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致供应偏紧 国内钾肥价格创十年来新高
作者: 李春莲 李立平
春耕即将进入最忙时间,钾肥市场供应不足导致“一货难求”,而由于供应不足,钾肥价格也开启上涨之路。中宇资讯分析师苏文超表示,短期内钾肥价格不会再有较为明显的下滑,国内钾肥价格或将全面进入4000元/吨的时代。
国内钾肥价格一路上涨
氯化钾进口价格再创新高
近期,中国进口钾肥联合谈判小组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达成一致,确定2022年度标准氯化钾进口价格为CFR59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3724元/吨),有效期到2022年12月31日。相比2021年的合同价格247美元/吨,增加了343美元/吨,同比上涨了138.9%。
东亚前海证券研究所的报告称,近年来,由于全球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业产品期货价格多数呈上涨趋势,从而带动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拉动了钾肥需求增长,使得全球氯化钾市场结束了多年的低迷行情。
随着钾肥大合同价格的落定,国内钾肥价格报价也一路上涨。2月23日,国内氯化钾出厂报价约为3490元/吨,相较去年同期上涨约七成,创2012年以来新高。为此,“钾肥龙头”盐湖股份也上调了钾肥价格,出厂吨价为3500元,到站价格为3900元,2月份价格相较1月份调涨410元。“当前国内市场在国产钾肥和国储拍卖的兜底下虽暂时较为稳定,但实则暗流涌动,随着多地春耕工作开始有序启动,短期来看,钾肥市场整体现货的缺口会到达顶峰。”苏文超表示。
华安证券研究报告表示,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三国钾资源丰富,合计占比超60%,是钾肥输出大国。而我国钾矿相对匮乏,且以液体钾资源为主,进口依赖度较高。国信证券研报显示,中国的钾肥消费量约占全球的25%,但资源储备仅占全球的9.5%,每年超过半数的钾肥需依赖进口。除了向加拿大进口钾肥外,我国还向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的企业进口。
尤其是白俄罗斯,每年钾肥出口约为1000万公吨-1200万公吨,约占全球钾肥供应量的五分之一,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等农业大国钾肥的重要进口渠道。但是,由于受美国和欧洲的制裁,导致了白俄罗斯货物流通的停止。白俄罗斯钾肥厂(JSC Belaruskali)近期就表示,该公司将无法履行合同,而白俄罗斯钾肥供应的空缺很可能将对我国以及全球钾肥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
“中国与加拿大签订的大合同中暂未提及整体的进口数量,但是由于海运时间较长,即使从当前开始发运也得至少等待20天至30天才能入海关,‘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时苏文超表示,与加拿大签订CFR590美元/吨这一价格后,后续几家国外氯化钾供货商签约的到岸价都不会低于这个价格。
钾肥供应维持偏紧状态
价格或将持续保持高位
据了解,我国钾盐矿床以现代盐湖型为主,集中分布在青海、新疆和西藏。2021年,国内氯化钾总产能为860万吨,供给端高度集中,主要生产企业有盐湖股份、藏格矿业、亚钾国际、东方铁塔等。其中,盐湖股份产量全国第一,2021年公司产量约为502万吨,销量约465万吨。
由于资源的高度集中,导致钾肥供给处于垄断竞争状态,供需区域性错配,中国钾肥产能增量释放缓慢,供应偏紧;同时农产品周期带动钾肥周期,大合同价格持续上涨,钾肥迎来量价齐升。
“近年来国内钾肥自主供应量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叠加当前国产钾装置开工率不高,供应方面趋紧,进一步加剧了对外进口的依存度。”金联创化肥分析师代莉表示,进口钾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国对于粮食生产的关注度提升,国际钾肥价格不断攀升,供应始终维持偏紧状态。同时,国际钾肥供应大国白俄罗斯仍旧在被制裁中,再加上去年大合同总体签订并不顺利,边贸地区俄罗斯总体供应相较于2020年也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这些都导致国内钾肥整体供应出现一定程度的缩水。
受供给不足影响,自去年以来,钾肥的价格就始终处于上涨态势。受益于氯化钾产销稳定,盐湖股份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38.8亿元-48.8亿元。藏格矿业预告也显示,2021年该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14.50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11.65%-533.5%。业绩变动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氯化钾销售价格相比上年同期有所上升,营业收入及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
据隆重资讯价格监测显示,在钾肥海运大合同签订后,国内60%大颗粒氯化钾港口高价已达4450元/吨-4700元/吨,而以590美元/吨的进口价格来说,国内氯化钾的成本价应该在4200元/吨附近,目前国内高价已超过进口成本价。
代莉表示,在当前依旧缺货的状态下,后续货源补充需要较长的运输周期,短期市场依旧会延续上涨态势。国产钾除青海盐湖装置正常生产外,很多生产厂家基本处于停车检修状态,市场供不应求,多数地区呈现“一票难求”的状态,贸易商手中货源偏紧,预计2022年钾肥价格将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