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健康理念与体育训练结合研究
作者: 邢坤权
为了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训练者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食物营养跟不上,就会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因此,体育训练者要将日常体育训练能量的消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重视饮食能量的补充,注重调整日常饮食结构,积极选择健康食物,为日常训练提供能量和动力支持。食品营养是实现体育健身目标的重要保障,将食品营养健康理念与体育训练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体育训练活动类型
1.速度型。体育训练活动中的长跑、短跑以及接力跑都对速度有一定要求,因此属于速度型运动。此类运动对运动员的负氧能量有着较高要求,体育训练者在训练时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大脑缺氧等问题,这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高能磷酸系统以及无氧糖酵解释放出的酸性物质导致的。为了避免产生上述物质,影响训练效果,运动员在饮食上应注重摄入糖分、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便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2.力量型。体育训练中的大型训练也称负重训练、阻力训练,此类训练统称为力量型训练,重点在于帮助训练者掌握更好的平衡力,增加训练者的抗压能力,使训练者能够集中注意力,为正式参加体育项目提供支持。力量型体育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训练者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水平,因此对训练者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此,训练者在正式开展体育训练活动时,应当适量增加含有蛋白质的动植物食品,如牛肉、鱼肉等。
3.瞬间发力型。对于瞬间发力型运动来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训练者的体育爆发力,确保在体育项目中可以有更好的表现。提升瞬发力的基础是拥有肌酸以及睾酮营养元素,肌酸在提高训练者肌肉恢复力以及提高肌肉合成效率上有着积极意义,睾酮的分泌效果则直接影响训练者的训练状态,直接表现就是训练结果的好坏。为保证瞬发力的效果,训练者一般需要摄入牛肉、羊肉、鸡蛋等食物。
二、健康营养搭配原则
为确保体育训练效果,在营养搭配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
1.食物多样化。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营养并不相同,只有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才能为体育训练者提供丰富的营养。例如,谷类食物可作为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为体育训练者提供基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
2.科学搭配果蔬。蔬菜、水果以及薯类食物都具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合理搭配有助于保护体育训练者的心血管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3.注重摄入奶类和豆制品。奶类和豆类制品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在体育训练者的日常饮食中融入此类食品,有利于保证训练者的身体健康。
三、食品营养健康理念
与体育训练相结合的措施
1.树立健康理念,养成良好习惯。食物营养健康理念与体育训练者的日常训练关系紧密,是维持体育训练者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基础。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从心理与身体层面开展体育运动,确保饮食健康,并根据分析与研究结果展开体育训练安排,保证体育训练者在心理与身体健康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
为使体育训练能够和食品营养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协调发展目标,还要定期组织身体健康检查,增强体育训练者的健康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身体在营养方面的缺失情况。现阶段,体育训练者对于营养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始终不高,不重视合理的饮食结构,导致营养缺失,不仅影响体育训练活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长此以往容易带来永久性的身体损伤。所以,体育训练者应提高对食品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养成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充分掌握身体各项营养指标,了解体能对食品营养的需求,及时采取措施补充营养。
体育训练者在日常训练时要保证科学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食品种类,这样才能确保训练效果。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体育训练的要求,需要将食品营养健康理念与体育运动相结合,逐步调整训练者的饮食结构,帮助训练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获得所需营养,使体育训练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在饮食搭配上,要尽量将肉类、水果蔬菜等进行营养均衡搭配,避免身体因缺失维生素而出现代谢紊乱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摄入量的问题,结合健康饮食要求,科学制定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和摄入种类,通过增加食物种类的方式,最大程度保障食物营养均衡,按时按点摄入食物,严禁暴饮暴食,严格遵循能量补充原则,根据体育训练者的身体素质摄入能量,使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始终保持能量充足。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控制午餐的能量供应,并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的激烈程度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相应的饮食种类,满足体育运动需求,帮助体育训练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身体营养均衡。
2.探索运动规律,维持营养平衡。体育训练活动有助于提升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但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只有注重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才能在积极探索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维持和保障营养平衡。为实现食品营养和体育运动的协调发展,需要根据体育训练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考量,通过探索不同类型运动的规律,充分挖掘对人体的不同影响,制定合理的营养摄入食谱,补充相应的营养元素,最大程度保证体育运动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应重视补充水分,选择相应的功能性饮料,保证营养种类的丰富性。此类功能性饮料通常经过了科学论证,可在短时间内达到补充营养的目的,体育训练者可以通过功能性饮料及时补充能量,进而完成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
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人体各项机能的基础,有利于保证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所以,体育训练者应充分结合体育训练项目,注重有氧运动和健康饮食的均衡搭配,最大程度保障训练效果,提升身体素质。体育训练者对食物品质、食物营养成分的要求极高,但在训练方法、饮食习惯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融入多元化的饮食内容,丰富饮食特征,使训练者能够摄入种类丰富的健康食品。丰富的饮食类型与合理的食品营养之间并不矛盾,只要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的饮食类型,就能满足体育训练者的营养需求。
3.调整饮食结构,协调两者关系。在合理搭配体育训练者的饮食结构之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体育训练者的基本情况,根据训练者的健康状况、训练项目以及运动强度,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计划。一般来说,体育训练者要有充分的维生素供给,通常从蔬菜以及水果中获取,食品种类的多元化也有助于提升营养的全面性、丰富性。
例如,在开展足球或篮球训练时,需要运动者拥有较好的速度感,因此训练者体内要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物质。因此,此类体育训练者应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摄入水果和其他碱性食物,包括黄瓜、米饭以及包子等,在肉类选择上尽量以牛肉、羊肉以及鱼类为主。相反,对于体操类体育训练来说,训练者对热量的需求较小,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协调性以及注意力,在体重控制上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此类体育训练者应充分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B1,选择黄瓜、海鲜、杂粮等食物,水果一般以苹果或香蕉为主。水分的补充也尤为重要,一般选择牛奶或功能性饮料。
4.综合个人因素,合理烹饪。体育训练者在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以及训练类型上并不相同,所以制定饮食计划时,应结合人体差异进行差异化制定。另外,随着食物品种的增多,饮食计划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权,更应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定制方案,合理搭配营养。比如,针对需要增加肌肉量的训练者,适当增加蛋白质的配比,减少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类食物的配比,肉类宜选择鸡肉和牛肉,并结合训练者的自身情况,确保食品营养均衡搭配。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为满足体育训练者的训练要求,在食物烹饪方面既要符合色、香、味的要求,还要确保烹饪方式的健康性。消灭原材料中的有害微生物,保留原材料中的营养物质,明确烹饪顺序,添加丰富的营养元素以及各种辅助材料,保障食物的营养搭配。比如,食物中的矿物质能够帮助训练者在训练活动中快速代谢,为训练提供支持;协调食品营养和体育训练,离不开对两者的深入分析与研究,选择优质的烹饪方式,使体育训练者能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有利于为体育训练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体育训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身体素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体育训练者更应树立正确的食物营养健康理念,保持良好的饮食结构,根据体育训练的不同情况搭配不同的食物并不断调整饮食计划。对于体育训练者来说,只有确保合理、健康的饮食,才能维持日常训练,确保消耗能量维持在均衡的水平,达到良好的体育训练效果。
作者简介:邢坤权(1990-),男,汉族,河南平舆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