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低迷导致业绩不佳 茶饮品牌纷纷涉足创投圈
作者: 敖瑾头部茶饮品牌开始把业务重心从研究爆品向对外投资转移。喜茶去年四个月内进行了5笔对外投资,投资落子遍布餐饮消费各细分领域。近日,头部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成立子公司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这意味着,奈雪的茶也正式开始涉足创投圈。
餐饮消费品牌进军创投圈已成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多名分析人士表示,餐饮消费公司爆品生命周期短的特征,决定了其经营模式存在短板,在当前消费低迷叠加餐饮消费公司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外投资成为了餐饮消费公司弥补短板、实现增长的首选。
涉足创投圈 茶饮品牌纷纷变身投资人
曾经备受VC/PE瞩目的茶饮品牌,纷纷在去年开始自己当起了VC/PE,新消费公司亲自下场投资更新的消费。
在成立投资公司前,奈雪的茶并无公开的对外投资信息。天眼查显示,奈雪的茶创始人、总经理彭心仅持有深圳市齐诚投资合伙企业这一家公司50%的股份,另外50%股份则由其丈夫赵林持有。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万元,主要经营内容为餐饮项目投资,但目前齐诚投资并无公开的对外投资记录。3月28日,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锦华,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奈雪的茶关联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100%控股。
另一头部茶饮品牌喜茶则早在2021年就开启对外投资布局,且投资动作频繁。公开资料显示,喜茶的第一笔股权投资发生在2021年7月,投资标的为精品咖啡品牌Seesaw。两个月后,喜茶又投资了燕麦奶品牌野生植物YePlant,出资90万元持股15%。紧接着,喜茶又相机投资了茶饮品牌“和桃桃”,以及预调酒饮品牌WAT鸡尾酒。喜茶最近一笔对外投资是在去年11月对果汁品牌野萃山的投资,在交割完毕后,喜茶成为野萃山第一大股东,持股60%。值得一提的是,野萃山于2021年2月曾获金沙江创投独家融资。天眼查显示,目前,金沙江创投仍持有野萃山4.85%的股份。
除了上述两大茶饮头部品牌,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古茗等茶饮品牌也在去年开始变身VC/PE。2021年7月,茶颜悦色入股湖南本土鲜果茶品牌果呀呀,持股5.9%。2021年10月,蜜雪冰城投资广东本土茶饮品牌汇茶。据天眼查,蜜雪冰城目前持有汇茶19%的股份,是仅次于汇茶实控人的第二大股东。2021年12月,起家于三四线城市、主攻下沉市场的网红连锁奶茶品牌古茗也当起了投资人。作为新晋股东,古茗参与了乳品品牌“认养一头牛”的B轮融资,彼时参投机构包括美团龙珠、德弘资本和KKR。
自身发展存局限性 需选择好投资标的
至于为何新茶饮品牌纷纷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多名分析人士表示,这是对茶饮消费公司自身局限性的印证。
鲸平台专家、财经主播罗攀告诉记者,茶饮新消费公司有三大特征:第一是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短,爆品热度往往难以持续;第二是现金流普遍很好,因为是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所以手持大量现金;第三是经营标准化速度快,可以迅速在全国复制扩张,基于一个爆品迅速成长起来一个消费品牌。这三大特征决定了它们大举对外投资的策略。
“爆款难以持续,短期又积累了大量现金,再成功研发出爆款产品又有很大的偶然性,那么正确的思路就是对外投资。对外投资的核心逻辑一个是分散经营,第二个是利用市场中其他企业的创新能力,两者结合就可以对抗茶饮新消费公司自身的短板,把自己从短生命周期的企业变成常生命周期的企业。”罗攀进一步表示,茶饮新消费公司如能实现对外投资的良性循环,对这类公司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鲸平台专家、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林玮对记者表示,新茶饮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在这一个细分赛道,而是消费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自2017年底社零增速首次跌破10%以来,社零增速不断下台阶,去年下半年社零同比增速平均仅有4.3%,与大盘相差无几,反映了消费的低迷。具体到港股餐饮连锁类上市公司,去年海底捞巨亏41.6亿元,而海伦斯小酒馆归母净亏损2.3亿元,同比盈转亏。”
在消费低迷的大环境下,茶饮品牌的日子也不好过。奈雪的茶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奈雪的茶收入42.97亿元,同比增长40.5%,但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亏损1.45亿元。喜茶的境遇也差不多,开年伊始,喜茶就被媒体曝出正在进行大规模裁员,预计裁员将涉及30%的员工,部分部门如信息安全部门将被全部裁撤,门店拓展部门将被裁掉50%,其他部门裁员将进一步展开。
近期,青山资本发布的一篇题为《亲爱的消费创业者,请认清现实》的文章在创投圈引起了关注。文章表示,消费领域的流量红利短期不会再有,资本红利短期也不会再有,过去消费创业者的成绩可能是红利、运气,消费赛道存在泡沫和过热,消费创业者现阶段需要做到“放弃幻想,接受现实”。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茶饮品牌的红利期已过,目前茶饮门店密度加大、竞争品牌增多、可替代饮品如咖啡和柠檬茶分流等原因,推动着行业加速发展,导致品牌迭代与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再加上当前全国各地疫情反复出现,冲击了现制茶饮品牌的线下客流,影响了门店正常经营与扩张进展。在此背景下,新茶饮品牌转投其他品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需看好投资标的的发展前景,否则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