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窝的创造者——金丝燕

作者: 邱爽 林小仙 王东亮

燕窝的创造者——金丝燕0

燕窝一直被视为名贵的滋补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具有美容养颜、提高免疫力、抗病毒、促进神经发育等诸多功效。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在繁殖季节分泌的唾液与羽毛混合筑成的巢穴,是金丝燕用于产卵及孵育雏燕的“育儿床”,因此对金丝燕加以研究对于弄清燕窝来源至关重要。本文从金丝燕的物种、特征、分布以及生活习性四个方面进行梳理,旨在为金丝燕及燕窝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金丝燕的物种

金丝燕物种是影响燕窝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仅有部分金丝燕的燕窝能够被加工成可食用燕窝。目前,世界上记录的金丝燕超过30种,分为4个属,即金丝燕属(Aerodramus)、侏金丝燕属(Collocalia)、瀑布雨燕属(Hydrochous)和珍雨燕属(Schoutedenpus)。金丝燕属包括爪哇金丝燕A.fuciphagus、淡腰金丝燕A.germani、大金丝燕A.maximus、印度金丝燕A.unicolor、小灰腰金丝燕A.francicus以及其他24种;侏金丝燕属包括白腹金丝燕C.esculenta、穴金丝燕C.linchi、婆罗洲金丝燕C.dodgei、侏金丝燕C.troglodyte共计4种;瀑布雨燕属包括瀑布雨燕H.gigas;珍雨燕属包括珍雨燕S.myoptilus和斯氏雨燕S.Schoutedeni。

现有的研究一致认为,仅有金丝燕属(Aerodramus)和侏金丝燕属(Collocalia)的部分种类金丝燕能够产生可食用燕窝。其中,金丝燕属大金丝燕A.maximus的巢穴中85%-90%由羽毛组成,剩下的10%-15%是可食用的;侏金丝燕属白腹金丝燕C.esculenta的巢穴由95%-98%的羽毛和其他杂质组成,仅有1%-2%是可食用的。因此,大金丝燕和白腹金丝燕的巢穴杂质含量高,并不适合人类食用。相较之下,金丝燕属爪哇金丝燕A.fuciphagus的巢穴主要由唾液分泌物(70%-80%)和相对少量的杂质(20%-30%)组成,因而更有价值,并且被大量利用。

二、金丝燕的特征

金丝燕身长约120mm,有狭而尖的翅膀,成鸟翅膀伸开长约260mm,且雌雄相似,难以从体型、颜色上进行区分。金丝燕的身体多为黑褐色、褐色,背部灰色,腹部褐色。雏燕的臀部为浅灰色,成年燕子的臀部是淡灰色或黑褐色。金丝燕体型较小,体质也较轻,体重约为6-20g。

金丝燕的嘴部呈三角形且向下弯曲,为典型食虫鸟嘴部的特征,有利于在飞行时捕捉空中的昆虫。金丝燕的眼睛又圆又大,具备很好的视力,以便寻找食物及筑巢地。金丝燕具有极其敏锐的嗅觉,可以迅速地依靠嗅觉辨别出天敌的气味,并且感知天敌的动作。

金丝燕的唾液腺在其喉咙下部,且雌雄燕子都有一对唾液腺。在筑巢过程中,金丝燕舌下唾液腺的重量从2.5mg增加到160mg,并达到最大分泌活性,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制造燕窝,繁殖季节过后,其唾液腺将停止活动并收缩恢复。

金丝燕腿细、脚短,不适于行步和握枝,也不能在电线杆、墙壁上站立,但金丝燕的脚具有发达的抓握能力,加上其尖锐的爪,使其可以攀住洞穴或建筑物粗糙的表面。

三、金丝燕的分布

金丝燕的分布范围从西印度洋延伸到亚洲大陆南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一直延伸到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岛屿。更准确地说,分布范围西至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岛和塞舌尔群岛,东至南太平洋的马克萨斯岛,向北延伸至印度东北部喜马偕尔邦、中国四川,向南范围为印度洋毛里求斯、澳大利亚昆士兰,以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新喀里多尼亚。其中,能够产生具有商业价值的可食用燕窝的金丝燕分布地区包括印度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中国的海南、云南、广东,菲律宾的巴拉望岛,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半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婆罗洲。

