式发放《食品安全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专家咨询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工作领域、从事年限、职务职称等。第二部分是食品安全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咨询表,设有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采用Likert 5级等距尺度计分,从“非常不重要”到“非常重要”(分别赋值1-5),评分越高代表越重要,同时设置修改栏目,收集专家的修改或增加意见。第三部分是专家的判断依据及内容熟悉程度。回收并整理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最终根据专家意见,筛选出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3.数据整理与分析。使用Excel、SPSS、yaahp等软件分析咨询结果,包括专家基本情况、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及意见集中程度。
(1)专家基本情况描述,包括专家的性别、年龄、工作领域、从事年限、职务职称等。
(2)采用问卷的回收率表示专家的积极性,问卷回收率=收回的问卷数/发出的问卷数。
(3)专家权威系数(Cr)是专家的自我评价,取决于判断指标的影响程度(Ca)和熟悉程度(Cs)。计算公式是:Cr=(Ca+Cs)/2,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系数≥0.7即可接受。专家对指标的判断依据分为理论分析(按影响程度高、中、低分别赋值0.3、0.2、0.1)、实践经验(0.5、0.4、0.3)、同行了解(0.1、0.1、0.1)、直觉选择(0.1、0.1、0.1)四个方面。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分为非常熟悉(1.0)、熟悉(0.8)、一般熟悉(0.6)、不熟悉(0.4)、很不熟悉(0.2)五个等级。
(4)采用肯德尔协调系数(W)表示专家对指标设置的协调程度,取值在0-1之间,W越大,表示专家协调程度越高。另外,显著性检验(p<0.05)是体现W一致的可靠性检验。
(5)采用均值(Mj)、变异系数(Vj)表示专家对指标的意见集中程度。Mj越大,则指标重要性越高;Vj越小,则专家的意见越集中。Mj≤3.5、Vj≥0.25,为指标删除标准;对于同时符合两个标准的指标予以删除,符合一个标准的指标结合专家意见予以调整。
(6)权重指被评价事物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方法为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得分,参照Saaty1-9标度法(1表示指标i与指标j同等重要;3表示指标i比指标j稍微重要;5表示指标i比指标j明显重要;7表示指标i比指标j强烈重要;9表示指标i比指标j极度重要;2、4、6、8为上述相邻均值差的中间值),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并对同层次判断矩阵进行一次性检验,即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运用乘积法求得二级指标的组合权重。若总体及一、二级指标的随机一致性比例(CR)均小于0.1000,则通过一致性检验,判断合理。
二、结果
1.专家咨询结果可靠性分析。(1)专家基本情况。共有25名专家参与此次研究,以男性为主,占比72%;40-49岁专家有14名,占比56%;专家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占比84%;专家职务均在副科或中级职称以上。专家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专家积极系数。第一轮咨询发出问卷28份,回收25份,回收率为89.3%;第二轮发出咨询问卷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为100%。
(3)专家权威系数。本次研究专家咨询平均判断依据Ca=0.960,熟悉程度Cs=0.866,专家权威系数Cr=0.913>0.700,表明专家的权威度较高,可靠性较好。
(4)专家协调系数。第一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313,第二轮咨询专家协调系数为0.336,经χ2检验,p<0.001,表明专家意见协调,评价结果可取。
2.专家咨询结果。经过第一轮专家咨询后,在一级指标“专业能力”维度下,增加二级指标“国际国内信息获取”,有专家认为:“能够获取并利用食品行业最新的资讯,市场监管部门、卫健部门、农业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了解行业内的热点动态,对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旧产品的调整升级十分有利”。
在一级指标“管理能力”维度下,增加二级指标“培训与宣贯”,有专家认为:“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培训辅导能力,需要把国家的法规、行业的危害案例及时充分地对组织内部进行宣贯,并进行横展,保证组织内部有效规避”。
经过第一轮专家咨询,将评价指标体系调整为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表,并对各级指标进行编码,以便进行统计分析。由表2可知,各二级指标的平均分为3.60-4.92,变异系数为0.056-0.227,无需删除指标,表明专家对指标的意见较为集中。
3.指标体系权重结果。计算各层级指标权重及组合权重,其中各层级指标的CR值均小于0.1000,表明指标权重设置合理,详见表3。
三、讨论
近年来对于我国中小食品企业管理现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较多,但对具体的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机制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能力的研究较少。企业管理依赖于人才,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引入岗位胜任力模型,实现管理者能岗匹配和潜能开发,是赢取竞争优势、实现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强化食品安全管理员的风险管控能力,对于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对策、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通过文献分析、实践分析初步构建了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从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4个维度来衡量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岗位胜任力,并采用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改完善。研究中所邀请的专家覆盖食品安全监管领域、高校教学研究领域及食品生产企业,他们对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岗位要求、工作职业和胜任条件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均具有中级以上或副科级以上职务职称,84%的专家拥有10年以上工作经历,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可靠性。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性较高,所有指标的协调系数、变异系数均在可接受范围,表明专家意见统一,结果真实可靠。根据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各指标的CR均小于0.1000,说明指标体系符合一致性要求,权重可用于决策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内容既关注食品安全管理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也全面观察影响其行为和态度的个人特质,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在一级指标权重方面,“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的指标权重分别为0.495、0.242、0.086、0.177,表明食品安全管理员对食品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在二级指标权重方面,权重排在前6位的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0.539)、培训与宣贯(0.343)、食品生产过程控制(0.339)、食品安全基础知识(0.297)、诚实守信(0.261)以及责任心(0.261),说明食品安全管理员将食品生产加工操作规范、食品安全意识传达给一线生产员工,确保公司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有效执行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构建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虽可为食品安全管理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提供参考依据,但是由于受到时间、人力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尚处在初级研究阶段,后续需要进一步验证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