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学”实践 推动中国白酒可持续发展
作者: 中国酒业协会
4月12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山西汾酒集团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白酒T9峰会”在山西太原隆重召开。峰会上,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以《以“美学”实践推动中国白酒可持续发展》为题发表了演讲。
近些年来,美酒美学已经成为行业共同的价值遵循,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美”,因为我们始终对中国的酒文化和酒行业充满信心。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白酒作为重要的物质载体和文化符号,是文明延续的历史见证,已经深刻融入中华民族基因,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正是这些“不变”的属性,铸牢了行业的信心之本。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白酒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白酒产能连连下降,终端整体动销放缓,行业消费信心不足。有人认为这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带来的问题,但我认为这并非周期性问题,而是时代性问题。
在过去,白酒行业的周期性规律往往和国家产业投资规律密切相关,而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时代,经济增长已经从投资型驱动转变为创新型驱动,整个时代发生了变化。对于白酒行业,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功能、健康、精神价值“三重属性”,更加追求产品的性价比,从而体现出消费“升级”和“降级”并存的特点。
时代的变化带来新的挑战,但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因此,这个时代对于中国白酒行业而言是一个新时代,我们也称之为“美时代”。如何加快适应和引领这个“美时代”,实现中国白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破题的钥匙就是“美学”。具体而言,可从三个维度来破题。
第一个维度:
从“人”破题,解决“谁来喝”
一要提高饮酒文化的认同感。大力弘扬中国酒文化,结合中国传统节气、重大节日开展酒文化活动,普及中华饮酒传统和酒礼,倡导“中国节就喝中国酒”和“喝酒就是喝文化”的社会氛围。大力倡导以酒为题材,推出更多的诗歌、音乐、影视等文化作品,潜移默化改变当前社会对饮酒的认知,树立正确的饮酒形象。二要提高白酒科技的认知度。持续研究探明中国白酒色、香、味、格的形成机理,构建产区、工法、基酒多样性、感官特征与典型风格、饮用舒适度“五维”品质表达体系,向消费者科学表达好中国白酒“美的感官”“美的感受”和“美的感知”。三要提高消费群体的培育力。创新推出年轻化的产品,培育年轻消费者的白酒味蕾。
第二个维度:
从“空间”破题,解决“在哪里喝”
要围绕线上和线下,打造多元化的品饮场景。线下场景方面:一要围绕酒礼和酒文化传承,打造体验馆、文化馆、品藏馆等多类型的品饮场景,营造多样化的饮酒氛围和品酒场景,创新“侍酒师”等品饮服务,让消费者沉浸式体验品饮之美。二要针对喝酒人群构成,打造不同的饮酒场景,例如针对一人独酌、家人团聚、朋友相逢等场景,打造契合的饮酒场景。线上场景方面: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搭建数实融合空间,让消费者在数字世界中体验酿酒过程,学习品饮知识,感受饮酒乐趣。
第三个维度:
从“时间”破题,解决“什么时候可以喝”
中国白酒是岁月淬炼的结晶,生产酿造讲究顺天应时,品饮其实也充满了时间学问。一是引领“昼夜变化”中的饮酒新风尚。从古至今,我国早中晚都有喝酒习惯,要引领消费者正确看待喝酒习惯,倡导适量、健康饮酒,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二是引领“四季变化”中的饮酒新风尚。中国素有“美酒配佳肴”之说,美酒与美食自古相映成趣。美食讲究因物候变化而食不同,喝酒其实也蕴含了自然节律的学问。一年四季、四时八节,要充分挖掘自然时节中的美酒因子,倡导四时八节饮酒的新风尚。三是引领“人生变化”中的饮酒新风尚。人成年后,要经历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我们在每个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喝酒的寓意也不尽相同。无论是早中晚的一日时光、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还是青年、中年、老年的人生岁月,我们都要对酒当歌,感受时间里的美好。
总而言之,适应和引领中国白酒的“美时代”,我们要从传承中引领酒文化的新认同,从场景中创造酒消费的新体验,从生活中引领酒品饮的新风尚,让越来越多的人认知和认同中国白酒,体验和爱上中国白酒,不断扩大新消费人群,推动中国白酒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