四、金丝燕的生活习性

1.日常习性。金丝燕每天早出晚归,清晨离开栖息地后,全天都在外寻找食物。绝大多数金丝燕于清晨(5:00-7:00)出现在栖息地并离开,随后出现的个体数量开始减少,直至10:00几乎所有的金丝燕均离开栖息地,只留下雏燕在巢穴中。但如果遇到雨天,金丝燕会延迟至10:00左右才离开。离开栖息地后,金丝燕在周围森林冠层上活动,随后朝着河边移动,沿着河流和湖泊一带寻食,至中午散去。傍晚时,金丝燕又转移到树林间、农田以及油棕园一带寻食。随后金丝燕回到燕屋或洞穴附近,在天空中翱翔旋转、鸣叫,当黄昏降临,盘旋的金丝燕进入洞穴或燕屋,并且能够准确返回筑巢点。金丝燕有回家的习性,即定时回到栖息地,这对于金丝燕筑巢十分重要,以便雌燕能够产燕蛋。

“回声定位”是指动物能够利用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反射现象,探测物体方位和距离。部分种类的金丝燕(主要为Aerodramus属)拥有回声定位的能力,能够发出回声定位叫声,这有助于它们捕食昆虫,在黑暗中定位和航行,并帮助它们寻找合适而且不受天敌侵袭的安全地点,筑造窝巢和觅食。这种独特的回声定位声是人耳可听到的,由一连串不规则的短暂而尖锐的咔哒声组成。

此外,成对的金丝燕会在固定的栖息地栖息和筑巢,即使巢穴被移走后,它们也会在同一地点重建巢穴。金丝燕每年还会进行一次换羽行为,常与繁殖同时进行,4-8月为换羽高峰期,此时燕窝含羽量高,品质较差;在部分地区,金丝燕换羽(主要是飞行羽毛)的高峰期在11月。

2.觅食行为及天敌。金丝燕食物链是影响燕窝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金丝燕是食虫鸟类,飞行时用喙追踪和捕捉空中猎物。清晨时,金丝燕往往在低空飞行捕捉昆虫,而午时炎热,金丝燕跟随昆虫行踪飞往高空捕捉。成年金丝燕还会将捕获的食物压缩成食物丸,在巢穴地点反刍喂给幼年金丝燕。每只金丝燕都有规律的外出寻食及飞回栖息地行为,能够避开烟雾、尘埃等污染地区。金丝燕的猎物包括种类繁多的节肢动物,体重为0.01-0.69g,膜翅目(如翼蚂蚁、黄蜂和蜜蜂)、双翅目(苍蝇)、鞘翅目(小甲虫)、同翅目(叶蝉)和蜉蝣目(蜉蝣)构成了金丝燕日常饮食的90%。不同物种的金丝燕对食物的选择也存在一定差异,如大金丝燕A.maximus对食物具有极强的选择性,专门捕食体型较大的膜翅目动物,其中97%为飞蚁,而爪哇金丝燕A.fuciphagus主要在甲虫更丰富的森林冠层觅食。

燕窝品质受金丝燕生活习性特别是觅食情况的影响,而金丝燕的觅食行为又受到旱雨季、环境、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金丝燕在旱季的昆虫捕获率较低,在旱季到雨季的过渡期间增加,在雨季达到最高,因此通常认为雨季食物丰富,金丝燕所产燕窝品质更高。水系丰富的栖息地的昆虫生物量要高于其他栖息地,因而金丝燕在水系附近可以捕获更多的食物,充沛的食物和水分滋养金丝燕的生长,所产燕窝更大、更厚。金丝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觅食率也存在差异,通常清晨和下午晚些时候的觅食强度较高,中午的觅食强度较低。热带雨林黄昏时期往往出现更多的飞行昆虫,加上金丝燕在一天结束时要获得更多的能量储备来喂养雏鸟、筑巢,因此在此时的觅食行为会增多。

