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厨房卫生 保证饮食安全

作者: 鲁进

注意厨房卫生  保证饮食安全0

你认为家里哪个地方最脏?很多人的首选答案肯定是厕所。其实,厨房的卫生安全问题同样很严重,有些看似不脏的地方却隐藏着很多细菌和霉菌,一不小心就会给家人带来健康危机。

砧板

只要在厨房做饭,就会用到砧板,而砧板大多是木质、竹制的,每天在上面切肉、切菜,很容易留下一道道划痕,若继续使用,划痕里就容易藏着很多食材残渣,而这些地方就是细菌、病毒天然的繁殖场所。

国外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砧板上的细菌浓度比厕所还高,单位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砧板上的含菌量是马桶盖的200倍!

调查还发现,很多家庭在使用砧板时存在错误的方法,比如,不知道生、熟食物要使用不同的砧板,切过肉的砧板简单用水冲一冲就直接切水果。要知道,这么做是十分危险的,生肉上的细菌有可能随着水果直接进入嘴巴里,长此以往,轻者腹痛、腹泻,重者可能引发肠胃感染、肝炎等疾病。

解决办法:1.最好准备2块砧板,生食、熟食分开使用。如果只有1块砧板,先切熟食,再切生食。

2.使用过的砧板及时用水清洗干净,建议用热水烫一烫,擦干后竖放或直接挂起来晾干,下次再用前先用流水冲一冲。

3.砧板也有使用期,刀痕严重的砧板建议及时更换。

抹布

家里的抹布看着很干净,但其实上面的细菌更多。据《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一块小小的抹布上细菌数量高达5000亿个。曾有相关研究人员对抹布上的细菌做过检查,发现大多是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起机体感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伤口及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重症者可导致死亡。

食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后会产生大量肠毒素,这些毒素有极强的抗热性,巴氏消毒法和一般家庭烹调温度都不能破坏这类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水性或血性腹泻和发烧,年龄越小对这种细菌的抵抗力越弱。

大肠杆菌又叫大肠埃希氏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其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黑化”,引发阑尾炎、胆囊炎、腹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大肠杆菌主要通过食物、水、密切接触传播,其中食物传播是主要方式。如果被大肠杆菌污染的蔬果没有彻底清洗干净就食用,就会出现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烧等。对于老年人和幼儿,这种细菌的感染可能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解决办法:1.抹布要按照功能来区分,准备好洗碗的、擦灶台的、擦炉具的,减少交叉污染。

2.使用抹布后及时清洁,洗过后注意晾干,还要经常给抹布进行消毒处理(沸水煮或者高温蒸)。

3.抹布要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清洁餐具的抹布最好1月1换。

筷子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餐具,每天都要和嘴巴接触,所以更要格外注意卫生。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都是木筷、竹筷,每次清洗后会直接放进筷子筒里,久而久之,下面那一头就容易受潮滋生霉菌,当身体抵抗力弱时,就容易被细菌感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解决办法:1.筷子也有使用期限,建议最长6个月更换1次。如果筷子上出现霉斑,建议立即更换。

2.筷子清洁后及时擦干水分,尖头朝上放在筷笼里。

3.每隔一个月把筷子消毒一次(开水煮3-5分钟)。

4.筷笼也是一个容易忽略的地方,要注意定期清洁,最好每周一次。

米箱

将米放入米箱后,很少有人会主动清理米箱,一般是一袋大米吃完了,直接把新买的大米倒进去,殊不知,这种行为就给黄曲霉素留下了可乘之机。大米是一种很容易受潮的食物,一旦受潮就容易滋生霉菌,尤其是黄曲霉素。这种毒素和一般霉菌可不一样,是一类致癌物,对人体肝脏组织有破坏性,还有可能诱发肝癌。

解决办法:1.根据家庭人数购买适量的大米,最好准备1-2个月就能吃完的量,存得越久大米发霉的几率就越大。

2.在倒入新买的大米前,记得把米箱彻底清理一次,底部的米渣最好倒掉。清洁好的米箱内部擦拭干净,保持干燥。

3.米箱要远离潮湿的地方,不用时保持密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