金丝燕的天敌有蝙蝠鹰、蛇、蟋蟀、蜈蚣、老鼠、壁虎等。蝙蝠鹰的飞行速度与金丝燕相似,且与金丝燕共享相同的空域,会在悬崖附近的栖息地或洞穴入口处伏击金丝燕;网状蟒是洞穴中最常见的蛇,能爬上洞穴墙壁并停留在地层上伏击飞过的金丝燕;黑眉锦蛇可藏在洞口,在金丝燕飞过时捕捉它们;巨型洞穴蟋蟀以攻击新孵化的雏燕而闻名。部分无脊椎食肉动物也是金丝燕的天敌,特别是蜈蚣对于新孵化的雏燕威胁性极强,蜈蚣颚刺入雏燕会使雏燕死亡。

3.筑巢习性。金丝燕必须造窝以繁殖后代,雌雄金丝燕均参与筑巢,且多发生在鸟类栖息的夜晚。燕窝是由金丝燕吐出的唾液相互黏合,每天在基底上增加一层唾液,直到类似半个杯状的燕窝筑成,这就是可食用燕窝的产生过程。正常金丝燕窝大概35天左右建成,而在非繁殖季节需要80天。燕窝建成后50天内,如果没有遭到破坏,雌雄金丝燕就会交配,雌燕于6-8天内在燕窝中生下2枚燕蛋。如果燕窝建成后遭到破坏或被采收,雌雄燕子会利用40天左右重新造一个燕窝,但交配结束后雌燕只会在再建的窝中产1枚燕蛋。

4.繁殖习性。筑巢结束后雌雄金丝燕进行交配,并在燕窝中产燕蛋。金丝燕的繁殖季节接近雨季,此时食物充足。东南亚地区6-8月为干旱季节,金丝燕缺少昆虫类食物,繁殖活动会减少,唾液系统也不活跃,加上燕子蜕换羽毛,所建造的燕窝较薄且掺杂大量羽毛。每年的9月至次年4月雨季来临,昆虫数量增加,食物充沛,金丝燕的繁殖行为增多,此时的燕窝品质相对较高。

雌雄金丝燕交配通常发生在鸟巢里,或者在紧贴洞穴壁的鸟巢旁边,偶尔也会在飞行中完成。金丝燕每年产蛋3次为正常,在第3次繁殖周期结束后产生第4窝的比例较低。交配结束后,雌燕一般会产2个燕蛋,大约相隔2-7天,且雌燕在产蛋后停止筑巢,雄燕继续用唾液增强燕窝的稳固性或进行其他修补工作。产蛋后雌雄燕会轮流孵蛋,需要20-30天左右,且2只雏燕的孵化时间也不相同。通常燕蛋的损失率为30%,意外掉落如巢穴倒塌或大小不足、天敌的捕食等是燕蛋损失的主要原因。

孵育结束后雏燕破壳,出生后的首3个月被称为雏燕,一小部分雏燕会在白天被喂食,剩下的雏燕等到夜晚成年金丝燕回巢后才被喂食,雏燕一天被喂食多达3-4次。雏燕在生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死亡率,恶化的巢穴无法支撑雏燕的重量、雏燕意外掉下(如为了排便移动至巢边缘而摔落、雏燕因饥饿焦躁不安或对临近巢的活动敏感而掉落)是主要死因。

雏燕的脚发育最为重要,一天大的雏燕的脚就有很发达的抓握反射,跗骨发育迅速,雏燕必须紧紧抓住窝的底部来守护住巢。刚孵出的金丝燕无羽毛,为粉红色,主羽毛束上的羽毛鞘在孵化一周后开始形成,再过一周雏燕开始睁开眼睛。11-20天羽毛大量生长,30天左右羽毛完备,35-60天左右开始会飞行。小金丝燕早晨和黄昏在居所附近学习飞行和觅食,但常回到巢里,之后慢慢扩大飞行范围,最后飞离20公里以外。金丝燕在第8个月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并在12个月内完全成熟,开始寻找筑窝对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